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

编辑非非马

龙应台

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的现代作家。

年,龙应台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年,于“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毕业后,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学院、“中央大学”英文系、淡江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

其著有《野火集》、《人在欧洲》、《孩子,你慢慢来》、《故乡异乡》、《百年思索》等。

好书有约——《目送》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佳句有约——《目送》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

本图片来自网络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

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

五六十岁的我们,围着餐桌而坐,一一站起来自我介绍,因为不介绍,就认不出谁是谁。我们的眼睛暗了,头发白了,密密的皱纹自额头拉到嘴角;从十二岁到五六十岁,中间发生了什么?

”“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死亡至深处不无魂魄之漂泊……

”“

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

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

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

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

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本图片来自网络

赞赏

长按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jj/1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