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是人体最为坚固的部分之一。牙齿坚固,能够把食物切磨粉碎,让肠胃消化食物变得更加顺利,使人体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营养,从而抵御疾病的产生。
我国敦煌石窟千佛洞中第窟,有着一幅高4米、宽10米的大壁画。画中有一名和尚打扮的老者,左手拿着一个长颈水瓶,右手用食指放在牙齿之上,其状如同今日刷牙的动作,生动形象。
这幅壁画足以说明早在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清洁牙齿的重要性了。而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甲骨文记载中就能发现“龋”字,即牙齿中有虫引起不适。可以看出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牙齿疾病问题。
在口腔保健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人们依旧面临着许多口腔方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那么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进行牙齿清洁的呢?
古代最早的口腔清洁方法——漱口在没有牙刷与牙膏的古代,人们往往用漱口的方法保健牙齿,保障口腔的健康。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所进食物粗糙难以咀嚼,食物残渣堵塞牙齿缝隙时,他们便用手指、树枝、鱼骨等等作为工具剔除残余物,他们还会用清水漱口,清理口腔和牙齿。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刀耕火种的时代所习得的生活本领之中就已经包含了清洁牙齿和口腔的部分。
关于牙齿的甲骨文记载证明了在商朝社会,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口腔疾病的存在。从商朝人民的甲骨文卜辞中,我们能够发现,在当时,人们将口腔疾病称之为“齿疾”,并且普遍认为大多数牙齿疾病与当时人爱好饮酒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礼记·内则》曾记载:“鸡初鸣,咸盥漱。”意思是在清晨公鸡刚刚打鸣啼叫时,是时候用盐水盥洗漱口了。
古人对于漱口有着高度的重视,如今的影视剧中也保留着许多古人在进食后漱口的情节。古人以每日早晨起床、用餐过后和就寝之前三个时间点为节点,每到了时间,就养成了漱口的习惯,以保持口腔的健康,避免滋生疾病。
古人漱口,不仅仅用清水,也会采用盐水、浓茶亦或是汤药作为漱口剂。据古书药经记载,浓茶在口腔中快速流动,也可以起到消解烦扰,抑制疾病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水中通常含有氟和大量的维生素,都可以让牙齿免除病虫蛀牙的烦扰。中草药也可以起到预防和干预口腔疾病的作用。
但在现代口腔医学还未出现时,口腔健康得到保障,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是多数人不敢奢望的幻想,比如在西方社会,甚至是到了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维多利亚时代,珍珠一般洁白的牙齿仍然是人们心中财富与高贵的象征。
牙刷的出现从考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已出土的文物的观察和研究来看,早在唐朝末年,我国古代的人们已经发明了类似于牙刷的清洁牙齿的工具。
牙刷的雏形以骨质的器具作为柄,在其一段打上若干小孔,在孔中植入兽毛,这类用具便可用于清洁牙齿。
日本佛教高僧,有着“曹洞初祖”之称的道元禅师曾在来到中国的寺庙参观时,见到了中国寺庙的僧侣们都用牛角制作的器具刷牙,也可以证明在当时的社会,牙刷这一工具已经初具雏形,虽然与今日的牙刷相差甚远,但已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口腔健康。
年,我国明代帝王朱祐樘发明了第一把现代牙刷。明孝宗朱祐樘常常以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帝王著称,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牙刷的发明者。
从此,我们记忆中的牙刷造型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这种类型的牙刷在十七世纪时遍布欧洲各地。十八世纪末期,威廉·阿迪斯开始将牙刷这种口腔清洁工具批量生产,让牙刷走向更大范围的普及。
年,尼龙材料问世。以动物毛发作为牙刷刷头的时代从此告别人类社会,牙刷真正变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
古代人的牙膏牙刷在古代早有雏形,那么牙膏呢?作为牙齿清洁用品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在刷牙时怎么制作牙膏呢?
南宋时期,社会上的百姓已经养成了清洁牙齿的良好习惯,家家户户也都有了以草药为原料制作牙粉等口腔清洁的行为。古代社会的人们不仅用茶水或中草药汤剂漱口,也会采用中草药亦或是酒水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制作刷牙时所需要的牙粉。
人们日常使用的牙膏的雏形,大多是采用皂角、荷叶、青盐等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有着美白牙齿,坚固牙床的多重功效。时至今日,以中草药为原型的牙膏也在消费市场上广受欢迎,可见古人采用中草药熬制“牙膏”的智慧所在。
在明代,许多名医的中医学、中草药学的药经典籍在民间保存完好,得以流传至今。明代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类方中对口齿类疾病的记载十分详细。其中关于牙粉的记载有九项,明确记录了包括五倍子、细辛、龙脑、青盐、白檀等数类药材和香料,都可以用于制作牙粉和牙膏的过程之中,有着清洁固齿的功效。
西方社会在古代也有着许多清洁口腔的方法,比如在古希腊,人们会利用薄荷粉末,在手指上揩涂后擦抹在牙龈和牙齿的里里外外,以达到清洁的作用。
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人民在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便懂得如何刷牙。古埃及曾有文物记载,他们利用岩盐、鸢尾花、薄荷和胡椒制作牙粉,让牙粉经过唾液的稀释之后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
牙粉和牙膏制剂的雏形与我们今时今日使用的牙膏制成品大不相同,而现代牙膏真正的出现来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年,法国制成了以金属材质制成的软管,牙膏的容器诞生了。
年,美国人利用白垩土,将其作为牙膏膏体的摩擦剂。将生活中常见的肥皂作为膏体的发泡剂,再加入甘油防止其固化硬化,保证其湿润度。
牙膏的发明是建立在人们早已使用上千年的牙粉的基础上的,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和保湿剂,让各部分原料充分混合,创造了最早的现代牙膏。
叩齿养生我国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十分重视,在各种方面,都要追求养生健体,以延年益寿。叩齿养生的方法就是我国古代养生健体的方法之一。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养生专家葛洪就曾经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到:“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意思是每天的清晨,叩齿三百次以上,便可以使牙齿更加坚牢,不易掉落。
我国民间亦有说法“清晨叩齿三百六,到老牙齿不会落”的谚语。而在明代,著名养生家冷谦,便从叩齿法中深深受益,活到了一百多岁。中医学认为,牙齿是人体的后勤部门,负责身体的营养补给。
牙齿坚固,全身都会受益,这也是叩齿养生法上千年来依然广受追捧的绝妙之处。时至今日,“叩齿吞津保健法”仍然是我国中医界饱受认可的养生方法之一。
传统的叩齿法包括叩齿、搅津、漱津等步骤。每日应该在起床后和就寝之前各叩动一次,在口腔内部,叩齿也有着不同的顺序,每一颗牙齿都应该分别叩动,而不是一同叩动,完成整个步骤大约十分钟,每个牙齿的叩动次数虽然没有要求,但如果叩动次数过少,也会受益过少。
古人也知“爱护牙齿”大家对于古人护理牙齿和口腔的印象往往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相挂靠。例如《红楼梦》中就有贾宝玉用手指蘸着青盐去蹭牙齿来清理牙齿的情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虽然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影响深入人心,古人将其智慧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牙刷的雏形”和“牙膏的雏形”,虽然其效用远远比不上今日的科技制成品。但在当时,习惯性的清洁口腔就意味着细菌滋生的减少,这也为人们保护牙齿和口腔,避免滋生口腔疾病提供很大的安全保障。
史书典籍之中留下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制作有关牙刷、牙粉等清洁牙齿用具的记载,北宋著名文学家就曾亲自制作牙粉,以松脂和茯苓为原料,将其晒干捣碎后制成细细的粉末,以“苏氏牙粉”著称。
而早期的牙刷等工具在南宋时期也出现在了商品交易之中,据史料可知,早期的牙刷价格保持在二十五文钱左右,在宋代交易市场上与蜡烛等日用品价格相匹配,并非老百姓无法接触的奢侈品,由此可见古人清洁牙齿用具已经得到了普及。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中清洁牙齿用具与人们爱护牙齿意识的发展与演进,便能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养生之道,小小的牙刷与牙粉,便是古人创造力与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