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代发展,中国品牌逐步走向世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明显。如今,人类商业发展到了“数智化”时代,中国品牌如何全球化竞争?它迫切需要品牌哲学指导。
创新实战品牌专家江品醇认为:品牌学是一门科学,它完全符合科学定义。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以及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可预测的有序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系统。简单来说,科学就是人类所积累的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从科学定义来看,品牌学属于人类商业发展的思维知识系统,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实践、总结、创新、发展和完善的可预测的理论体系。它做到了“模型化、系统化、操作化”的理论和实践融合创新发展,它完全符合科学定义的条件,所以,品牌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品牌学首先以品牌哲学为统领,品牌学创新应该从品牌哲学创新开始。
二千多年的中国农耕文明,由于“士、农、工、商”思想根深蒂固,弱化了商业创新发展,造成中国品牌理论一穷二白。当前指导企业发展的品牌理论,几乎照搬西方理论,但这些“以品为本”的商品经济理论,很难服务于“以人为本”的数字经济发展。
那么,如何智造品牌哲学呢?江品醇认为:我们应该跳出西方哲学束缚,坚定文化自信,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创中国品牌哲学。
众所周知,哲学一词来自于古希腊,中国人接触这个词,还不到一百多年。其实,《易经》是人类最早的朴素辨证哲学,中国哲学比西方古希腊哲学早的多。
从人类哲学发展史来看,在原始社会,人类哲学开始萌芽。由于气候无常、打雷闪电、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激发了人类对自然探索。之后,人类开始用图腾、信仰、神话、原始宗教,通过表象感性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
例如,中国《易经》通过形象思维,创造了八卦、卦象、六爻、五行不断地演绎自然规律变化,预测人与自然未来,经过数千年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了《易经》朴素辩证哲学。
后来,人们进一步通过概念思维的形式来表达世界观。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从神话中启发,认为事物是变化的。中国老子通过抽象思维,创造了“道”概念,提出宇宙本原、万物变化与生长的规律。老子跳出了神话的枷锁,形成中华文化道哲学,为人类打开了思想天窗,至今影响着当代文明发展。
通过东西方哲学比较,笔者发现:哲学最终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问题。自西方哲学诞生以来,人类出现了“以人为本”东方哲学和“以自然科学为本”的西方哲学,虽然两者研究路径不同,但是,最终它们都回到宇宙本原,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根本问题,这是哲学研究的原点,也是哲学发展的终点。
大家知道,人类发展经历了神话时代,西方哲学是神话演化而来的,我们从古希腊神话中可见端倪。神话是当时人类对神秘自然认识不足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出自于人类对自然好奇和探索,它偏重于自然哲学研究,在西方哲学历史中,得到了如火如荼发展,还出现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等专门学科,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更加细分化、专业化,西方尊重科学传统由此而来,至今方兴未艾。
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它出现了两个重要转折点,产生了逻辑学和辩证法两个哲学基本思维方式,至今影响着当代哲学发展。
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哲学逻辑的三段论,逻辑学成为了西方哲学的基本原则。到了中世纪的欧洲,神学代替了哲学,逻辑学成为了上帝的工具,造成西方哲学发展停滞不前。
二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哲学从宗教中摆脱出来,实现了涅槃重生。涌现出如卡迪尔、康德、黑格尔、培根、马克思等著名哲学家,他们将辩证思维带进西方哲学体系,西方哲学焕发新的生机。
之后,虽然西方现代和当代哲学派别林立,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科学和人文两大方面。一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哲学,例如,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另一个是重点研究人文的问题,例如,唯意志论、现象学、生命哲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现实主义、美学、价值论等。当下的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结合了本身的逻辑思维,借鉴了辩证法思维的精髓,又碰撞出人类哲学的新高度,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两者分离对立逐步走向对立统一。
随着科技发展进步,特别是量子理论深入研究和应用,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看法,西方哲学研究也不断地返璞归真。它从偏重“自然科学”逐步向“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三者融合哲学发展方向,哲学研究又回到了宇宙本原上来。
数千年来,中国哲学长期“以人为本”,它从诞生开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