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我省即将进入二段招生,七防范让

年浙江高考普通类首段平行志愿录取正在进行,按照录取进程将很快会进入二段招生,7月22日先通过网络统一发布剩余招生计划电子版,24日-25日填报二段平行志愿。那么高考录取期间,考生和家长需警惕哪些招生录取骗局或陷阱?一起来看看提醒,也许能为你提供帮助。

防范一:个人志愿被恶意篡改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

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志愿填报所有信息和登录密码等资料,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以防发生高考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事件。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防范二:找“填报专家”被误导

某考生下载了一款某公司提供的高考志愿服务APP,并购买了尊享会员志愿填报服务。10天之后,该考生发现系统给出的一些分数线数据和官方数据有出入,于是联系软件客服。客服回应无法处理,而且个人数据被修改。此后,该考生多次联系客服,却一直无法处理。

对于社会上各类咨询机构举办的收费咨询活动要提高警惕,一些高价收费的服务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咨询活动要认准官方网站,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防范三:谎称“内部机动指标”招生

高考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急切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等实施诈骗。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提醒考生、家长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防范四:花钱“打点”获“补录”

“补录”骗局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

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求志愿录取,浙江省高考录取从来不搞所谓的“补录”。正规高考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防范五:“野鸡大学”花样多

某些“野鸡大学”通常以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报考。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会在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8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