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吞家行希腊行之我眼中的雅典教育

.02.16

#别样吞家行#

希腊雅典系列

我眼中的当地教育

每个孩子

都有他/她自己的天赋和人生

中国保姆式的家教能够提升的

是保底的下线

但绝不是成功的上线

由于吞家的此次行程,实在是带了太多的“任务”,所以把走访学校放在了最后一站。但是相信,很多宝爸宝妈们一定对教育是最关心的,所以吞爸决定,干货先行,给大家解馋。

-1-

往往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海外教育的时候,首先关心的就是当地语言的问题,所以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一定会被认为是最佳选择。

而作为欧洲传承至今的最古老文明之一,希腊的母语和官方语言仍然还是希腊语。虽然比不上日语、德语等小语种吃香,但是,因为希腊语和拉丁语有着亲属关系(拉丁字母是由希腊字母改的)。而后者,是所有西方精英子弟的必修课,因为那是他们文化、精神,乃至语言的根源。

所以,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体系中,不仅涵盖多门外语的语法概念,更是一把连接历史和未来的钥匙。

-2-

这点在职业方面,其实也有所体现和印证。相信在全世界范围内,律师、医生、会计应该是最吃香和稳定的三大工作类型。而在希腊还有个职业,另人趋之若鹜,却又敬而远之,那便是“公证师”。

希腊的公证师属于公务员的编制,同时拥有不可被挑战的威严,绝对算是既有面儿,又铁饭碗的美差。

然而,要想成为一名公证师,不仅要有4年以上的律师经验(要知道,成为一名律师已经很难),而且要在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希腊语方面,都要有很高的造诣和分数。

因为很多文献、典籍,甚至现存的一些合同,都有这些古文字的痕迹。所以吞爸虽然在一开始动了这个心思,在了解后,也觉得强求不来,这真是要看小吞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3-

提这些,吞爸无非是想告诉各位宝爸宝妈们,虽然希腊不是英文国家,但让孩子花些精力去学习希腊语,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作为雅典来说,毕竟属于旅游城市,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一些简单的英语,甚至会比德国、法国、比利时、北欧等国家还要好。

毕竟这些发达国家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难以舍弃的自豪和坚持。但是,比起官方语言为英语的荷兰等欧洲国家来说,平均水平,尤其是短语、语法、发音等发面的学术和准确性,会略低一些。

这并不妨碍吞爸这样只懂英语,且又不想年近40,还要再花精力去学一门外语的家长,去应付这边的工作生活。而与此同时,孩子也可以在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下长大,这对于他/她在未来掌握多种语言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

-4-

要知道,对于小孩来说,比成年人更容易融入当地文化。并且,12岁之前,是孩子接受和形成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同时,基础教育的核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课程和知识获取之外,最重要的,则是思维逻辑和学习方法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为什么吞爸吞妈决定让小吞,从小接受海外教育的原因。

然而实事求是的来讲,希腊在欧洲处于二线国家,所以其平均教育水平与几个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分为了公立和私立两种学校。

在拥有希腊身份后,孩子在这里上学,原则上来说是免费,好像我们的9年义务教育,家长只需要负担孩子的笔、本等杂费。吞爸也特意问了一下当地的朋友,大概一年的这些杂费,会在70-欧元以内。

-5-

但是,公立学校的教育是会用希语授课。而在希腊,不乏拥有英式、美式、德式、法式等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在这里,虽然希语仍然是必修课,但其他课程均会以外教进行外语授课。

所以,这点希腊与中国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给孩子自由选择重点攻读的语言。

由于希腊的经济和收入水平并不能与西欧相提并论,所以大部分的希腊人,是很难供应自己的孩子去私立学校的。这也决定了,最优势的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难免会向私立学校偏向。

所以当地比较殷实的家庭,或者拥有发达国家身份在此工作的外国家庭,还是会把孩子放到私立学校,让他们接受更加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和理念。

由于身处欧盟,所以希腊的私立学校,往往与各国之间的教育机构和资源都是共享互通的。私立学校顺利毕业的学生,之后基本都会前往英德法,或者美加等,进行深造学习,从而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广阔的未来。

-6-

当然,这并不代表希腊的公立教育就一无是处。即使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如私立学校,但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思想激励和性格培养上,也要高于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

吞爸特意询问了当地长大的嘉惠(华裔,奥地利出生,3岁来到希腊,在这里生活了16年,现在,在吞爸朋友驻希腊的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办理移民等相关手续),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7-

首先,在希腊上公立的小学,是必须要在这里上过幼儿园大班的。这个应该与目前中国的小学招生要求非常相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对希腊文化、语言等有基础的了解,便于之后可以融入同学社交,并顺利的跟进学习。

大部分公立幼儿园的下课时间,每天是在12:30-13:30。如果想要延长时间托儿时间,除非是家长双方能够提供相应的工作时间证明。但一般来说,最晚也不会再超过15:30。因为在希腊人眼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要素,任何工作都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与孩子的交流和陪伴之上。

-8-

公立小学将分为三个阶段:

1-2年级,每天的放学时间会在12:30-13:45之间;

3-4年级,每天的放学时间会在13:15-13:30之间;

5-6年级,每天的放学时间会在13:30-14:00之间。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量和课程量会相应增加,但课业负担并不会压得很重。这样一来,就把自主权更多的交给了孩子和家长。

而为了保证教学的公平性和纯粹性,希腊在老师的控管方面也算是很用心了。

-9-

如何形成想象力?

普遍西方的教育理念,都是非常重视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基础知识是没有必要过早的去进行填鸭式灌输的,否则很容易在孩子脑海中打造出一个无形的牢笼,从根源上便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所以,希腊小学的基础课程,一般是由一个老师来兼顾,有点类似于我们班主任的感觉。而对于英语、音乐和体育这样的专业技能性科目来说,则是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为的是能够在专业性上,给孩子从小做到最好的引导。

-10-

如何实现多元化?

希腊作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诞生过无数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文化时代,成为了影响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思想依据。可以看出,希腊对待文化、思想和科技的发展,绝不是一个一言堂似的国家。

因此,传承到了今天,希腊仍然能理性看待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每个老师,即使再权威,也会有其相应的认知局限和解题习惯。所以为了能让每个孩子接触到更多元化的主张,从而形成自己的自主判断和思维逻辑,小学期间,任何老师对一个孩子的最长授课时限只有2年,之后必须更换其他老师。这样一来,最大程度的排除孩子对于某一个老师的依赖性。

-11-

如何确保公平性?

当然,更换老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考虑,就是削弱老师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绝对话语权和影响力。相信国内的很多宝爸宝妈一定有过这样的闹心经历,明明对孩子的班主任充满了不满,但却只能选择忍受和顺从。

毕竟,这个老师掌握着,小到座位,中到课业,大到升学的生杀大权。更可怕的是,一旦博弈不成功,可能出现的冷暴力,会一直陪伴孩子,直至他/她小学毕业。这个机会成本,是任何一个家长都决不愿也不敢付出的。

所以在希腊,一般来说,老师是不可以将私人的电话号码给到家长或学生的,一切事务尽量都需要在学校课堂或者办公室内,放在台面上来解决。这样,最大化的降低老师受贿的可能性,从而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公平教育。

可以看出,希腊政府对于教育体质的建立和管理,还是比较坚守自己的原则,这是好的层面。但就如最开始所说,希腊毕竟有很多私立学校,这就一定会有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倾斜和差异。

所以,据嘉惠的介绍,如果就读公立学校,要想考上当地的名牌大学,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家长自掏腰包,给孩子去报课外的补习班的。客观来说,这可能是与我们认知的西欧、北欧国家的教育,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都曾经参加过高考的宝爸宝妈们来说,有没有点儿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么一feel,其实倒也不觉得如何了。

突然想起哈利波特中的一句类似对话。

“……thereissomethingherewhich’sworsethan高考?”

Idon’tthinkso!

每个孩子

都有他/她自己的天赋和人生

中国保姆式的家教能够提升的

是保底的下线

但绝不是成功的上线

但吞爸仍然建议,除非是实在无能为力,尽量还是要给孩子选择私立学校。毕竟对于能够选择移民这条路的中国家庭来说,这个级别的付出,应该还是可以且必须承担的。希腊私立学校的费用,大概会是在10-15万人民币/每年,在此费用范围内,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逐阶段递增。

(具体费用情况,请期待下篇文章希腊行之我眼中的雅典教育(下),吞爸会以圣劳伦斯国际学院为代表,进一步给大家分享一下私立学校的具体费用)

-12-

公立免费教育?无形成本太高

在北京,貌似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却因为学校发展、师资质量、生源背景的不均衡,从小学就已经拉开了很难弥补的差距。小学,往往是未来孩子走向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却又不像初中和高中,还可以通过入学考试来评估。

所以,小学的入学选择,成了家长们最不遗余力争夺的“起跑线”。虽然国家层面已经尽力去通过调整学籍制度,希望尽可能的公平,但仍然事与愿违。这也是为什么,“学区”成为了所有家长心中的痛。

同时,在目前中国经济为上的社会形态下,孩子的价值观往往与经济挂钩,你想为了锻炼他的独立性而穷养,往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反倒会起反作用。

另外,无形的成本还包括了各种打点、时间成本和金钱付出:

交通违法、拐骗孩子等安全问题,让接送成为了必然;

低师生比、攀比心理等客观问题,让代劳成为了常态;

应试教育、师资缺乏等体质问题,让辅导成为了噩梦;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理念绑架,让陪伴成为了负担。

不得不说,越是看似免费的公立教育,反倒成为了一个惨不忍睹的战场。所以,很多家庭选择了逃离这片红海,选择了看起来贵,但起码费用都在台面上的私立学校。

-13-

私立外教教育?社交教育脱节

其实中国教育的乱象,与中产家庭收入的增长,对于很多机构来说,都是块儿肥肉。尤其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投资,绝对是不遗余力的。

放开硬件设施、教学方法和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不说,费用这一块儿虽然远比公立学校透明,但基本上比较好的双语私立学校,基础费用都要在25-30万人民币左右。即使是这样,出于对社会治安的担忧,仍然需要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

另外,任何一个将孩子送至私立学校的家长,往往都有一个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希望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也能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未来绝大多数,也都是要送出国进行高等教育的。

不可否认,双语私立学校确实都是外教教学,这对于孩子的语言进步,绝对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出了校门,回归家庭和生活,语言环境的缺失却是很难弥补的。这与欧洲在平时就很多元化的语言环境相比,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14-

里外里,算后账。

以一个白领工薪家庭来算,年家庭税后收入姑且算作40-50万人民币。这其中可能包括1个较高收入者,年税后收入在30-40万人民币,还有1个较低收入者,年税后收入在10-15万人民币。

所以如果以希腊为例,每年私立学校的成本,就比在中国要便宜15万以上。换言之,在家庭中收入较低的人,只要选择带孩子去希腊上学,即使不工作,也相当于在国内上班赚钱了。这其中,更不要说节省的那些无形成本了。

孩子独立性锻炼的同时,意味着家长更多的自由时间,那就可能会有一些其他收入,起码也可以享受一些生活。另外,欧洲当地的基础生活支出,要远远低于北上广等城市(这个在后续系列中,会有专门的《生活篇》分享)。

只要这么一算,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家庭,包括一些与吞家差不多的白领工薪家庭,都会选择一个人在国内上班赚钱,而让另外一个人在那边照顾孩子。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北上广,且孩子出国教育的年龄成逐年降低的趋势。

当然,希腊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吞家只是将此次希腊考察的情况,做个实际的分享。之后还会将希腊的情况,从人文、交通、饮食、生活、移民办理等多角度分篇讲透,让大家能够做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后再做决定。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6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