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有趣的作业题:搜集一下你所知道的人物绰号,不限于生活中的人物,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明星名人都行,并说出一两个与绰号相关的以两件事。孩子们很纳闷,却也很来劲,回去就搜集了。以下是我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的整理:
化学老师,长得也特别胖,结合学科特点,“化肥”。
地理老师,口头禅是,只要你背得多,就会考得好,故人称“贝多芬”。
数学老师,脸蛋整天红红的,岁数偏大,“夕阳红”。
政教处有几位老师,监考特严,同学们根据各人监考时抓作弊的成绩,评出“四大名捕”,这几位老师根据姓氏分别称作“张捕头”“李捕头”等。
班里有个胖墩,白白胖胖,脂肪成堆,人称“脂肪”。
有个同学成天挂在网上,人称“蜘蛛”。
有个调皮学生,每天被其他同学地轻轻揍,称其“木鱼”。
有个女孩特腼腆,大家都记住“最是那一低头的娇羞”,取名“含羞草”。
……
《水浒传》上:李逵长的比较黑,行事鲁莽,以“黑旋风”称之;
比如游泳健将张顺一身好肉,如鱼在水,就冠以“浪里白条”的雅号;
比如燕青行事洒脱,就以“浪子”再加上个“小乙哥”称来表达;
时迁身手敏捷,就叫“鼓上蚤”
……
《红楼梦》里:王熙凤性格泼辣,“凤辣子”是也;
薛蟠又呆又霸道,人称“呆霸王”;
鲍二家的,风流成性,叫“多姑娘儿”
……
作家赵树理也是个取绰号的高手
《三里湾》《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绰号,诸如:二诸葛、三仙姑、吃不饱、常有理……
《半夜鸡叫》里那个剥削成性的地主,叫“周扒皮”。
汪曾祺的《陈小手》里,妇产科大夫“陈小手”。
琦君笔下的“号兵”老师。
梁实秋笔下的“徐老虎”。
有什么发现没有?我问孩子们。
孩子说,发现啦发现啦!人物的事迹,与绰号紧密关联!只要记住了这些绰号,就能想到一串有关他们的故事来,奇妙得不得了!
鲁迅作品里:“豆腐西施”,涵盖容貌和职业特点,甚至,人物当年的生意特别好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孔乙己”,文化内涵浓缩成个性特征,象形文字引出形体特征,一生的悲剧也由此产生。
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写的是一个名叫“徐老虎”的老师,作者就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徐老虎”那有棱有角的脑袋轮廓,那秃秃亮亮的尖头,那方方扁扁的脸形,那总是耸得高高的肩头,那常吸溜鼻涕的酒糟鼻子,那油渍斑斑的长袍,那声振屋瓦的咆哮,那一道鞭子一道痕的批评,那大砍大伐的作文批改……真写得虎虎有生气!作者仿佛就是一个漫画高手,寥寥几笔,人物就形神兼备了!
一句话,这些绰号浓缩了人物的性格,展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多省心的写法!
知道我布置这个题目干嘛?
——中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写好写人叙事作文,写人叙事作文的写法让有些书上写的很复杂,我觉得学习的一个智慧就是把复杂的事儿梳理得简单了。记叙性文章要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就可以了,如果还能写出典型环境,那简直就叫锦上添花了!也就是写好三个典型,即“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这三个典型中,塑造典型人物是核心,怎样塑造典型人物,就是要扣住特点写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正面刻画人物,还有侧面的映衬等,听着是不是有些头大?其实有个简便易行的,就是给人物起一个恰切的绰号!
绰号,是针对某些人的特点特征给人物起的一个别名。绰号写人法,就是紧扣人物特征写人法。一个好的绰号不仅快速地抓住人物特点,而且能提高人物知名度。几字传神,谐趣天成,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淘洗筛选而公共认同,以至达到果戈里所谓“像粘在脊背上一样永远揭不下来”和舒婷说的“一辈子都蹭不掉”的社会效果,成为茫茫人海中一眼便可认出的特识标签。这便是绰号之独有的魅力所在。
那么,具体怎么写?首先,紧扣人物特点,据此给人物起一个绰号。文中交代清楚绰号的来历,可以在开头交代,也可以在结尾交代。人物的绰号,往往有几个由来:
名字谐音。
比如我的得意门生周河森,“河森”谐音“和珅”,于是被喊了几年的“奸臣”;今年班里有个孩子范起,很快就有了绰号“番茄”。
爱好特长成就。
我们方城县有个老奶奶,在家带孙子画画哄孩子玩,作品有梵高之风,网友称其为“梵高奶奶”,迅速蹿红。其他如“玖月奇迹”组合中的“双排键公主”,“奥运飞人”刘翔,“跳水皇后”郭晶晶亦是。
外貌特征。
《三重门》里,有个老师又白又胖又高,根据一种雪糕的名字就叫“白胖高”!网络红人“犀利哥”也因眼神犀利而得名。
性格特点或行事风格。
比如有个老师是个急性子,爱发脾气,很快就会雨过天晴,绰号“雷阵雨”;范冰冰行事有“爷们”范儿,业内称作“范爷”;类似还有《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
体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如梁晓声笔下的“格里高利”,桀骜不驯。
来自常用的道具。
如朱之文,成天出场穿一身老式军大衣,称“大衣哥”;某人常夹着一个公文包,就叫他“公文包”得了;北大某才子常戴眼镜的卖肉,店名就叫“眼镜肉店”,想必称其为“眼镜”也是可以的吧。
来自特殊事件。
比如赵本山的小品角色,一肚子坏水,叫“大忽悠”;那范伟呢,“范厨师”也鼎鼎有名……
然后,根据特点选取一个或几个事例表现人物形象。
注意事项:不要出现侮辱人的绰号,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当然,同学善意的调侃是可以的。学生优秀例文
为“笑星”画像七(1)班吴迎政
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赵本山、宋丹丹才刚刚下课,新一代的接班人已经登台献艺了。谁呀?我们班的“笑星”张海超呗!
谢天谢地,他的五官长得还算端正,白净的小脸上大小零件一样不缺。前额还耸立着一撮犟毛儿,那是一个不适时宜的旋儿闹的。眉毛稀得像忘了长出来似的,眼睛细长而且白多黑少,眼皮往上一翻就是一个白拉眼,鼻子没什么特色,略去不计;一张嘴巴像被人点了穴一样,整天合不拢。此君的特长是笑,经常“咯咯咯”笑得“花枝乱颤”,笑是开在脸上的一朵花,海超脸上的鲜花便常开不败,遗憾的是,当他脸上鲜花绽放的时候,总露出几粒黄色的“花蕊”——那是他十多年都没有刷净的小歪牙。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瞧,他正迈着轻捷的“猫步”,“款款”而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哗啦哗啦地闪个不停,逢人就咧开“小嘴儿”,“妩媚”一笑,笑得人心惊肉跳,几粒黄色的“花蕊”就不失时机地抛头露面了,热得后排的“死敌”余娇冲他直翻白眼:“干嘛呀你,扇得我们的卷子都散了?你以为你是江南第一大才子,成天那把破扇子,装什么酷!”海超一听,越发“酷”了,便“搬”出星爷那难听死人的经典笑声乱“哈哈哈”一气,真是惊得鸡飞狗叫的,笑罢把头一仰,白眼望天,嘴里嘟哝着:“我酷,我就是酷,我喝水在水库,睡觉在古墓,我嘴里流瀑布,人说我是南非土著,其实我是貂蝉吕布!——真不识货!”说罢,猛扇一通手中物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了,那笑声真叫人“毛骨悚然”,你领略到海超同学的“三笑”了吧。当然,后面还传来了余娇给他的一句“精彩”点评:“你帅,你帅,你头顶一棵白菜,身披一条麻袋,腰里捆着一根海带,你自以为你是刘德华二代,其实你是天蓬大元帅!”——不知此君听到否?
其实何止是此,他还是个坑死人不偿命的主儿呢?那天,他忽然“柔情万丈”地问同桌:“哎,兄弟,《皇朝太医》里医术最高的的那个人是谁?”
“王九,他是医神的徒弟。”
“那你知道谁的医术比王九还高吗?——哎,好像是你吧?”海超狡黠一笑。
同桌不知已经惹火烧身,反自作聪明地说:“那当然是老夫我啦!”说罢,还捋着莫须有的胡须。
“敢问阁下何人”海超循循善诱。
“哈哈,天下医术数我乡,我乡医术数我家,我家医术数我弟,我为我弟改药方!”已经进入套中,同桌还得意得不得了!
“哈哈哈,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八呀!失敬失敬!”海超一下子笑了个人仰马翻,当然免不了被同桌饱以老拳,痛打一顿,知道他在连声求饶中抱头鼠窜。
这就是我们班的“笑星”张海超,一个可恨可气可笑可爱的张海超,其实他人蛮好的,苗老师说他是沙丁鱼罐里的小鲶鱼儿,就指着他活跃活跃气氛呢。他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错,那些随口吐出的笑话儿,“笑果”还真不错,说真的,如果哪天看不到他同学们还挺着急的呢!
后记:这篇文章在教室里宣读后,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海超同学兴奋地向我拱手抱拳,小牙一龇,“笑靥如花”:“谢谢大作家如此青睐,你赶紧投稿,越是大报越好,没准儿还有追星族给俺写信哩……
点评这篇年发表于《教育时报》“作文讲台”栏目,习作紧扣“笑星搞笑”这一特点,精选两件小事,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用调侃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聪明顽皮有点“小坏”的男孩子形象,读来让人捧腹,尤其是“花朵”“花蕊”的比喻真是精彩动人,以花喻人并不新鲜,说“笑靥如花“还不新鲜,新鲜在把小黄牙比作黄色的花蕊,这就翻出了新意,显得既贴切又新颖,其实作者也无非是把原来的话顺势多说了一句而已,沿袭中就有了创新了,这给我们的写作也应有一些启示吧。
欢迎访问作文指导报官方微书店,迅速提升孩子作文水平的畅销书五折优惠中!书店链接: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