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英国国籍,却说自己是中国人,这位混血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jyfw/

20世纪70年代,曾有这么一个人,她为了自己心中的热爱,在笔下流露柔情,将中国刊写成书,让世人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她的名字曾响彻大江南北,让所有中国人为之赞叹。

“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这是韩素英对自己的评价,她穷尽一生,只想向世人证明,自己所坚定、所热爱的中国并不是他们眼中腐朽的、不堪的国度,相反,中国的美好,能够令全世界羡慕不已。

混血被歧视,无奈入英国国籍

韩素英的童年并不快乐,也与其他人不一样。

她生于年的河南信阳,她的父亲是中国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母亲则是比利时贵族出身,显然,韩素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混血女孩儿。

看着刚刚出生的小家伙,父亲开心不已,母亲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在母亲玛格丽特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度,可她实际看到的中国却与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混血儿在这个时代备受歧视,根本无法加入中国国籍。玛格丽特心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这一刻彻底破灭,她很多次想回到欧洲,但都被自己的丈夫阻拦下来。

她就像穿着两只不对称的鞋子,一边绣着精美的花色,一边却打着漆黑的亮油。

对于自己父母的争吵,韩素英则坚定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我要做中国人!

可惜,当时的中国对混血血统并不友好,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一个无国籍的人,父母只能让韩素英加入英国国籍。

国籍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她身体里还流着中国的血脉,那她就是一名中国人,只要她信仰中国,中国就是她的故乡!

时光飞逝,转眼间韩素英就到了12岁,一个充满希望与目标的年纪。这一年中,她看到过太多盲人,能够确切感受到她们的痛苦与折磨,不自觉的对这些人有着心疼,就是在这一刻,一个想法出现在她的脑海。“我想做一名医生,去救治那些痛苦的人,尤其是盲人,我想让他们重见光明,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越想越觉得可行,兴趣大起的韩素英立马跑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母亲,希望可以得到她的支持。但母亲却并不理解韩素英年少时候的决定,只是觉得她年少轻狂、异想天开,并没有多在意。

殊不知,韩素英是真的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年少无知、信口开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15岁的小医院当着一名小打字员,为自己以后进入医学院的学费挣着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她等来一个机会。年,一个消息传入她耳中,她可以通过庚款奖学金去往海外留学!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韩素英心中激动不已,开心地回到家中告知家人,但没想到遭到母亲的反对。

对于母亲来说,自己嫁到中国的身处异乡的感受,让她实在不能放心让女儿一个人在国外生活。

韩素英却不这样认为,并由此事和家人大吵一架,这才得到家人同意,如愿以偿地去比利时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可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曾经那么热爱自己梦想的女孩儿,却在中途选择放弃。

一心向华奈何为情所困

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启,中国陷入动荡,战火漫天。韩素英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就回到自己的国家,与之共进退。

在外人看来,这时选择回国无疑是最愚蠢的。毕竟此时中国战火纷乱,正是局势不明朗的时候,国外生活如此舒适,“傻子”才会选择这个时间回国。

可他们不知道,中国对于韩素英来说,是比命还重要的存在。

“虽然我只是一个‘半吊子’的中国人,但是没有了中国我就活不下去,就像希腊神话里的安提厄斯,他离不开大地,而我离不开中国!”

所以,她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的游轮,期待着回到祖国之后的生活。她要帮助那些困苦的人民,她要去抗战第一线,帮助战士们亲眼看到战争胜利,她将与自己的国家共进退。

两人相互深爱着对方,但婚礼让韩素英彻底失去自由。唐保黄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在他看来,女人就该在家中相夫教子,安安心心地当一个全职太太,不能出去抛头露面。唐保黄对韩素英的拘束程度甚至使其失去出门行医的机会。

韩素英回国并不是为了当一个全职太太的,她有她的向往,也有她该去做并必须去做的使命。每次她与唐保黄提出这些的时候,却只能招来对方的怒火和暴力施加,这让韩素英逐渐变得压抑烦闷。

为了疏解这种情绪,韩素英将自己的这些情绪凝聚在笔尖,将自己经历的抗战生活和中国现状写出来,题目定为《目的在重庆》。当时正处于敏感时期,她的书一出来,立马就得以畅销,韩素英的名声也打了出去。

唐保黄得知后大怒,立马回家与自己的妻子争吵一番,还对其拳打脚踢,两人的关系恶化得越发严重。年,唐保黄赴英国当外交官,韩素音随丈夫前往英国。直到年,唐保黄要回国参战,韩素英则决定留在英国继续医科学业,这才让其重获自由。

两年后,韩素英得知唐保黄逝世的消息,悲愤交加下,韩素英痛哭流涕,趁着这次机会,快刀斩乱麻,与之前的苦闷生活彻底作出告别,对唐保黄的情谊也随着这场痛哭烟消云散。

这段令人悲伤的爱情终于结束,韩素英新的一段爱情却更加令人绞痛心扉。

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在英国求学的韩素英对此消息激动不已,一颗心脏快速跳动着,红光满面地看着远方。

“我必须回来,必须看看我深爱的土地,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凝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那双眼睛满含期待,里面的光亮仿佛已经见到中国旗帜飘扬在高空的那一刻。

年,韩素英获英国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返回香港从医。在香港的一次宴会上,她与她的第二任丈夫伊恩相识,伊恩是一名英国记者,因为出生在中国,生长于北京,两人的童年有着些许相似,他们很快就聊在一起。

伊恩对韩素英的爱是热烈的,他对这个满眼都是光的女孩儿倾心不已,想要与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幻想终不敌现实,伊恩此时已经有了妻室,韩素英不愿做那个破坏别人家庭的人,便想要与伊恩保持距离,可伊恩却对她明确表示,他可以为她离婚。

这让韩素英心动不已,思绪已经动摇,可还没等韩素英给出答复, 的爆发便让伊恩不得不回到战场,继续工作,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没错,他死在了战场上——触雷身亡。

韩素英得知消息后心中非常难过,但更令人揪心的还在后面。因为邮寄的速度太慢,等到伊恩的21封情书一封接一封地送到韩素英手中时,他逝世的噩耗已经回来好几天。

作为一个女人,她的一生是坎坷荒凉的,从年少被歧视开始,她便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扛过来,又掉入爱情的陷阱越陷越深,痛苦不已,爱而不幸在她身上多次展现,让人心疼。

恐怕在当时,唯一让她热血、唯一让她心有慰藉的就是中国即将要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及中国一直在变好这些事情了吧!

不过命运并没有让她的生活继续荒凉下去,年,韩素英受印度总督的邀请,来到新德里度假,在新德里,她遇到一位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男人,与韩素英一样,他也热爱中国。

有着这么一个对自己妻子尊重、敬畏又宠爱的丈夫,这个一生飘摇不定的女人终于找到自己最后的归属。他们两人有着相同的爱好,有着同样的信仰,我们可以肯定,韩素英的后半生一定是幸福的。

年,韩素英回到中国,见到了周总理和邓颖超,紧接着就成为周总理的狂热粉丝。

“他非常英俊,一见到他,我的精神好像受到了冲击!”

对于韩素英的每一项问题,周总理都非常耐心地做出回答,不厌其烦,而这一次的谈话也彻底改变她的一生。

解放初期,中国已经与外界孤立太久,又因为社、资阶级的矛盾,中国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非议。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早已顽疾遍布,已经无药可救。

韩素英听到这些事情之后,立马觉得气愤不已,心中隐隐出现一个想法,她要将中国的真实情况告诉全世界。

出版人希望她以母亲的角色写作,但被韩素英拒绝了,在她看来,中国是纯粹的,是圣洁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中国放在一起,这样只会玷污它。

她开始写,写她前前后后十几年中那个印象中的中国,那个经历世界沧桑后变迁的中国,被韩素英皆凝聚在笔尖,书写出来。这部著作,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经典,成为西方人向往的神奇国度。

在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在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中国变得更好。

但尽管如此,在西方世界,韩素英仍然遭到很多媒体的谩骂,说她谄媚得有些过分。韩素英却不与之对骂,反而笑着说:“你们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所有人大吃一惊的!”

只是可惜,韩素英并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年11月2日,96岁的韩素英在瑞士去世,这位生在中国的英籍女子,就这样安然地离去了。

在今天,看着日渐崛起的中国,西方人不得不承认,韩素英的言论是正确的,他们再也无法忽视这股东方力量。事实也像一个重重的耳光,打在那些媒体的脸上,让他们认清现实。

让我们一起为这位拥有着传奇故事的爱国女性致敬!

本文内容及图片全部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阅读到此文章!

感觉不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ly/10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