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斯山古希腊神话众神的家园

一、概述

奥林匹斯山坐落在希腊北部,海拔高度米,是希腊全国最高山峰,近萨洛尼卡湾ThessalonikiGulf,由非洲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而成。奥林匹斯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笼罩。最高的山峰米蒂卡斯峰,意思是“万神殿”。奥林匹斯山国家公园,是希腊第一个实施特定保护法规的地区,年宣布成为国家公园。

奥林匹斯山也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著名的地点之一。这其与巨大的文化意义有关,自从宙斯成为古希腊宗教的主宰人物,古希腊人便认为这座山是他们神的家园,从而成为文化体制的主角。在宙斯时代之前,奥林匹斯是克洛诺斯(Cronus)居住的地方(MariolakosI.D.etal.,)。

希腊的艺术、神话和奥运都与奥林匹斯山密不可分。奥林匹克山是希腊神话的载体。奥林匹克山是古希腊成为欧洲文化发源地不可缺少的元素。

古希腊人尊奉奥林匹斯山为“神山”,希腊中万神殿的所在地。他们认为奥林匹克山位于希腊中心,而希腊又居地球的中心,于是奥林匹克山也就是地球的中心。那些统治世界、主宰人类的诸神就居住在这座高山上。

据传说,希腊十二个大神都住在人们无法攀登的奥林波斯山上。他们是:宙斯(Zeus)、赫拉、赫斯提亚、波塞冬、德墨忒尔、雅典娜、阿波罗、阿尔忒弥斯、阿瑞斯、阿佛洛狄忒、赫菲斯托斯和赫尔墨斯。其中赫斯提亚因与人类住在一起,便把位置让给了狄俄尼索斯。奥林匹斯山与古希腊神话(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貌景观照片(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貌景观照片(据互联网资料)

公元前年,深受战争之苦的希腊人决定在奥林匹亚举办运动会,并规定在举办运动会那一年实行“神圣休战月”,这也将现代奥运会与和平联系在了一起。在奥运会期间,主会场都要点燃奥林匹克圣火,而火种必须采自奥林匹斯的赫拉神庙。这圣火是由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为此普罗米修斯还被钉到高加索山上,饱受恶鹰啄食。后来,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都要到赫拉神庙去取圣火,并象征着奥运精神薪火相传。人们以此祭拜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火,还教会了人类许多知识和技能的普罗米修斯(朱永杰,)。

奥林匹斯山与古希腊神话(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与古希腊神话(据互联网资料)

二、奥林匹斯山的文化历史

古希腊人在奥林匹斯山安置了十二神祇的家园,从宙斯抛弃了长子波塞冬,成为古希腊宗教的统治者,随后成为主流文化发展的领导者,不仅在历史时期,而且在很大的时间跨度内进入了史前时期。一切神话都在奥林匹斯山开始和结束,并做出了许多最重要的决定,形成古希腊世界的精神和伦理。奥林匹斯山实际上是史前人类的决策中心。奥林匹斯山从一开始就是上帝的居所,因其在冰期无法维持生态环境特征,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之前,它被第四纪冰雪所覆盖(MariolakosI.Detal.,)。

因此,在第四纪冰雪消融之后,奥林匹斯山就被宣布为“天堂居所”。作为东地中海之神的宙斯,不能居住在冰雪覆盖的地方。宙斯不是北欧人的神,而是爱琴海之神。这就是奥林匹斯山,不是任何重要神的诞生地的主要原因。例如,波塞冬(Poseidon)出生在穆蒂尼亚(阿卡迪亚)(Mutinia,Arcadia)的阿利西奥山(MtAlisio)的山坡上,对面是Nestani村。当气候显著改善,奥林匹斯山即成为上帝的居所,其气候条件与现在相似,大约发生在年BP(MariolakosI.Detal.,)。

6-4kyBP的时期,为全新世气候最佳时期(HoloceneClimaticOptimum),与新石器时代结束和铜器时代开始的时间相吻合。马其顿(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是宙斯的居所,也是众神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天堂居所”。奥林匹斯山在希腊神话中具有中心地位,因为在这里,当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想要干涉赫拉(Hera)时,宙斯就将他抛弃了。宙斯从奥林匹斯山向泰坦们(Titans)发出闪电,在那里他决定了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AchillesandHector)的命运。此外,奥林匹斯山还是泰坦族领袖克洛诺斯(Cronus)的居所(MariolakosI.Detal.,)。

奥林匹斯山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堂居所”(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即夏季炎热干燥,而冬季潮湿寒冷。奥林匹克山长年云雾缭绕、高耸入云,一年之中有2/3时间积雪覆盖,其最高峰直插云中。山坡上橡树、栗树、山毛榉、梧桐和松林郁郁苍苍,景色十分优美。古希腊人把这美妙的地方作为众神的居住地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奥林匹克山众神领袖宙斯是克洛诺斯之子。奥林匹克山是一座神圣的峻峭的山脉,希腊十二个大神都居住在人们无法攀登的奥林匹克山上。大神们就选择这块地方,来建造他们的华丽的宫殿,并在那里治理世界,在云海之上,是一条条柱廊,柱廊前面是长着奇花异草的花园。奥林匹克山雄伟壮丽,巍然耸立在希腊的群山之中。在这个光辉的奥林匹克山上,每个大神都拥有自己的宫殿。最富丽堂皇的,要数众神之王宙斯的宫殿。

古希腊诸神的宝座-奥林匹斯山(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貌景观绘画(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貌景观照片(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貌景观航拍图片(据互联网资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是众神的家园,最高的山峰米蒂卡斯峰,意为“万神殿”,历届现代奥运会火炬的火种都是在奥林匹斯的赫拉神庙取得。

奥林匹斯山的米蒂卡斯峰(据互联网资料)

希腊神话是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历史的传说,是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希腊神话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甚至更早,这些传说汇集了分散在古希腊城邦的各种神话,或者还包括来自古埃及的某些神秘思想,在希腊各个城邦间长期流传(朱永杰,)。

三、地质地貌

1.地貌

这座山周长公里,平均直径26公里,面积平方公里。奥林匹斯山有深邃的峡谷和数十座山峰,其中,许多山峰海拔超过米。在风雨的冲刷下,奥林匹斯山许多山峰的顶部呈现圆形。在山的中部有很多几乎垂直的岩石峭壁。海拔米的宙斯宝座,因邻近山顶的部分石壁急剧上升米,让宝座孤独地兀立在山巅。海拔米的斯科利奥山西侧有陡峭的斜坡,是一道米高的绝壁,这也让“神的圣殿”似乎真的与众不同。奥林匹斯山有无数的沟壑,其中最明显的峡谷在巴拉附近,谷长14公里。奥林匹斯山还有许多悬崖峭壁和洞穴,到现在还没有人去探险过。在海拔低于米的山区有小的季节性湖泊和溪流,汇成河流,流向爱琴海(朱永杰,)。

奥林匹斯山区的卫星遥感图(据互联网资料)

奥林匹斯山地形图(据互联网资料)

希腊奥林匹斯山脉最高峰-米蒂卡斯峰(从Skala峰遥望)(据互联网资料)

希腊奥林匹斯山脉最高的米蒂卡斯峰(据互联网资料)

2.地质特征

奥林匹斯山代表着复杂的阿尔卑斯地质构造,也是希腊最大的构造窗。奥林匹斯大地构造单元,包括一系列连续的非变质到轻度变质浅海相碳酸盐岩,其年龄从三叠纪开始,结束于始新世晚期复理石。在这些地层之上,形成一系列大地构造单元,即Ossa单元的高压/低温变质岩,以及Pelagonian单元,后者同时建造了Pelion组。

从构造地质角度来看,最新的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相互掩冲,Pelion单元逆冲于Ossa单元之上,这两个构造单位又同时逆冲于第一个单元(即奥林匹斯单元)之上,地质称为“原地单元”,而其他两个逆冲单元,称之为“外来的单元”。

逆冲构造作用之后的地质作用,尤其是奥林匹斯山逐渐隆起的圆顶,与断层和随后的上覆冲断单元的侵蚀作用有关,导致奥林匹斯核心单元的出露。这个核心单元,由较低的构造单元岩石组成,称为“构造窗”,出露了地质结构的内部组成(MariolakosI.D.etal.,)。

奥林匹斯山地区地质构造简图(R.DamianNance,)

奥林匹斯构造单元:三叠纪、白垩纪至早第三纪陆架碳酸盐岩;Ambelakia单元:中生代大陆边缘沉积物;Pierian和Infrapierian单元:古生代变质岩和花岗岩;蛇绿岩单元:解体的蛇绿岩。正断层:下降盘有锯齿符号表示,逆断层:上盘有黑色三角形符号表示

奥林匹斯构造窗较宽区域的地质略图(Mountrakis,)

1: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2:原地的奥林匹斯系;3-4:Ossa构造单元(3:下伏碳酸盐岩层,可能与奥林匹斯系列类似,4:Ampelakia系;5:Pelagonian地层;6:Axios带蛇绿岩和千枚岩;7:逆冲断层(Mountrakis,)

奥林匹斯山地质剖面对比图

(显示复杂的推覆体构造)(Mountrakis,)

1: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2-6:2:奥林匹斯原地系列;3:始新统复理石、始新统灰岩;4:白垩系灰岩;5:侏罗系灰岩;6:三叠系灰岩;7:Ossa碳酸盐岩组,8:Ampelakia系;9:Pelagonian带组;10:蛇绿岩、千枚岩;11:逆冲断层;12:正断层

奥林匹斯地块的构造叠置模式图(R.DamianNance,)

奥林匹斯单元的准原地的地台地碳酸盐岩和始新世复理石,目前以构造窗形式通过逆冲推覆席出露,构造就位发生在始新世晚期。估计外来逆冲单元的最小构造厚度为6-8公里。

希腊奥林匹斯山是由三叠系和下白垩统到始新统陆架灰岩组成的巨型隆升高原,代表中生代新特提斯洋的西南被动边缘,上覆于洋盆闭合开始时沉积的始新统硅质碎屑岩(复理石)之上。这些构造单元晚始新世以构造窗出露于一系列逆冲推覆体内,这些逆冲推覆体晚始新世构造就位于准原地的碳酸盐台地和复理石上。随着新特提斯洋盆闭合,其西南大陆边缘俯冲于仰冲的南欧板块之下。这些你冲断层指向西运动(R.DamianNance,)。

希腊东北部奥林匹斯地块,由变质变形的三叠系和白垩系-始新统碳酸盐岩组成,是新特提斯被动大陆西南缘的组成部分,中生代曾分隔希腊大陆阿普利亚板块与南欧。古近纪洋盆闭合,导致该被动边缘俯冲,始新世奥林匹斯碳酸盐岩被一系列局部高P/T(蓝片岩)变质的大陆边缘沉积物、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和蛇绿岩组成逆冲推覆。碰撞后,奥林匹斯碳酸盐岩抬升约6~8km,发生新近纪早期韧性断裂作用和新近纪晚期—近期脆性正断层作用,通过逆冲叠加,使碳酸盐岩以构造窗口形式出露(R.DamianNance,)。

四、区域地质背景

希腊造山带(TheHellenicorogen)是欧洲板块与阿普利亚(Apulia)板块在复杂多相变形机制下,汇聚和最终大陆碰撞的产物,是劳亚大陆南侧广泛的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分支。欧洲和阿普利亚大陆之间曾存在过一个或多个特提斯洋盆,以及古老的古生代结晶基底残片。希腊尼得斯高山的构造演化,始于二叠纪-三叠纪泛大陆裂谷作用和新特提斯洋的张开。随后记录中侏罗统至今的6个主要构造事件的变形和变质作用(AdamantiosKilias,)。

希腊-土耳其西部的地貌及其海底深度图(据互联网资料)

红色线条代表不同性质的断裂带

希腊-土耳其西部的区域地质略图(据互联网资料)

希腊地质简图(据互联网资料)

希腊的地质构造横剖面(剖面位置见希腊地质图右)

显示构造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D1到D6事件);26-10Ma冷却年龄(Kiliasetal.,)

2亿年前浅海中形成的沉积岩上升,在爱琴海海面不远的地方突兀地崛起。

大约万年前,冰川覆盖了奥林匹斯山,形成了高原和低洼地。随之而来的温度上升,冰层融化,形成的河流冲走了最低处的大量碎石,形成了冲积扇(朱永杰,)。

本文据(李江海,,《世界地质学》(讲义))修改补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8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