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春光三月暖
正是好时与君逢
第六季潜心亭研讨会
迎来了新的伙伴
学员们在上官秋实老师的引导下
一同探索、赏读欧美文学中的诗歌
让我们沏一壶好茶坐下来
共同领略那沉博绝丽的西方诗歌
乘风
启航
研讨会伊始,工作人员简单回顾了潜心亭的初心与往季的内容,并向学员们介绍了第六季潜心亭研讨会的指导老师——上官秋实老师,以及本季各期主题。在老师、学员们的掌声中,本季潜心亭·欧美文学之旅正式开启!
(回顾往季)
本期研学
弁言
首先,老师向学员们明确了欧美文学,也可称为西方文学主要包括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关于有学员提出拉丁美洲文学是否可以归类于西方文学的问题,老师回应道,20世纪后期的拉丁美洲文学也可归为西方文学的范畴,这主要是指由这些地区的西方移民及其后代进行的创作。然后,老师借朱光潜先生谈学习西方诗歌可以返观中诗、相互印证的观点,说明本期研讨会将主要给大家介绍史诗及对我国五四运动后现代文学中“新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西方诗体及流派,如十四行诗、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诗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象征主义诗歌等,希望对大家学习现、当代文学有所帮助。
老师接着谈到,从西方文学发展的线索来看,西方的诗歌形式主要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诗剧这三种体裁。早期长篇叙事诗,尤其史诗占很重要地位。而在希腊等地,还存在有以诗体创作戏剧的形式,即诗剧。一直到18世纪,在古典主义、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中,诗剧也一直存续着。因此,为避免本期研讨内容过于宽泛,老师提出本期不讨论以诗剧形式所创作的作品,而是着眼于诗歌形式作品的研讨。
史诗
早期的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长篇叙事诗,以古代英雄歌谣为基础,经集体编创而成,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
史诗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原始史诗是指早期民族迁徙扩张时,先民们在与外族发生战争冲突的过程中产生的歌颂战争中英雄人物和事件的歌谣,比如希腊的《荷马史诗》讴歌了希腊人的智慧与勇武。到了罗马时期,出现了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为代表的史诗,维吉尔在这部作品中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与罗马的光荣。而这部史诗已经摆脱了原始史诗的形式,被称为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文人史诗是指由某一个作家根据既定的主题独立创作的目的明确的史诗,有别于早期经由行吟诗人传唱、加工的集体创作的史诗。老师讲到,《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模仿荷马史诗所作,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则与《伊利亚特》相似,它具有史诗宏大、庄严的特征,富有神话色彩和宗教色彩。不同的是,维吉尔歌颂的英雄人物缺少了性格的多样性。
中世纪著名的史诗有《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神曲》等。其中《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等属于民族史诗,而《神曲》则被黑格尔称为基督教的优秀史诗。其中,老师对《神曲》的名字的翻译作了特别讲解。她解释说,中世纪时,西方诗歌、戏剧在体裁上区别不明显,而但丁将他自己的这个作品命名为《喜剧》,是因为作品主人公在结局时到达了光明的天堂。并且,但丁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思考、信仰的追寻,也符合西方人对喜剧的认识。后人为了表示对但丁的赞赏,称这部作品为《神圣的喜剧》。中国的译者钱稻孙将这部作品翻译为《神曲》,实际上是巧妙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曲”的含义。17世纪著名的史诗有英国约翰·弥尔顿所作的《失乐园》等。至此,西方史诗的传统基本结束,长篇叙事作品逐渐向小说转化发展。
世界各个民族早期的文学多从史诗开始,例如《吉尔伽美什史诗》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而在东方,《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但是关于中华汉民族是否有史诗这一问题,学界有不同的意见,老师结合朱光潜的《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给学员们作了疏解,并启迪大家思考。
(老师讲授)
十四行诗
老师介绍道,十四行诗,又名商籁体,其首创者是13世纪早期的意大利诗人达·连蒂尼。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规范韵律的抒情诗体,共有十四行,采用五步抑扬格的形式,每行中的音节根据语种的不同分为10、11和12个。十四行诗全篇并不是连续不断的,往往会有诗节划分。
十四行诗的主题以爱情为主。这一特征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骑士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国普罗旺斯抒情诗,又称普罗旺斯情歌。在14世纪时,诗人彼特拉克对十四行诗进行了完善,他所用的韵式被称为彼特拉克体。彼特拉克的创新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十四行诗,16世纪前期的英国诗人怀亚特和萨里把该诗体引入英国诗坛后,在英国诞生了诸如“莎士比亚体”“斯宾塞体”等韵式。并且,莎士比亚也给十四行诗加入了不止于爱情的众多题材,例如对人生的感悟、对现实的反思等。
十四行诗在西方流传甚广,老师还谈到,它在中国也影响巨大。在国内,五四之后的诗人们通过对十四行诗的模仿、假借和改造,试图寻找一种适合本土的新的诗歌形式。
浪漫主义诗歌
浪漫主义诗歌是19世纪上半期盛行于欧美文坛的一股诗歌潮流,其特点是崇尚自我,具有个人主义倾向;歌颂和赞美自然,强调情感的表达,偏重于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各国都产生了众多代表人物,比如英国早期诞生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后期诞生了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魔鬼派,德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斗争精神的诗人海涅,美国出现了自由主义诗人惠特曼,俄国出现了革命抒情诗人普希金,他们都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华兹华斯被称为第一个西方现代诗人,其创作的现代性具体表现在他对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