世界上有好几个国家的国旗上有植物图案,比如加拿大枫叶、海地棕榈树、赤道几内亚红树,等等。而黎巴嫩的国旗上是一棵雪松。
黎巴嫩古时候森林里雪松很多,但几个世纪里砍伐过滥,现在已资源耗尽。
▲黎巴嫩雪松
黎巴嫩是西亚小国,面积只有1.05万平方公里,还没我国天津、西安这样的城市大。
黎巴嫩在地中海沿岸,处在亚非欧战略要道,与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相邻,所以一直不太太平。
▲首都贝鲁特
黎巴嫩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要被各路豪强蹂躏,历史上相继被周边各大强国统治,仅作为各强国的一部分存在。一直到年才脱离法国托管宣布独立。
黎巴嫩有人口约万(年),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但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约万,大大超过黎巴嫩本国。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法语、英语。
居民54%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马龙派、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
强调一点,黎巴嫩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且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约占46%。也可以认为黎巴嫩是西化程度较高的阿拉伯国家。
▲黎巴嫩女警
黎巴嫩政党林立,小小国家不下有10个政党。新闻里曝光度较高的有什叶派的黎巴嫩真主党,它与伊朗叙利亚关系好。基督教马龙派的黎巴嫩长枪党,该党出现过两位亲兄弟先后当黎巴嫩总统。伊斯兰德鲁兹派的社会进步党。
▲黎巴嫩真主党
▲黎巴嫩真主党
这个德鲁兹派,占黎巴嫩人口4.6%,归类到伊斯兰教,有争议。他们不太认同《古兰经》,不缴纳天课,不封斋,不行割礼,不朝圣,甚至没有清真寺。
▲德鲁兹派
他们虽是阿拉伯人,分布在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几个国家中,但象库尔德人一样,没有办法建立属于自己族群的国家。他们有自己的自卫武装德鲁兹民兵。
天朝媒体曾经炒作德鲁兹人来自中国,说是维吾尔人后裔,其实这是谬误。人类学家早就基因检测了他们的来源:
德鲁兹人与高加索人、土耳其人、犹太人血缘最近,他们的祖先是闪米特人,由于躲避战火,数世纪时间里,他们从高加索山区到地中海沿岸,再到高加索山区和再回地中海沿岸,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现在的族群。
▲德鲁兹派
黎巴嫩独立后,国家政体实行议会制,规定总统、总理、议长分别由基督教马龙派、伊斯兰逊尼派、伊斯兰什叶派担任。
年开始,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方爆发内战。内战一直打到年才结束。
邻国叙利亚那时还比较强,它认为黎巴嫩是叙利亚的,从年开始在黎巴嫩驻军,并扶植黎巴嫩国内的真主党游击队。
随着叙利亚国力日渐衰落、黎巴嫩人强烈反对驻军等等,年在发生黎巴嫩总理被暗杀后,叙利亚迫于压力撤军了,随后也仅能通过黎巴嫩真主党发挥一点影响力。年叙利亚还承认了黎巴嫩独立并建交。
▲黎巴嫩基督教武装
黎巴嫩内战打了15年,黎巴嫩人死亡15万,经济损失惨重。内战期间,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真主党还利用黎巴嫩领土跟以色列开打,但都处于劣势。
▲年在黎巴嫩训练的巴勒斯坦人
黎巴嫩境内还有多处巴勒斯坦难民营、叙利亚难民营,虽有国际组织帮助,但治安、生活等各方面都面临较大挑战。黎巴嫩政府很无奈。
巴勒斯坦难民是从年开始大量涌入黎巴嫩的。穆斯林占多数的黎巴嫩人一开始也是好心,收留巴勒斯坦兄弟们。
可是,巴勒斯坦人、巴解组织不满意黎巴嫩基督教人当黎巴嫩总统,就与黎巴嫩穆斯林一起卷入到了后来的黎巴嫩内战。所以,这也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例子。
内战结束后,黎巴嫩政局不是很稳,各政党、宗教实力角逐太复杂,游行集会频繁发生。
▲真主党集会
▲德鲁兹人举着德鲁兹和以色列旗帜
黎巴嫩属地中海式气候,农业不发达,粮食需进口。矿产贫乏、工业也弱。但黎巴嫩服务业、商业、旅游业发达,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从事这些工作。
医院以私立为主,国立为辅。全国国立综合性大学只有黎巴嫩大学。
黎巴嫩的武装力量很弱,总共6万人,不足以和周边任何国家较量。
黎巴嫩首都叫贝鲁特(Beirut),约万人,占黎全国人口的40%,是黎巴嫩的各种中心,有“中东的巴黎”美誉。
古老的贝鲁特城区,寂寞小巷的色彩很美。
由于地处地中海沿岸,也少不了阳光沙滩和美女,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