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

推荐指数:五颗星

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就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天长地久》。

19封信

年,已经辞去政务回归文人安静书桌的龙应台,决心“移民”乡野,照顾93岁的老母亲。

在这本书中,龙应台借给母亲的19封信为由道出了在湖南陪伴失智母亲期间的所思所想。

书中同时插有龙应台对历史的思索短文,对战争和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上一代表达出了无尽伤痛和敬意。

1女朋友

也许是同样身兼女儿和母亲两种角色。在阅读此书过程中,我几度泫然欲泣。

龙应台说:一旦成为了母亲,你就被定格为人生后盾,保护子女的安全,成为推动子女向前的力量,可是,我们的眼睛都是长在前面的啊,母亲,就成为那个我们常常忽视的角色。

我们以为自己物质富足了,却忘了,在寒冷的早晨,为了让你能够钻出被窝就感到暖和,早早起来生火添煤球的母亲那瘦弱的身躯。

你忘却了,为了不让你和她一样目不识丁,母亲像电影《麦兜:我和我的妈妈》里的麦太一样,身兼数职,宁愿掏高额学费,也要供你读书远走高飞。

天黑时,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回来后,也想吃一碗热饭,可是,她不得不自己化身为煮饭婆,操心着一家人的饮食。

等到你上了大学,等到你毕了业,等到你工作了,等到你结婚,等到你生子......

而母亲啊,早已被我们抛到了脑后。

我们会花时间和自己的女朋友去看电影、去远行、去看一次展览;

曾经5点起床去观一场日出,12点熬夜只为淘宝上买到半价的衣服。

却不能把这个全心全意拉扯我们长大的母亲,看做一个需要我们聊天解闷的女朋友。

2给父母的质量时间

龙应台在台湾读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年助教,被一位美国教授赏识,有机会被赞助到堪萨斯州立大学读书,念到英美文学博士。

二十几岁的龙应台,走进欧洲一家咖啡馆,突然看到一对母女,女儿似乎在问妈妈:这家咖啡馆怎么样?满脸皱纹的妈妈笑的开怀,伸出手把女儿头发上几丝雪片拨开。

在欧洲,这样的母女专属时间,很多。

在中国,满城的早教班,游乐场,那是在给孩子的“质量时间”,陪伴孩子长大,很少有人要求我们给父母“质量时间”,来陪他们老去。

读到龙应台的这段话,回想我的生活:

当我们把大把的时间,用在工作、孩子和无意义的生活社交上,我们忽视了还有日渐老去的父母,他们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3借爱勒索

在暴力下生活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书中,龙应台提到了对子女暴力的话题;回忆了小时候隔壁家的刘叔叔。

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常常抡起棍子没头没脑地打自己十一二岁的孩子。

孩子抱着头边号边哭躲;门锁上了,他无处可逃。

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家庭暴力,但是,读到此,我的心里也是有无数只XX马在奔腾。。。

家庭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害。

《狗十三》里,女儿面对父亲的暴力,选择了缄默。

那个自己为是的父亲,将“父亲”这一人生角色视作一种权威,以为动用权威,得到的回馈是女儿的懂事,以为动用权威是为了女儿好。

因此父亲只想让女儿变成一个彻底乖顺,不给自己添麻烦的人。

殊不知,这种乖顺,是一种哄骗自己的假象;殊不知她的女儿正经历心灵磨灭后对权威的无条件低头。

在中国,仍然有很多这样无知的父母,不会倾听孩子,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那父亲的行为,叫借爱勒索,是勒索,不是爱。

龙应台讲述自己几十年后竟然在台南街头碰见了当年邻居家的少年。他已白头,扶着一个更老的老人。

她说:

“暮年的刘叔叔父子手牵手的景象,与其说和解,不如说是斯德哥尔摩症的折断与屈服。”

4生命从不等候

什么是天长地久?

哪有什么天长地久,

龙应台说:人生里有些事情,不能蹉跎。

我突然感到,每一个身边的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有一天,当你同样发现到这一点的时候,付出的多,付出的少,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用心感受,用心去爱。

麦兜的妈妈,在麦兜做打渔船工作的时候,悄然离去。后来的麦兜,带着妈妈生前言传身教得勇敢、智慧成为了神探麦兜。

可是,神探麦兜在讲述妈妈的时候,还是有遗憾的吧?

别等到父母离我们远去才学会感慨:

其实,你珍惜的当下此刻,才是天长地久啊!

酸菜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ms/3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