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童年照。受访者供图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晞编辑
从玉华
1
35岁的肖欢欢坐在安顺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的第二个服务窗口,手指灵活地在键盘上敲击社保编号。她把腰挺得笔直,看上去和其他同事没什么不同。办公桌下的暖风机泄露了她的秘密:她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只有在午休时,她才起身上一次厕所。
她站立前,得先用双手撑在办公桌上,支撑全身的重量,等双脚攒足力气后,再起身。她的背成了弓形,只不过老人驼背往前弓,她往后弓。她走路时,下巴几乎贴到衬衣第一颗纽扣。
她似乎对渐冻症没有太大兴趣:不认识渐冻症的病友,对冰桶挑战也不甚了解。她更关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她和母亲、姐姐住在政府提供的公租房里。她的姐姐出生于年国庆后,取名“庆庆”,她出生在4年后的春节之前,母亲为她取名“欢欢”。
从她懂事开始,父亲因渐冻症逐渐失去行动能力。比她成绩更好的姐姐,10岁就开始出现和父亲相同的症状。此后9年,这个家庭拥有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肖欢欢身上。
她帮母亲照顾姐姐和父亲,直到初三毕业,收到“意料之中”的检查结果,她患上和父亲、姐姐同样的疾病。
因为疾病,肖欢欢选择在安顺本地上大学、工作。年,她们送别了瘫痪在床多年的父亲。
熟悉她的同事能明显观察到,近几年,肖欢欢的背部弓得更厉害了,摔跤的次数也变多。每次摔跤,她需要旁人搀扶才能站起。
姐姐肖庆庆也被身体越“困”越紧了。她的大腿肌肉已经萎缩,无法站立,只能蹲着,用双手撑着脚背,代替双脚一步一步移动。
肖庆庆回忆小时候飞跑的日子:小学总逃学,和同学在公园爬山,被老师投诉后,一回家就被母亲打;每周日,她跟着母亲赶集,母亲摆摊卖毛线,她在旁边负责收钱。“5元5元,样样5元!”
她还记得,最后一节物理课,是力学。那是年,她刚上高一。此后,因行动不便,她再也没有回到课堂。她喜欢物理,看过和霍金有关的影片,知道这个大科学家得了和她们一样的病。她还特意网购一本讲述物理学家的故事书。
如今,她39岁了,身体越来越弯曲,但仍然爱美,她爱穿各种颜色的格子衬衣,她喜欢夏天,天热身体舒展一点。到了冬天,她更爱在家烤火取暖。她喜欢天晴的日子母亲用轮椅推着她去公园,她给母亲拍照,母亲在花海里双手托着下巴笑。
她和母亲睡上下铺,她像婴儿一样蜷缩在下铺,连睡觉也无法解放双脚。但这并不妨碍她知晓天下事。
她熟悉当下流行的软件,常用语音听新闻,听播客,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