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成了屋檐下的陌生人:
1
家长不在意孩子的心理,只想他考高分
2
读不懂孩子的心,不理解他的行为
3
想要和孩子交流,却只得到一句“你什么都不懂”的回应
似乎时间,在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之间,筑起了一座密不透风的高墙。
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把心房锁起。
父母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只能打骂。
但有一对母子,即使两个人身处异国,拥有文化的差异和距离的阻隔,他们之间的关系依然似一对忘年之交,无话不谈。
儿子会坦诚地和妈妈交流他的感情,表露他失恋后的痛苦。
于是在给儿子的心中,妈妈会写道:
你愿意和我谈感情的问题,让我“受宠若惊”。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爱情受到挫折都是很受伤的事,更何况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呢?所以,不要在妈妈面前掩饰你的痛苦。
当妈妈过度管教的时候,儿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真的想法。
于是在给妈妈的信中,儿子会写道:
十八岁的我,懂得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为自己的人生抉择出一条路来。所以,妈妈,你可以问我,提醒我,但不要“审判”我。
这对母子的真挚,感动了几代人。
他们就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
他俩的家书,都被收录在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你会看到两代人的思想碰撞、亲子间的平等交流。
这或许,会对你的亲子关系,有所启迪。
千聊听书特邀路上读书为大家讲述《亲爱的安德烈》,一起领悟平等的亲子关系。
千聊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