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叙述的角度时,要根据表达的实际需要,进行正确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角度别致的好文章。
关山难越
龙应台
他念诗,用湘楚的古音悠扬吟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考你背诵:……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他要你朗诵《陈情表》。他用浓重的衡山乡音吟一句,你用标准的国语跟一句。念到“茕(qiónɡ)茕独立,形影相吊”②,他长叹一声:“可怜可悯啊,真是可怜可悯啊。”时常,他会突然要你把那只褪了色的鞋从抽屉里取出来给他。其实不是鞋,是布。布,剪成脚的形状,一层一层叠起来,一针一针缝进去,缝成一片厚厚的布鞋底。太多次,他告诉你这“一只鞋底”的来历,你早已没兴趣。反正就是炮火已经打到什么江什么城了,火车已经不通了,他最后一次到衡山脚下去看他的母亲。临别时,在泥泞的黄土路上,他母亲塞了这只鞋底进他怀里,眼泪涟涟地说:“买不起布,攒下来的碎布只够缝一只鞋底。儿啊,你要穿着它回来。”他掏出手帕,坐在藤椅里开始擦眼泪,眼泪还是滴在那只灰白的布鞋底上。这种情形早已烙在你十二岁那年的记忆里。那时离那战争的恐慌、国家的分裂、生离和死别之大恸,才十四年。他想穿着布鞋回家看娘的念头,恐怕还很认真很强烈。他是不是很想跟你说话呢,在命你取鞋的时候?突然又静默下来,是不是因为看见了你幼稚和不耐的眼神?白天,他穿着笔挺的呢料警官制服,英气勃勃地巡街。晚上,他独自坐在榻榻米上,一边读报,一边听《四郎探母》,总是跟唱那几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飞;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弦乐过门的时候,他就“得得了啷当”地跟着哼伴奏,交叠的腿一晃一晃打着节拍。《四郎探母》简直就是你整个成长的背景音乐,你熟习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但是你要等候四十年,才明白它的意思。会不会,当他母亲将布鞋塞进他怀里的时候,他也是极其不耐的呢?会不会,他也是过了数十年,白山黑水艰辛涉尽,无路可回头的时候,才蓦然明白过来?你要两个在异国生长的外孙去亲近爷爷,讨爷爷欢心。两兄弟不情愿地说,“我们跟他没有话说啊。而且,他不太说话了。”是啊,确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走路的步子慢了,一向挺直的背脊有点儿驼了,话,越来越少了。奇怪,他的失语,何时开始的?显然有一段时间了,你竟然没有发现。你说,你们两个去比赛,谁的话题能让爷爷把话匣子打开,谁就赢。一百块。老大一连抛出几个题目,他都简单地回答,“嗯。”“好。”“不错。”你提示老大,“问他的家乡有什么。”他突然把垂下的头抬起来:“有……油茶,开白色的花,油茶花。”“还有……蜥蜴。”他说,“灰色的,可是背上有一条蓝色的花纹,很鲜的蓝色条纹。”他又陷入沉默,不管孩子怎么挑逗。你对老二使一个眼色,“问他小时候跟他妈怎么样。”“我妈妈?”他坐直,声音也亮了一点,“我告诉你们听啊──”孩子们发现奏效了,瞅着你偷笑,脚在桌子底下踹来踹去。“有一天,下很大的雪,我从学校回家──要走两个小时山路,雪很白,把我眼睛刺花了,看不见。到家是又冷又饿,我的妈妈端给我一碗白米饭──”他站了起来,用身体和动作示意他和妈妈的位置。孩子们笑翻了,老大压低声音抗议,“不行,一百块要跟我分,妈妈帮你作弊的。”“我接过妈妈手里的饭碗,想要把碗放在桌上,可是眼睛花了,没有想到,没放到桌上,‘空’的一声碗掉到地上摔破了,饭也洒在地上了。”老二正要回踢哥哥,被他哥哥严厉地“嘘”了一声要他安静;爷爷正流着眼泪,哽咽地说:“我妈妈好伤心喔。她不知道我眼花,她以为我嫌没菜,只有饭,以为我生气所以把碗打了。她自己一整天冻得手都是紫青色的,只能吃稀饭,干饭留给我吃,结果呢,我把唯一的一碗饭打在地上。她是抱头痛哭啊……”他泣不成声,说:“我对不起我妈──”孩子们张大眼睛看着你,不知所措。他慢慢坐回沙发,低头擦着眼角。你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说:“爸爸,你教孙子们念诗好不好?”说完又被自己的声音吓一跳,怎么这么大声。一阵奇怪的沉默之后,他突然说:“好啊,就教他们‘白日依山尽’吧!”(作者龙应台有删改)①本文选自散文集《目送》。作者龙应台,台湾地区女作家,祖籍湖南衡山。②“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的意思是,孤身一人,只有影子陪伴自己,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文章巧妙运用三种人称,达到新颖别致的效果,而且能很好地达到抒情目的。试把文章中的“他”变成“我的父亲”,“你”变成“我”,可以比较一下,文章高下,显而易见!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生于富贵殷实的家庭,却迷上了与“漂泊”孪生的航海;随波漂流到险恶的荒岛,却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生存了下来……鲁滨逊啊,你就是那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当你的父亲百般阻挠,不让你出海的时候,你以自己的执著坚持着,脑海中翻腾着“永不言弃”的豪迈声音;当你终于争取到远航的机会时,你骨子里的那份坚定深深地影响了我。于是,我也像你一样,在母亲那里争取到了学习奥数的机会。当你第一次远航遭遇险情,费尽千般周折历经万般磨难回到英国的时候,你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以后的出海竟然使得你在无人的荒岛上顽强地生活了十八年!十八年啊,人生一共才能拥有几个十八年?然而,你的这十八个春秋比之庸庸碌碌的一百八十年更弥足珍贵。当你骨子里这份顽强渗入我的血液时,我也像你一样,在奥数竞赛的挫折里生机勃勃地成长。当你独居荒岛找不到生存的工具,几乎耗尽了所有食物的时候,你掘取陷阱抓羊,你挖空心思捉鳖,你在几近原始的牲畜豢养与农垦种植中点燃智慧的火种……当你骨子里的这份睿智指引我的行动时,我也像你一样,在换个思路解答难题的喜悦里提升着思维。当你身陷荒岛,面对生存的危机险些绝望的时候,你以冷静的心态搭起帐篷度过了第一个难眠之夜。就算是看到非比寻常的野人脚印,你都能以冷静的心态对抗着内心无尽的恐惧,以周密的方案应对危机,直到最后终于等到回国的机会。当你骨子里的这份冷静引领我处世行事时,我也像你一样,多少次在冲突来临之际巧妙地化干戈而为玉帛。当你数次面对荒岛单调死寂的生活感到厌倦,险些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以常人难及的耐心痛苦地等待着回归的机会,“星期五”几乎无法逾越的语言障碍同样在你的耐心中有了转机。当你骨子里的这份耐心陪伴着我的时候,我也像你一样,让原本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拜服于我的脚下。倘若人们还能从我的身上找到一些与坚定、顽强、机智、冷静、耐心有关的好品质,还得感谢你啊,鲁滨逊。这是一篇运用必读名著中的素材创作的考场佳作。它有这样几个特点:1.取材切题,构思别致新颖。本文选取我们熟悉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为创作素材,从人物的主要品质入笔,将人物在“坚定、顽强、机智、冷静、耐心”等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写得全面生动,不仅使行文别致新颖,更显示出考生驾驭素材的不俗智慧。2.层层铺排,整齐中求变化。文章开门见山之后,以“当你”领起,分五个段落阐明鲁滨逊对“我”的影响。在保持整体工整的前提下,叙述过程中又力求句式与语言的变化。在当今初中生“假”读名著的情形下,考生对名著细节的叙述无疑能博得评卷老师的赞赏。3.两线并行,精巧展现主题。文章将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在分明的层次中将主题和盘托出,而第二人称的写法不仅强化了抒情意味,更使得材料与题意切合紧密,主题因此更为突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修长的身材,褐色的双鬓,澄澈的眼眸,再有便是那副创造美的好嗓子,你如梦似幻般的一颦一笑,将我的心深深拴住了。你的歌声不像眼下流行音乐那样千篇一律地在猎奇、缠绵或哗众取宠的无病呻吟之中谋求生存。同样唱着歌的你,完全是以诵读优美诗歌般的虔诚在歌唱着诗歌般的生活。于是,在感受你每句歌词中跃动的诗情画意的同时,我明白了该以真实的自我去迎接我的生活。不是么?只有唱出自己的心境,才能真正做到用心歌唱。《歌剧》中的孤寂,《无翼天使》中的落寞,《星星》中无尽的希望与自信……让真实的自我以一种自己热爱的方式宣泄出来,我就在你的影响下快乐地过着每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活。就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你呀,这个神秘的男子带着令我陶醉的美声或销魂的海豚音登录我的心灵,于是,我看到你的魅力牵动了一个新的世纪。我虽然没有下定决心由此而踏上职业音乐之路,可是,我的每一滴血液里都奔涌着对音乐表达的渴望——要知道,在此之前,音乐几乎还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盲区!你讴歌《奉献》,用几乎是超越人类极限的音调为“奉献”作出了最独特也是最美好的诠释。于是,在你乐音的教诲中我懂得了奉献真正的价值。你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手,原本应该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所有舆论的荣耀光环似乎都没有眷顾你,生命的安宁与生活的真谛就在你低调的生存方式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于是,你的从容淡泊默默地改造着我的世界观——这个世界静谧的天宇下,有一个原本顽劣的东方学子,正以“宁静致远”的生存法则执著前行。今天,就在这考场内,你以“花木兰”的装束浮现于我的脑际,一头飘扬的褐发仿佛美妙的五线音符。于是,我再一次为你歌声里承载着的东方文明而动容——因为你,我更爱我的民族,我的祖国。谢谢你,海豚音王子。谢谢你,维塔斯。这篇高分佳作以“海豚音王子”维塔斯对“我”的影响为题材,一出现就引起了阅卷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