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骑兵横扫五海三洲,直抵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面对敌人的海上封锁,拜占庭用出“希腊火”——数条小船向阿拉伯舰队喷出“火龙”,浓烟与毒气使大量水手倒毙......威力巨大的“希腊火”到底是什么?
公元年,夏。拜占庭国都君士坦丁堡城下海面。阿拉伯舰队千帆竞立,前线指挥法达拉斯命令全军起锚直扑君士坦丁堡。前哨传来消息,称拜占庭出动小船在海墙下活动,向海中泼洒着什么。法达拉斯不为所动,认为这是基督军队所谓的“圣水”,然而,他忽然发现风向西偏,海风将海水涌进阿拉伯舰队的船头,“海水中有油脂!”法达拉斯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君士坦丁堡城墙上万箭齐发,拜占庭士兵们向海面上发射火矢,火箭点燃了海面的油脂,更引燃了阿拉伯舰队的木质舰体,先头舰队全部葬身火海。法达拉斯下令后撤,却发现从君士坦丁堡驶出大量拜占庭小船,向乱成一团的阿拉伯舰队喷出“火龙”,距离之远、威力之大震惊了法达拉斯。火焰似乎违背物理规律,受拜占庭人意志操纵,几条小船在阿拉伯舰队间“大肆喷火”,浓烟与毒气使大量阿拉伯水手倒毙,爆炸与浓烟让阿拉伯舰队乱作一团,相互碰撞沉没。
那一条条火龙,和倾倒在海面上“圣水”,被阿拉伯人称为“希腊火”和“罗马火”,而拜占庭文献中则称其为“液态火焰”以及“防御之火”,是拜占庭帝国的秘密武器和千年国运的倚仗。
装备希腊火的拜占庭舰船攻击阿拉伯海军。希腊火,混合了易燃物与石油,在拜占庭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图片引自拜占庭古文献,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国家图书馆
希腊火的初次登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骑兵横扫了五海三洲,征服了圣地耶路撒冷、波斯高原、连克拜占庭的一个又一个堡垒,并缴获了拜占庭人的造船厂,建立了阿拉伯水师。公元年,“圣战”的兵锋直抵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中世纪的城防设计的杰作。由于陆路进攻受挫,哈里发穆阿维叶命令阿拉伯水师封锁君士坦丁堡,希望把拜占庭人饿到投降,于是每一年的夏季阿拉伯水师就开始从东、南两面封锁拜占庭的国都。
三面环海,易守难攻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每一任皇帝都会维修加固城墙,并将维修城墙的过程以铭文刻在城墙上
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广求破敌良策。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希腊人毛遂自荐,此人名叫加里尼克斯,在叙利亚做建筑师的时候,对防水材料很感兴趣,渐渐地将研究转移到了火药制备和炼丹上。当阿拉伯铁骑占领叙利亚后,他随难民向君士坦丁堡撤退,在小亚细亚,他发现当地出产一种黑色粘稠的物质,可以在水面漂浮燃烧,此物在今天叫做石油。加里尼克斯认为可以借此物破阿拉伯人海上之围,君士坦丁四世立即下令在皇宫内秘密制造这种研究这种物质,而且发明了喷射这种物质的武器——将大量配置后的希腊火装入木桶,通过虹吸,引燃后从青铜制成的管子中喷射而出。武器的配方、制备过程严格保密,甚至不许用文字记载。
年夏天,法达拉斯的舰队就是被装备了希腊火的拜占庭人击败了。消息传回哈里发穆阿维叶的行营,年迈的“阿拉伯的凯撒”沉默不语,不得不承认阿拉伯帝国遭受了重创,派使臣与拜占庭帝国签订为期三十年的和约,交还战俘,称臣纳贡。两年后,穆阿维叶撒手人寰,这位以扩张著称的哈里发的去世,使拜占庭松了一口气。
“......匠人用铜抑或铁,铸造起狮子或其它陆上猛兽的头像,兽口要全部张开,然后把它们安装在所建造的每艘船船头......他命人在兽口之中接上管子,以便正对敌人喷射火焰,给人以野兽吐火的印象”——安娜·科穆宁对希腊火的记载
古老的拜占庭帝国借助希腊火制止住了阿拉伯人雪崩一样的扩张势头,阿瓦尔人和巴尔干半岛上大大小小的部落酋长纷纷派遣使节向君士坦丁四世“表忠心”,承认宗主权——从今以后您就是大哥了,还得靠您和您手里的“火龙”罩着我们。拜占庭史学家塞奥发尼斯在《编年史》中写道:“帝国因此,在东部和西部都享有了长期的和平。”
希腊火“保卫欧洲”40年前在君士坦丁城下的失败,让倭马亚帝国的哈里发们耿耿于怀,在执行30年的和平条约后,公元年,伊斯兰世界再次召集了20万大军和上千战船,进攻箭头直至君士坦丁堡。这一年6月,拜占庭人发现君士坦丁城下驻扎了一支8万人的阿拉伯大军,还挖了战壕据守,海面上,艘阿拉伯战船控制了海峡。拜占庭人立即与北方的保加尔人结盟共同防御阿拉伯军队。阿拉伯人不得不再挖一条战壕——一条封锁君士坦丁堡,另一条防御保加尔人。
9月,阿拉伯舰队靠岸为封锁部队卸下给养物资,拜占庭人看准时让装备希腊火的舰队出击,阿拉伯人发现自己后方的舰队火起,一切情景像极了40年前,舰上两千余人瞬间被火舌和浓烟包围,混乱中舰船相互碰撞沉没,辎重损失严重,经此一役,阿拉伯人退到海峡靠近亚洲的一端装卸物资,以避开希腊火的攻击范围。因为忌惮希腊火的威力,无力进行海上封锁,阿拉伯军队将制海权拱手交出,拜占庭人从容地从黑海运输物资。
尽管打定主意围城,但阿拉伯军队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遭到了严冬的摧残。大雪覆盖地面达天之久;骆驼和马匹逐渐被冻死。越来越绝望的士兵们别无选择,只能把死牲口吃掉。紧随饥荒而来的是瘟疫,还有成千上万人被冻死。第二年春天,一支庞大的阿拉伯舰队运载粮食和装备抵达,准备陆军部队,阿拉伯海军深知希腊火的厉害,卸载货物后就躲在亚洲海岸。不幸的是,有些船员是埃及基督徒,他们逃到拜占庭皇帝那里,将阿拉伯舰队的位置报告给他。帝国派出一队火船,袭击了毫无防备的阿拉伯舰队,将其全歼。从叙利亚赶来救援的阿拉伯陆军则遭到拜占庭步兵的伏击和屠杀。与拜占庭结盟的保加尔人也不断骚扰袭击阿拉伯军队;2.2万阿拉伯人在随后的战斗中丧生。年8月15日,也就是哈里发的军队兵临城下的几乎一年之后,他们放弃了攻城战,从海陆两路溃不成军地撤退。
年和年拜占庭人在君士坦丁堡的胜利,以及欧洲另一端“铁锤查理”在年大败穆斯林的三次战争,被称为“挽救欧洲免遭伊斯兰文化入侵的三大胜利”,这其中,两次发生在君士坦丁堡,而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希腊火,可以说,希腊火在7世纪和8世纪保卫的不仅是拜占庭帝国,更是欧洲。
铁锤查理领导法兰克人在西欧击败穆斯林军队,这与依靠希腊火获胜的两次君士坦丁堡之战合称为”拯救欧洲的三次战争“
掌握希腊火秘密的阿拉伯人
多次深受希腊火所害的阿拉伯人开始沉下心来,仔细的研究希腊火的配方。伊斯兰世界的科学文明和发达的翻译事业帮助阿拉伯人了解对手。拜占庭皇帝利奥六世曾在其著述中简单提到过希腊火的使用方法,亚历克赛皇帝之女安娜·科穆宁在《亚历克赛传》里也提及过自己的父皇制备改造大量希腊火提防法兰克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拜占庭叛将在9世纪将希腊火的秘密透露给了阿拉伯人。无论何种方式,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希腊火的秘密,并开始装备军队。然而马上,他们的敌人就不再是拜占庭人了,而换成了纷至沓来的东征的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发现撒拉逊人已经有了希腊火用作守城武器,在第一次东征耶路撒冷时,戈弗雷和雷蒙德面对的撒拉逊人便有这种武器
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东征解放圣地,西欧骑士、农民纷纷佩剑上路。尽管十字军刚刚抵达安纳托利亚,成群的欧洲农民就被塞尔柱人消灭了,但仍有大部分骑士坚持到了圣地,十字军战士惊讶的发现撒拉逊守军装备了希腊火用于城防。年7月,雷蒙德和戈佛雷在组织十字军攻打圣城耶路撒冷时,发现3万居民和守军严阵以待,城中蓄水池蓄满水,粮食也很充足,在防御作战时使用了希腊火。十字军战士回忆起撒拉逊人的希腊火的威力表示,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时,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不过最终十字军还是拿下了圣地,并血洗了城里的老老少少。饱受阿拉伯人的希腊火攻击之痛后,西欧人也洞悉了希腊火的奥秘,并很快地投入了运用,甚至在西欧战场上,也曾经有希腊火出现,但主要是将希腊火装入罐子用来攻城,而非像另一端的拜占庭用管子喷射防守,尽管经过撒拉逊人和法兰克人的改造,但希腊火基本的配方没有太大变化。
希腊火哑火,十字军攻破君士坦丁堡
年,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进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垂涎于拜占庭帝国财富的十字军与准备发动政变的亚历克赛四世一拍即合,后者称如果十字军恢复其皇位,则许诺东正教将归附罗马教廷,并送给十字军20万银马克。
吸取了阿拉伯人攻城失败的教训,威尼斯总督丹多罗指挥水手拆除了桨帆船上易于著火的帆布、索具,在甲板上洒上一层厚灰,于船壳外包裹了浸湿的毛皮与石棉。这一切都是用来防范著名的希腊火攻击。经过一周的准备,威尼斯舰队与十字军同时发动了总攻击。接近海岸城牆时,威尼斯登陆舰架起大约12公尺高的云梯,让士兵冲上海岸城墙展开肉搏战,法兰克人甚至登上了狄奥多西城墙。失去民心的亚历克赛三世出逃色雷斯,整座城市落到了十字军和威尼斯人手里。
威尼斯总督丹多罗领导的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希腊火在战斗中发挥有限,甚至帮了倒忙
然而亚历克赛四世皇帝无法满足十字军提出的经济要求,这时拜占庭再次发生政变,亚历克赛五世上台,城里十字军与居民们冲突日盛,丹多罗让全军撤到城外,新皇帝拒绝履行前任皇帝的约定,十字军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
四月十二日,天上吹起强劲北风,丹多罗见机不可失,遂命令所有威尼斯水手与法兰克骑士登船,乘着风势一举冲向君士坦丁堡。相较于先前有条有理的攻城战,这一次十字军的攻击可说是极为大胆的孤注一掷,威尼斯舰队以极快速度冲击海墙,惊慌的拜占庭军立刻发射希腊火,但他们没有料到北风将希腊火燃起的浓烟与灼热空气吹回城内,反倒使守军陷入一片混乱。趁着拜占庭军的防备出现漏洞,许多威尼斯战船与登陆舰毫无减速之意地一头撞上城墙,海岸城牆倾倒崩塌,到处发出轰然巨响,岸际堆满搁浅舰艇,金角湾上则被希腊火染成一片火海。隔天,君士坦丁堡城破,十字军洗劫了三天三夜。
希腊火在这次战争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在第二次围城战中由于风向的原因帮了倒忙。除了失去突然性、神秘性,威尼斯事前有作好防火对策以外,拜占庭帝国不比往日辉煌,内耗严重,封建保守,士兵与武器的质量不比当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即使有希腊火,也难以回天。
帝国悲歌与陪葬的希腊火
年,拜占庭帝国气数已尽,周边国土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蚕食鲸吞。
4月,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穆德二世亲率步骑十万,战舰数百,妄图再度征服这一堡垒,完成年前未竟的伊斯兰事业,而此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只有守军不足万人,战舰二十余艘。
与之前意欲征服这里的哈里发们不同,穆罕穆德二世拥有他们没有的武器——火炮。围绕君士坦丁堡,穆罕穆德二世部署了拥有几十门火炮的十几个火炮方阵,其中包括乌尔班巨炮。火炮的设计师乌尔班在前一年投在拜占庭帝国,然而君士坦丁十一世甚至无法为他发放工资,帝国已经不能像年前养活希腊火发明人加里尼克斯和他的家族一样地养活乌尔班了,自然乌尔班转投19岁的苏丹穆罕穆德二世。苏丹为他提供了大量物资与原料,造出了重十几吨的攻城利器。在围城七周后,经受了发大大小小的炮弹和5磅火药打击,摧毁不计其数的地道和攻城塔,杀死上万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后,君士坦丁堡终于在年5月29日沦陷了。
在火炮的打击下,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亡国,希腊火随之销声匿迹
希腊火为拜占庭帝国做出了最后的贡献,烧毁了几座攻城塔楼,然而这并不能挽救帝国国运,希腊火在为帝国鞠躬尽瘁多年后,也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取代其位置的,正是大炮与火药。火药与希腊火相比,多了硝,希腊火虽然含有硫、炭和其他可燃物,但还是不能成为火药混合物,因为缺乏作为氧化剂的硝石。希腊火只能依靠氧气助燃,而火药却可以在无氧的情况下燃烧,因此无需在施放时直接点着火药,只是在射中目标之后,火药才被引燃,因此产生的威力要更大。
极少出现在文字典籍上的希腊火就这样消失在历史中,为拜占庭帝国做了陪葬,可是想想仅依靠希腊火和高超的外交手段,就维系了一个帝国千年国运和多次拯救欧洲,不能不说,希腊火同志多年的一辈子,还真算够本儿了。
穆罕穆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后绘制的城市地图
参考:
罗杰·克劳利《:君士坦丁堡之战》
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威尼斯战史》
作者:冷墨潇染这家伙什么也不懂,不过什么都也懂点儿。作者往期文章
美国禁酒十四年:黑帮、贿赂与时局动荡丨小历史
爱尔兰饥荒,让土豆变成奢侈品丨小历史
在占清政府便宜上面,意大利『拉低』了列强的平均水平
小历史
篇幅原因,较原文有删减,您可以戳“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内容~
关于十五言
原创写作者的聚集地,让知识更有文艺范儿。我们爱美好、怪异或独特的东西,爱推敲细节,历史,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欢迎一切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用文字记录下思想的印迹。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