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业漫谈神之履西方绘画中希腊罗马

本文是本学期的核心通识课程“西方美术史”课上的优秀课程作业,作者是考古文博学院的王凤歌同学。

这篇文章通过1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绘画中古希腊罗马诸神的鞋子,在明确了赤足在西方的哲学、宗教、艺术含义的前提下,考证了古希腊罗马在历史上的鞋式,并将文艺复兴之后绘画作品中诸神的鞋子分为男鞋与女鞋两类,进行了对照和讨论。并由鞋式的演化观察到西方服饰风尚的变化,甚至是更加宏观的政治经济社会变化。

Vol..2

通识联播

漫谈神之履——西方绘画中希腊罗马诸神的鞋

王凤歌

考古文博学院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男女性大脑分区,形象而幽默地揭示了性别间的某些差异。而女性大脑中第二大的片区则是“allaboutshoes”,此外还有一小片区域名为“shinningthingsanddiamondsolfactory”。或许这样的脑区在科学意义上并不存在,但它还是展现出了鞋在女性、甚至是人们普遍的美学观念中的重要性。

笔者由此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希腊作为一个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对美的品鉴和塑造都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又将他们所崇拜的美的因素集中在神话世界里的诸神身上;那么,这些美至极致的神祇都穿什么样式的鞋呢?

事实上,我们知道,古希腊罗马留存至今的美术作品当中鲜有神祇是穿着鞋子的。不过也有例外,如希腊古典时期后期的普拉克西特列斯创作的《赫尔墨斯与小酒神》——赤身裸体的赫尔墨斯穿着一双简约优美的凉鞋。但于古希腊罗马当代艺术家不同的是,后世,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的作品中,尽管诸神仍是常常赤足,但鞋这一意象出现的频率却明显增加。因此,就让我们由西方绘画中希腊罗马诸神的鞋管窥西方服饰、社会及思想的变化。

图为《赫耳墨斯与小酒神》雕像

赤足的原因及古典哲学含义

正如上文所提,无论哪个时代的艺术作品,神祇在人们的想象中常常都是“无鞋”的,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作为希腊人创造出来的神祇,他们本身就是希腊人及希腊社会的一种镜像。而在古希腊,由于其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希腊居民常常是裸体或半裸体的,即使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对身体一定程度上的遮蔽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宽衣文化也是希腊服饰文化最典型的特征。而他们习惯上只有出入公共场合或旅行、作战时才有可能穿鞋,居家则几乎不穿鞋。因此,诸神们徜徉在他们所创造、掌管的世界当中时,自然也不乐意穿鞋。

其次,由于缺少开阔平原,古希腊呈现一种城邦林立的格局。而城邦之间为了抢夺资源和人口,战争频发。在冷兵器神代,士兵强健的体魄几乎就是最重要的制胜因素,由此发展出了当时的“裸体文化”,即对人强健形体之美的崇拜。当然,这也是生产力不发达的文明阶段普遍存在的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

最后,古希腊作为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强调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人体便是世界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正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他们崇尚人本身的自然状态,包括赤足。

图为古希腊时期陶器上的画作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林语堂先生对古希腊思想有着较好的阐释:“我以为人的双脚,即因为上帝为了叫人行走而创造了它们,所以是完美的。对它们,不能再有什么改良,而穿鞋是人类退化的一种表现”、“你们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令我感动和赞同:‘她的脚在群山之间,是多么美丽!’而不是‘她畏惧上帝的双脚’”。故而,无论在西方宗教、艺术还是哲学当中,“赤足”往往都包含着自然和谐、非功利、圣洁的意味。

古希腊罗马鞋考

借助当世物质史料我们得以对古希腊罗马的服饰有所了解。

1

古希腊

在服装上,从内衣、常服,到外衣、斗篷,古希腊人都对衣料少作裁剪,而是通过别针、束扎、缠绕等灵活的固定方式。总而言之,他们热爱衣褶,欣赏复杂优美而不失自然的垂褶的飘逸美妙。

古希腊人的凉鞋以木或皮革做底,用皮条子缠绕在脚腕或脚背上,或者是皮革透雕而成,且常用染成黑色或黄色的牛皮做男人的鞋子,而用白色或红色或嫩黄、绿色的皮做女人的鞋子。此外,希腊衣料的色彩还有靛蓝色、紫罗兰色等,或也可能成为鞋带的染料。

但从款式上讲,男女鞋并无明显区别,有时都会加上金子、银子或宝石等各式装饰。除凉鞋外,还有长及小腿的长筒靴,但一般都是士兵打仗或外出旅行者穿用。至公元前五世纪时,妇女在钟爱的装饰高雅的细带凉鞋之外也穿软皮靴;男人则较喜爱短靴,或高的牛皮靴,颜色以黑色及红色为主。

此外,古希腊的旅行者、悲剧演员、演说家、后来的贵妇及妓女还会穿厚底鞋。在埃及发现了一只曾属于一位希腊妇女的凉鞋,鞋底上钉了很多排列整齐的钉子,走路时可在地上印出“跟随我”之语。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想到,飘逸长裙、细带小高跟,不正是现代女性的衣着风尚吗?如果鞋底还能留下无言的情话,那便更是迷人,只是现在的女孩子很少会在泥土上走路罢了。

2

古罗马

在古罗马时期,从外衣、披风到女性所穿的连身衣、包缠式常服,罗马人对丰富甚至复杂衣褶的热爱更进一步,在衣料的剪裁则仍然是简约或者省略的。

这一时期的人们十分注重化妆,无论是开发多种多样的化妆品,还是在项、手、耳等部位佩戴珠宝首饰,他们热衷于夸耀自己的富有,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由此而来的是罗马人对装饰上昂贵宝石的鞋的喜爱,并以之作为一种上流社会的时髦消费品。鞋带的运用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且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极高的装饰意味。

罗马女子喜欢用红、紫、黄、蓝等颜色,面料有毛织物、亚麻织物和棉织物,上流社会还会用通过丝绸之路进口的中国丝绸,有的还用金线刺绣各类装饰纹样。但并无实证可以说明,这些染料、丝绸质地以及金线刺绣同样会出现在鞋的装饰当中。

但古罗马人在鞋上花费的匠心确实使之不但成为工艺美术史,而且是时尚界中的一颗明星。如图即为从19世纪德国萨尔堡被发现并挖掘的一座古罗马城中出土的皇室鞋子。所谓“复古罗马鞋”,在今天仍然是时装设计师们不竭的灵感源泉。

图为古罗马雕塑中鞋子的样式

西方绘画中希腊罗马诸神的鞋

1

女神的鞋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画风完全以《圣经》题材为主导,包括希腊罗马神话在内的其他灵性信仰均被视作异教。但在15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由于执政家族美迪奇家族开放自由的执政风格,学者、诗人、艺术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与看法,而异教及其哲学思想正是被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也许正是在这些异教文化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以异教神话为题材的第一幅重要作品——《春》诞生了,而画面正中的维纳斯就穿着一双金色的凉鞋,其雅致优美的风格正与古希腊时期相符合。有趣的是,与古典鞋式不同的是,维纳斯的服饰却是中世纪风——束腰的纱裙,有细致纹饰及珠缀的外裙,虽然比古希腊时期繁复许多,倒也和鞋子搭配和谐,衬出美神的典雅。另外,《春》作为最早赞颂女性酮体美的一幅作品,在人物设计上选择了让美慧三女神裸体赤足,而维纳斯着装整齐,相形之下我们的爱与美之神便显得没那么欢愉,仿佛尚不得完全的解放,而这或许正象征着早期文艺复兴力量面对强大教权统治的困苦。

图为波提切利的画作《春》中女神维纳斯脚上的金色凉鞋

进入盛期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希腊罗马神话题材的画作的产生便迎来了一个高峰。但此时,这一主题的使命已经不仅仅是反对教会对人的钳制和提倡对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zz/7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