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考研之艰难,不仅在于知识与考试的难度系数之高、竞争之激烈,还在于考生从备考之日起到成绩放榜公布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系列心态、情绪问题。本文作者在考研中成功上岸吉林大学民商法专业,他是如何应对备考过程中的焦虑感的?对于考研人,他有哪些学习方法与心得建议想要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回顾过去一年,我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许多老师学长学姐以及同学的帮助。我特别要感谢校图书馆袁红玉老师、侯玉萍老师和班主任李红玲老师,以及阅心导师团和法学院诸位老师给予我的无私帮助,也要感谢郭学长和在吉学长学姐、本院学长学姐的帮助与指导,感谢各位研友们的帮助和陪伴,感谢舍友同学们的支持,同时也对为我们提供复试教室、关心和慰问我们的学院表达自己真挚的感谢。
——德龙
作者简介:
东昌府摆渡人(笔名)是阅心的周德龙同学,年一战吉林大学民商法初试分,初试第二,总成绩第三,上岸吉林大学。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经历了一年备考的学长,我想给接下来进入赛道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希望读完这篇文章,你们能在决定考研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1、到底是为了什么考研?2、自己想考什么学校?3、第一年如果没考上怎么办?当你向内心深处的自己问这些问题,我相信你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01
个人情况
1、本人是一名法科生,高中学的文科,所在院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现已十分幸运地被吉林大学民商法专业拟录取。
2、成绩:总分公共课均80+专业课均+
3、平常成绩中下游,六级没过,法考顺路考了也没过。有参与科研项目、参与论文比赛、科研竞赛等经历,也经常参加学术讲座、课外书也读了一些,有一定阅读面,自我感觉自己适合考学术型硕士。当时定目标的时候想的是考不上的话,要二战再来一年,算是树立了坚定的目标吧,所以学习动力与积极性一直比较充足。
4、我为什么说自己成绩平常处于中下游呢。我主要想跟学弟学妹说:你只要目标坚定,想做出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昨天已悄然流逝,你抓不回来的,决定你接下来境遇的是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所以请相信努力做出改变之后,改变是会慢慢显现的。
02
考研综述
1、考研择校:
报考院校前多看看往年的报录比、初复试成绩比等信息,准确衡量自己的实力以及可能的实力与目标院校之间的差距有多少。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这是真的。
2、报考吉林大学的优势:
保护一志愿;不歧视;复试早;初复试成绩比为7:3,保护初试成绩。劣势可能就是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不足以及天气寒冷吧。
3、学硕专硕:
学硕:更重视体系,考察论述、论证、迁移、文字写作等能力。
专硕:背的比较多,细节较多。最后,综合考量,我报考了学硕。
03
各科详述
(一)政治
1、时间:不建议开始太早,但也不能太晚,暑假开始就可以。时间最好均匀分配一下,最好能保持一种学习的惯性。
2、教课老师:市面上的大佬老师都挺厉害的,但额外强调一下腿姐最后的押题真的好准呀。这些推荐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同学们还是要多听几位的课,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与老师比较好。
(1)精讲:课程精讲徐涛老师讲的还是比较有趣的,闲暇之余也会讲一些近代史的人物。学累了可以看一看,其实我虽然是文科生,但是我政治早在三四月份就开始了,我当时主要是每天看完五六个小时的专业课书籍后,到了晚上就感觉疲惫,晚上学一小时政治成了放松时间,因为我当时只是简简单单的想在图书馆多学一会儿,不想早回宿舍。但是我5、6月份政治又不看了,7月份再学政治时发现3、4月份学的忘得已经差不多了。
(2)练习题:练习题周边的人都在刷题,确实挺难的,别的咱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刷了两遍。米鹏老师的题和腿姐的那个题后期我也刷了,整体感觉还行。
(3)背诵:后期买了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感觉周围买的人好多,我一开始也在犹豫,后期也是听研友推荐才买的,然后也听了一部分技巧班的课,后期完整听了押题班。冲刺背诵笔记的内容还是很全面的,而且还归纳了好多知识点以及腿姐的大题基础答题素材。
3、总体流程:
先看一遍书,然后听课,刷题(题)。这三个过程我自己认为应该是这样一个顺序,听课只是单纯的输入,其实吸收的很少。先把一章节的书籍浏览翻阅一遍,然后去配套去听一下徐涛老师的课程,接下来去刷一遍配套的肖老师的练习题。这样一种学习过程,可以既有输入,也可以在输入之后即时检验一下学习效果,是一种比较适宜和高效率的方式。
4、最后背诵:
我选择的是腿姐的押题背诵素材,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大题看了一下,一点没背。当时我的同学基本都在背肖四肖八,或者肖四肖八与腿姐那个一起背,我这种选择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希望大家各自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此外,马原的大题内容是都要背的,考试当天早晨,我又完整地背了一遍马原,最后证明确实也考了一个相对偏但老师没有押中的内容。
原因分析:
(1)授课风格:我个人感觉腿姐的押题课程授课风格比较适合我,同学们选择什么课程听讲,还要更多看自己与哪位老师更合拍。
(2)个人观点:个人一直主张活学活用,不建议采用背原题去套题的范式。而腿姐侧重于组合拆分,适合考场自己组织答案,没那么僵化。背诵的素材相比模拟题内容更多,更有利于学生书写答案。即使考试的时候忘了一部分记忆的内容或者背的素材和题目给的材料有很大重合,因为背的内容多些,所以最后也能写满答题纸的。
(二)英语
1、时间:
长线准备、一直得学,就跟孩提时代从无到有学习说话一样。考研期间,我咨询过外国语学院的朋友,他们给的建议就是:学习外语只有多听多练多背多写,没有近途。单词、短语、语法、句子、段落、文章,一步步来。笔者认为,前期3-6月其实就是打基础的阶段,真题暑假开始做就可以了,不要太早就刷真题,可以3月份做一份测评一下或者感受一下,大部分真题都要留到后面去做。因为真题数量较少,一定要卡着时间打着表记着时来做。打基础阶段就是背单词、学语法、学习研读长难句,前期的学习重点在这里,打好基础之后再接触真题吧。
2、总的原则:多背多练多学,语言这种内容貌似没有近途。
3、教课老师:
(1)单词:朱伟。
A、其实,从20年的秋季学期我就在跟着刷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了,一直刷到了七月份(我刚才翻了一下番茄钟,直到21年七月份我还在刷这课程,后面月份时间不多了,基本没刷恋恋有词,但是后面我还在刷万词百链——一个以词根词缀为主讲内容的课程,可见我直到后期也在夯实基础与不停地背单词、单词用APP背其实也是同步在进行的)。
B、恋恋有词词,我应该一共刷了两遍半,词刷了一遍,总的单词听课时间可能就超过了h+。四月份的时候,其实就有学长跟我建议说你听这么多单词课很浪费时间的,但是,我当时感觉花的时间虽然多一点,但是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所以我就坚持了下去,虽然困惑了一段时间,但是我还是坚定地认为学英语是个慢功夫,哪有那么多技巧,把时间砸上去,最后结果就出来了。所以,也希望同学在备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自己做决定,可以听取建议,但要在综合分析之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抉择。
C、朱伟老师其实也一直在说不要把恋恋有词单纯地当做一门单词课,要把它当做一个综合课程。因为这个课程里边也涉及了句子结构的拆分与语法的内容,再者以真题原文句子作为素材,更有利于我们最真实地把握英语考题。到了最后,我可能说不出一个长难句的句子成分的专业术语,但是看到句子后我可以快速抓到句子主干,掌握句子大意,这为我后期做阅读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2)语法:没有专门听课学习。我其实已经通过学习单词课已经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后期也就没学。
(3)阅读:前期跟着一位讲蒙猜押题技巧的老师,这种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拿个及格分。但是到了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的阅读题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有时候四篇阅读只错了三四个,有的时候会错八九个。我于是自己做分析,感觉蒙猜这种方法不确定性太高,打好基础提升实力才是王道。于是在九月初,离考试还有一百多天的时候,我又转战到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给个夸赞的评论哈:个人认为唐迟老师才是阅读界的扛把子、至圣先师,考前必须拜。9月初我先把唐老师的方法汇总听了一遍,然后直到考试最后一天都是每天卡着表做一篇阅读,然后花二十多分钟听听唐老师的解析、查查单词。其实跟政治一样,我英语也是在一直学习,没有考虑百日突击那种事。
(4)新题型:刘琦
(5)完型:易熙人
(6)翻译:就看了一点唐静的课程
(7)作文:大小作文都是听的monkey老师的,他的小作文是拆分组合式的,背的内容较少。大作文也是用的他给的主体模板,最后考试也都用上了。其实作文可以自己早点积累些素材,自己组合一套模板。
3、时间安排:前期一直在打基础,暑假开始做真题,真题应该是刷了两遍。另外,是得进行模拟的,一是锻炼时间把控能力,模拟考场情况;二是增强与感受这种紧张感。
4、练字:我买了两本字帖,练完了一本,感觉坚持得不是很彻底,英文的书写有改观。大概是从暑假开始时不时练字的,一直坚持到了考前。一方面,每天练字二十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对于英语作文的分数提高是十分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我也把练字当做一个静心与休息的过程。(我汉字书写中间也有练过)
5、英语总的我还是认为基础很重要
6、背单词也要同时用APP不断复习记忆。后期我听了同学的建议采用了一种翻书的方式来复习单词。具体展开来说就是,每天翻看三十余页的单词,十天左右就可以把书籍翻阅一遍,一个月可以重复见到一个单词三到四遍。下个月还是这样,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快速多遍”单词复习法,我感觉通过这种方式,单词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复现,不断得到强化记忆,据说这是符合记忆规律的(记忆就是重复,隔几天重复一次那种),大家可以试一下。
(三)专业课
1、总体概况:基础为王,融会贯通
看教材、看网课(中国大学MOOC上有何志鹏院长的国际法课程,我看了感觉收获很大,把握了重点,也拓展了一定知识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学习国际法的兴趣,报志愿时差点就报了国际法。但考虑到国际法和法理这种专业分数大小年浮动比较厉害,再加上其他因素,我最终经过思考报考了民商法学)看笔记、看论文(论文我只看了一部分,但是通过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