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殿堂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二

博物馆是文化和艺术的圣殿,是滋养人类灵魂的秘密花园。位于雅典的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座美的殿堂。

美的殿堂: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二)

吴白白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里俄狄浦斯故事中的怪兽,狮身女首,背后长有巨大的翅膀。它在忒拜城边的斯芬吉翁山上拦住过往行人,强迫他们回答问题,答不出就会被它吃掉。无数人葬身它的腹中。后来俄狄浦斯答出了它的问题,斯芬克斯羞愧之下跳崖自尽。说起来,还是个很有气节的怪兽。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中藏有一尊斯芬克斯雕像,雕像高69cm,大理石材质,创作时间约公元前至前年。这尊雕像原来是放置在一座墓碑顶上的。雕像的女性脸孔上露出神秘的“古风式微笑”,与幻想怪兽的身体构成了奇妙的组合,有种奇特的吸引力。雕像的身体是侧面,头部转过来以正面示人,很像希腊人的埃及老师们在绘画中常用的手法:把最具辨识特征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他们认为完美的形象。

(来自阿提卡的斯芬克斯雕像)

(斯芬克斯雕像局部)

希腊艺术学习埃及和东方风格的时期,被称之为希腊艺术的“古风时代”,时间是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这个时期里,希腊人一边学习东方艺术,一边进行自己的探索和试验,创造属于自己的新风格。《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那个时期制作了很多青年雕像。希腊人称青年人为“库罗斯”,意思是“小伙子”,所以,这类雕像都被称为“库罗斯”。“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就是来自阿纳维索斯这个地方的小伙子。

这尊雕像高cm,材质是白色大理石,创作时间约为公元前年。这是一座墓石像,用来放在这位男子的坟墓上以作纪念。雕像的底座上刻着一段铭文:“请你们在已故的克罗伊索斯的纪念碑前怀着怜悯停下来,因为当他在最前面的行列中战斗时,凶暴的阿瑞斯摧毁了他。”阿瑞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残暴嗜血,战场上的流血和死亡会让他极度兴奋。可见这是一位战死沙场的年轻战士。

这尊正面裸体立像保存很完整,人物强壮健硕,人体姿态依然遵循古埃及艺术的“正面律”。但是已经向写实主义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相比以前的作品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作品形象丰满,轮廓鲜明,有很强的立体感,细节的处理也非常熟练。雕像脸部露着浅浅的神秘微笑,这种微笑是古风时期的重要的艺术特点,在前面的斯芬克斯雕像中我们已经见过。此时的希腊艺术已经开始摆脱古埃及僵硬模式的限制,追求更真实、更有生命力的表现,为后来希腊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雕像)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雕像背面)

(《阿纳维索斯的库罗斯》雕像局部)

年,一群希腊渔民在阿尔特米松角附近的海域中打捞上来古代的青铜手臂,显然属于某尊雕像。年,这尊雕像的其余部分被发现,雕像终于得到复原,这就是著名的《阿尔特米松的宙斯》像。据推测,这尊雕像可能是作为战利品被运往罗马,运送的船只遭遇海难而半途沉没水底。

如今这尊宙斯雕像陈列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15展室,等候人们的观瞻,庄严肃穆,静默不语。这尊雕像高cm,青铜铸成,创作时间约为公元前-前年间。此时,希腊艺术已经进入古典早期,风格越发成熟,技艺越加精湛。宙斯张开双臂,左手前伸,右手微举,全神贯注,似乎要迸发出千钧之力。(因为雕像右手所持的武器已经遗失,无法判断是雷电还是三叉戟,因此也被认为有可能是波塞冬像。)

雕像塑造得非常严谨,神态庄重威严,结构精准明确,几近完美地展现了神的气度与威仪,极其生动。这件作品可以说是表现人物英雄气概的典范之作,是现存的希腊神像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真实地体现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精神和希腊民族的气质。二战后,希腊政府将它的复制品赠送给联合国,陈列在联合国总部大厦的中央大厅中,成为希腊形象的一个代表。

(《阿尔特米松的宙斯》雕像)

(《阿尔特米松的宙斯》雕像背面)

(《阿尔特米松的宙斯》雕像局部)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内收藏有一座雅典娜的小型大理石雕像,连底座的高度cm。这是公元2世纪制作的缩小复制件,原作是公元前年菲狄亚斯为帕特农神庙创作的雕像。菲狄亚斯所作的雕像由木料、黄金和象牙雕成,高达12米。考古博物馆内的这尊雅典娜雕像,是现存复制品中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

(雅典娜雕像,公元2世纪依据菲狄亚斯原作制作的缩小复制件。)

来到21展室,会看到一匹骏马驮着骑手在奔驰,四蹄翻飞,仿佛就要越墙而出。这是《马和年轻骑师》雕塑,雕塑为青铜材质,高cm,创作时间约为公元前年。这座雕像的碎片年首次被发现,直到年间一直陆续有残片被找到。所有的碎片被重新拼合在一起,缺损的地方予以补全,呈现出目前所见这座栩栩如生的惊人作品。

雕像被有意地拉长,体现出极速的运动感。马的奔跑动作与真实状态一致,四蹄交替迈步,证明艺术家仔细地观察了马的运动,才能如实表现。同时,奔马和骑手的姿态、表情,都营造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效果,令人感觉身临其境。

(《马和年轻骑师》雕塑)

(《马和年轻骑师》雕塑局部)

年,《阿佛洛狄德、潘和厄洛斯》组像在得罗斯岛的波赛冬崇拜者之家被发现。这组雕像由帕里奥大理石雕成,高cm,创作时间约为公元前年。底座的铭文表明这件群雕是狄俄尼索斯向诸神奉献的礼物。

群雕表现了一个诙谐滑稽的场景:女神阿佛洛狄德正准备沐浴,潘粗鲁而急切地靠近赤身裸体的美神,长着翅膀的小爱神厄洛斯飞过来,抓住潘头顶的羊角将他推开。阿佛洛狄德举起一只拖鞋,佯怒作势,威胁好色的农牧神,脸上却似有笑意,仿佛在取笑不自量力的潘神。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神话中“天蓬元帅月宫戏嫦娥”的故事。雕像中的场景和人物表情、姿态都带着浓厚的世俗意味,有着“反古典”式的美。

(《阿佛洛狄德、潘和厄洛斯》组像)

(《阿佛洛狄德、潘和厄洛斯》组像局部)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内珍品无数,不能一一尽数。从这些简要介绍的精美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希腊艺术的发展之路,感受希腊民族追求美的精神历程。艺术之美,即是人类精神之美的结晶。

-往期回顾-

天使在3月25日报喜

英镑的故事日元钞票上的人物

以碗知僧明代的牌戏和赌徒

美第奇家族(一)最美女神的诞生

奥林匹克竞技古希腊艺术师承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7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