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Mother`sDay
有一种爱,不求回报;有一种爱,只有无私。拥有这种大爱之人,有个美丽的名字——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在温馨的书香中感悟母爱、读懂母亲。
1《东京塔》作者:利利弗兰克
推荐语:
一个很平凡的老妈,在儿子雅也三岁时,便带着他离开丈夫,独立抚养着他。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买摩托车给我的老妈;一直到得了胃癌的临终,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不放弃地想在最后留一点什么给我的老妈;怕死后还要麻烦别人,预先为自己的葬礼每月存三千块钱的老妈。这样的一个老妈啊,总要等到分离才想起应该要珍惜。十五岁正值叛逆期的雅也,就是在坐上火车前往寄宿学校时,看到老妈准备的行李里,全新的衣裤跟夹在里面的一万元,才一边吃着便当一边哭了起来。最后的一刻终于到来。他却什么也来不及为老妈做,从病房窗口望出去,就是东京塔,他曾经想带老妈一起上一次东京塔,但没有实现……这辈子,永远永远没有可能了。对妈妈的爱,要“及时”啊!!
2《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作者:张洁
推荐语:
当一个人在五十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要比在四岁的时候成为孤儿苦多了。张洁把自己和母亲的最后的回忆写成了此书。这是对母亲去世的最沉重的悼念;这是对母爱凄婉、深长的颂歌;十几万字、七十几幅图片,详尽记录了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很少有这样刻骨铭心的长篇自述;它讲述的是生命、爱和灵魂的故事。所有的磕碰、琐碎、缠绵,一夜之间都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书中的照片,和文字一起讲述着母亲的故事、母女的故事,以及母亲、女儿、外孙女的故事。
3《亲爱的安德烈》作者:龙应台
推荐语: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4《我妈妈》作者:安东尼布朗
推荐语:
安东尼布朗可以称得上是“天才”。因为每一个看过他创作的《我妈妈》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妈妈,也都希望有这样的妈妈;每一个看过《我妈妈》的妈妈都会喜欢这个妈妈,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妈妈;每个看过《我妈妈》的爸爸都会喜欢这个妈妈,更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太太。这正如英国《妇女界》所称许的那样——“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它。”
5《爱与不爱,下辈子不会再见》作者:金河仁
推荐语: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母亲的追忆,以童年的视角讲述过往的记忆,第二部分非常简短,却是点睛之笔,描写成人后,或说是母亲过世后,作者对母亲当时行为的评论,表达自己未能体谅和帮助母亲的伤痛与懊悔。整部作品以家庭住址转换为分割点,分为“上篇红色铁皮屋顶房”和“下篇铸铁房”,最后以“妈妈,我爱你”收尾,讲述母亲重病到去世,“我”与妈妈相处的最后时光。作者用其唯美清新的笔触,追忆了为儿女辛劳一生的母亲,饱含热泪与深情,内容真挚感人。
6《有一天》作者:麦基著,雷诺兹绘
推荐语:
一天深夜,爱莉森麦基站在卧室门口看着熟睡的女儿,感到心不知被什么温柔地触碰了一下。她悄悄走进厨房,在餐桌旁写下了《有一天》的初稿:“那一天,我数算你的手指,轻轻把它们亲遍;那一天,初雪飘落,我把你高高举起……”诗一般的文字,仿佛一位母亲的喃喃自语:有一天,孩子会独自去体验成长中的种种酸甜;有一天,她会离开家,渐行渐远,拥有自己的孩子,直到满头白发的那一天到来时,她会想起母亲的爱……本书用简单质朴的语言,传达出如天空和海洋般辽阔的母爱。
7《母亲》作者:梁晓声
推荐语:
好书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感动。读梁晓声先生的《母亲》(《慈母情深》),曾经让我泪流满面。这不仅折射出文字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温暖的忧伤,于我也是一种灵魂质地的检测,它表明我依然具有柔软纯净的心灵。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梁先生笔下的母亲,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一扇窗户,打开她,必将打开一切母爱的情感闸门。因此,由“我的母亲”到“天下母亲”,由“一位母亲”到“万千母亲”,是我们选择此书的一个自然生发的情感逻辑。读书,不过是一个“推己及人”又“推人及己”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对你说教,而你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教。读梁晓声先生的书,便是如此。
8《母亲,让人思念和心痛的名字》作者:李明博
推荐语:
以“推土机”形象示人的强硬派总统也有不为人知的柔情、感性一面。本书是韩国现任总统李明博亲自著书,深情回忆了贫困年代依然坚持培养孩子正直品格,并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母亲的点点滴滴。贫困中的李明博也总在母亲的授意下,去帮助更穷的人,甚至是哪些富裕的家庭,正直是那个时期留个他最宝贵的品质,让他能够以一个乡下穷小子的身份当选高丽大学的学生会主席,让他能够以火箭的速度晋升为现代集团的社长,同样也是这个品质让他从国会议员、首尔市长,走到现在的大韩民国总统。缔造平民神话的不是李明博,而只是那位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母亲。
9《丰乳肥臀》作者:莫言
推荐语:
母亲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她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小说里,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无私,是爱,是奉献,是生命的载体,小说热情讴歌母亲的伟大,以及对生命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在这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
10《母亲》作者:高尔基
推荐语:
马克西姆·高尔基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社会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优秀成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品主人公母亲是俄国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在革命开始时,她面对种种苦难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在儿子被捕后,她坚定了信念,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争取自身解放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同上层社会腐败分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位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母亲的觉醒正是俄国革命风暴走向高潮的前奏。小说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是20世纪初期整个俄国革命运动的艺术概括。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