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的独特气质乌托邦文学与反面

                            

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英国人是世界上最具有政治头脑和国家管理才能的人群,这种才能是从中世纪以来在专制王权与国民议会之间不断的权力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中世纪以来,英国人一直在尝试如何限制“王权高于一切”的专制独裁者,为此他们曾经早于法国,以暴力革命的形式,将专制国王推上了断头台。但这并没有解决问题,接着革命者成了新的独裁者。于是英国人又迎来了新的国王让他登基,但复辟的王朝很快又试图建立新的极权专制。于是在年,英国人发动了“不流血”的革命,赶走了旧国王,与新国王签订了《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实权并使其仅成为国家的象征。这种被称为“光荣革命”的革命达成了议会与王权的妥协,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的国家制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英国的政治难题。从此以后,英国再没有发生政治革命,也没有出现政治独裁者。

合理的先进的国家政治制度为英国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世界的民主制度作出了表率。可以说,英国是世界现代政治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实践者。换言之,现代世界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例如,现代政治的诸要素,王权虚化的原则,主权在民的原则,全民选举的原则,文官政府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从属于立法、政府向选民负责的原则,法治而不是人治的原则,男女平等参政的原则,政务官与事务官划分的原则,政治斗争中的非暴力、非革命的渐进改革原则,经济与商务的自由原则,等等,最早都是在英国形成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廉洁化、效率化等这些对现代国家普遍适用的要求,也最早从英国起步;政党制、内阁制、文官制、地方自治制等现代政治中常见的形式,显然也是从英国最先发展起来的。英国政治制度是现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其他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制度,就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机构中也多少有一点英国制度的痕迹。

英国人对国家政治蓝图设计的浓厚兴趣,也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由此形成了“乌托邦文学”。它是一种政治文学,对未来的国家政治和世界政治加以畅想、预测并予以形象表现。

“乌托邦”一词是16世纪英国人文主义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创制出来的,是“虚构的理想国度”的意思,显然受到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莫尔采用了人文主义时期常见的游记体叙述方式,想象并描述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国家,系统地构想和规划了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莫尔笔下的乌托邦社会没有专制极权,没有财产私有制,没有不平等,公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和生产劳动,按需要进行物质分配;乌托邦人注重学术,在哲学、科学和艺术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莫尔的《乌托邦》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第一部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显示了英国人文主义者对国家制度问题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11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