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www.lohasidc.com/m/
全国3亿师生的大本营
精选各类教育资讯
了解教育前沿
为师生们提供优质服务
求知路上我们做伴
全文长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教育是每个人的必经路!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都在接受教育。而在教育的旅程中,有些地方,是我们的一生中最得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而孩子知识的来源并不仅仅是课堂!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决定了以后他是否有更好的见知!如果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有出息,那么,这五个地方,您一定要带他去走走。名人名片陶行知(年10月18日-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农田里放飞思想,在劳动中体验的艰辛图:只有五岁的小女孩在田间帮忙割稻现在的孩子,不仅动手能力很差,甚至对一些常见事物,认知也有问题。毕竟,现在的家长都忙于事业,有时候对子女的教育有所欠缺,很多孩子更是姥姥带大的;而在学校,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又有限,更别说在很多硬件设备欠缺的山区学校了。因此,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笑话说,学习优良的孩子,把小麦认成小葱,不知道胡萝卜是长在土里的,以为花生是挂在树上的……图:五谷丰登
其实,这完全怪不了孩子,在钢筋水泥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对很多现实中的事物,认知有所欠缺。而农田和果园,对于他们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存在。不要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停留在课本中,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真正的”辛苦“,让他们能明白这首诗的真义。难道,你们想让您的孩子长大后到菜市场买菜,连葱和蒜都认不出来吗?你们想让孩子对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却不知如何下手吗?那么,如何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呢?霍启刚和郭晶晶给出了答案。前段时间,他们带着5岁的儿子霍中曦,到农田体验插秧,这一举动,获得了网友点赞。对此,霍启刚在微博中回应道:“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图:来自霍启刚微博不得不说,这样的父母,很有远见,而我们,也是需要有这样的父母来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社会实践。
《朱子家训》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农忙节“了(以前在农村,没到种稻割稻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假,让孩子去帮忙家里的农活),但是我们却不能让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田野!
带孩子去田地里头吧,就算不参与农活,也可以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播种、施肥、除虫,又是怎样灌溉、松土、收割,当然,也可以让您的孩子在田野里嬉戏——捉蟋蟀、玩泥巴、追逐奔跑,让孩子们释放一下天性,有何不可?
图:图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在体育馆挥洒汗水,在竞技中完善人格教育图:带孩子参加篮球夏令营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
对于体育运动,相信不用再多说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那么就算您的孩子学习再好,也会悔恨一生。
现如今,好玩的电子产品、繁重的课业负担,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掏空了孩子的身体,以致于很多孩子因为运动量不足,成了“小胖墩”或“豆芽菜”。
所以,带成长发育中的孩子,去体育馆做做运动,就很有必要了。
图:中国羽毛球健将——林丹
不仅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促进大脑发育,更重要的是,还能磨炼意志、增强自信。
体育运动是有很多好处的,对身体上还有心理.上都是有益的,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还可以释放压力,调节自身的不愉悦感。从而达到身体和心理.-致往好的方向发展的目标。
下面来说一下运动的好处:
1、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善呼吸系统。
2、防止长时间不运动产生的骨裂。
3、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消除一些负面能量,释放压力,减缓心里应激,保持心理愉悦,促进健康的心理。
4、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适当的体育运动出汗,可以有效的给体内释放毒素,使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6、强身健体,减少脂肪的堆积,达到健美的效果。
当然体育锻炼也不能过量,根据自身的情况定量,不要大强度的超负荷运动。会造成肌肉拉伤,严重的则会对日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图书馆感受书香爱上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图:知识的海洋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无论是学校的校图书馆,还是市里的图书馆,都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天堂。
不要老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带他们到图书馆去吧!
他们一生都会感谢这个带他们走进图书馆的人。
图:汕头大学图书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更多地代替了文字类的图书,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图书仍然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学习,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到图收馆去读一下自已喜欢的书。
在图书饭不仅能接触到志趣相投的同伴,共同提高兴趣增进学习与进步,还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与特长。
不仅能省钱,更有比家庭环境里适宜读书的条件,图书馆里环境安静,没有手机、电脑和游戏对孩子的吸引,所以说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父母引导孩子到图书馆去看看,对孩子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图:天津大学滨海图书馆
图书馆能培养孩子优良的人格品质:
孩子的读书不是只在上学阶段,读书是孩子一生的事情,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能够充份的认识到读书的乐趣,让孩子早早的在图书馆的熏陶下养成对书的喜好,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的好习惯是从图书馆开始的。
图书馆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是一个适合阅读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不仅能够看到各类的图书名目,而且还是孩子适合阅读的地方,国家对图书馆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的,不管是图书的数量上,还是在环境的投资上,在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图书供阅读,更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图书馆提供各式的适合阅读的硬件设备。
图书馆能扩大孩子的视野:
无论是知识的,还是生活方面的,孩子的目光都限定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图书馆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心胸,让孩子有一棵博大的心胸,知识是打开人类灵魂的敲门砖,在图书馆泡大的孩子会有一棵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会产生远大的理想和报负。
图书馆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现在的考试,民不狭窄到课本内的知识,特别是文科类课程,像四大名著这类的经典书籍都有分值的,退一步来说,只要是爱阅读的孩子,一定会成为学霸,因为在阅读中孩子会形成超前的思维,不仅能吸取书籍里的知识,更能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品质。
图:在图书馆中阅读的孩子们
图书馆更能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在图书馆阅读和在兴趣班及学课本知识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孩子在图书馆里大多都能按自已的意愿去阅读喜欢的图书,不受考试分数和老师家长的任何约束,孩子在这里能更好的形容自已的思想和打开自已的爱好和兴趣,兴趣才是出效率的第一要素,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的孩子可能在很小年纪的时候就会树立起自已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意思,为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图书馆里阅读能为家庭节约不少开支:
无论有钱还是没钱,孩子的教育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给孩子买了大量的图书,大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都当作废纸卖掉了,去图书馆阅读则不同,有进的也有退的,你的孩子读罢了,别的孩子还能继续读,一书传面人,可能也叫图书共享吧。
去大学校园,感受校园氛围、树立读书目标可能这些问题,是每个孩子脑子里的问号:
读书是为了什么?
我将来要做怎样的人?
在长成大人之前,我要去哪里、做哪些准备?
……
彼时,孩子还是一棵小草,稚嫩而懵懂,而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告诉TA,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寻找到。
图:北京大学校门
因为网上有段话说:“大学里优美的校园风景、浓重的学习氛围、丰富的社团活动,既能给孩子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又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触动。”
是的,如果希望孩子增长见识,那就带TA访名胜古迹;如果想要陶冶孩子的情操,那就带TA游祖国河山;但如果想要让孩子感受校园气氛,树立起读书的目标,那么,大学校园是不二之选。
图: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紫荆花
这里,有博学、奋进、坚毅,有自由、勇敢、朝气,是每个人历经十载寒窗苦读所到达的地方,是构筑梦想的港湾,是踏入社会之前的修习所。
家长们可以一边带孩子参观,一边给孩子介绍一下学校特色、校友成就。激发TA对自由神圣的大学生活的向往。
去爸妈工作的地方,了解家庭成员的社会价值网上曾有一篇很火的小学生作文,标题是《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孩子在作文中说自己的妈妈“天天喊累”,还“什么都不会”:
“小青的妈妈会开车,她(指自己的妈妈)不会;小林的妈妈会陪着小林一起打乒乓球,她不会;小宇的妈妈会画画;瑶瑶的妈妈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羡慕死了,可是她什么都不会。”
短短一段话,道尽了孩子对妈妈的嫌弃之情。
事情的真伪和始末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子女对父母,缺乏全面而客观的了解。
很可能,我们苦口婆心地念叨着:我工作很辛苦,你要懂事啊;我吃了没文化的亏,什么都不会,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啊……但这些在孩子看来,不过是一场无意义唠叨。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带孩子参观一下我们工作的地方吧。图:帮父母收废品的孩子
在这里,孩子能大致了解到:我们在做什么、为了保障家庭的各项开支,我们承担了哪些压力,以及,为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我们又做了什么程度的努力,等等。
爱的代名词,是“看见”。让孩子“看见”我们,这不但有益于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还有利于丰富TA的阅历、激发TA的同理心。
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实践出真知,生活即教育。
为了让孩子看到、学到、做到、体会到、醒悟到,就带TA去这5个地方走一走吧。
作者
营长
编辑
营长
校稿
小兵噜噜
来源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教育资讯
END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