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女士那句“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的北大忽悠风波还没有过去,就又忙不迭的跑到港大被打脸。这样的勇气和坚持,我是服气的。
——云开
香港电台12月14日播出节目《大学问:一首歌一个时代》,台湾前“文化部长”、知名学者、知名作家、知名民主斗士龙应台女士在演讲中与听众互动。她问台下听众,人生启蒙歌是哪一首,一位中年男士回答,是大学师兄们教的《我的祖国》。龙应台问第一句歌词是什么,于是台下观众的歌声响了起来,声浪越来越大~
视频中可以看到,周伟立先生回答“《我的祖国》”时,场上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哄笑。大概是周先生的回答与龙女士的诱导画风差别略大,而且居然是这么“内地”的歌。
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唱的人起调略高,合唱的人也不多,甚至有点跑调,还有一些交谈的嘈杂声。
到第二句“风吹稻花”的时候,嘈杂渐渐少了,几乎所有人都跟唱,“香两岸”三个字,已经透露着无比的坚定。
整个会场,从白发苍苍面色凝重的老人,到长发披肩的微笑少女,一起合唱,眼神里都是温暖的笑意——而龙女士双手插兜,绝世而独立,充分显示了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的教养,美国总统都不好意思这么干。
全场同心,唯独她格格不入。
很可惜,龙女士甚至不愿意让场下唱出“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就提议鼓掌打断了大家。
不得不说,看到这里,心里好尴尬哎!
港大的各位啊,
你们在一个被日本人屠杀到自己烧祖宗牌位的前殖民地的子民,
一个号称歼敌一亿虎踞台湾的前执政党人,
一个伪政府的前“文化部长”面前,
唱这首保家卫国、对祖国无限深情眷恋的英雄之歌,
还是合唱.......
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
一、先来看《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作词于年。
这一年,淮河发生了与年相似的特大洪水,然而结局却大为不同。
年受灾面积达万亩,死亡人,而年的淮河洪水仅让泄洪区80万亩耕地受灾。
原因何在?
年到年三年间,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动员了数百万人完成土工26.8亿立方米,修了三个水库,修复与加培堤防公里,疏浚和新开河道77条,总长公里。
请注意:那个时候基本没什么钱,也没什么大型工程机械。考虑到50年的灾民还需要赈济,所以中央下拨的大宗支援,是“治淮工程粮”2亿多公斤。
没什么GDP,就这么修成了。
治淮工程结束的第二年,川藏和青藏公路竣工。
不知道算了多少GDP。
所以郭兰英在歌里面唱“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虽然不特指,却是有启发式的历史背景的。
大家都知道这首歌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这部电影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这首歌就是电影演到在连队指导员重伤临死时,卫生员王兰唱起来为他送行的。
一曲歌罢,指导员溘然长逝。
无论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何争论,公认的结论是:这是中国军队在年后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战胜了西方军队,而且是巅峰时刻的联合国军。有一个事实是:这场战争之前,当中国政府声明美军不应该越过北纬38度线的时候,美军把这个声明当成屁放掉了;这场战争之后,中国政府再度声明美军不得在越战中越过北纬17度线,美军连一辆坦克也没开过来!
至于个体,也许一个战士的话可以代表至少一部分志愿军的想法——“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以后的历史,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比我少知道多少,不必赘言。
************
同时期的历史中,龙女士记忆里是什么呢?
年“二.二八”事件,不说了,台湾人心里的痛;
年12月,国军黄杰将军率领3万人马,败走越南,居然顺从地被法军缴械随后被设置难民营集中看管。
“法军常来搜抄,银元手表亦夺取。主食法方供每人每天仅米四两,水土不服多病少药,死亡不断。”
同为国军残部的李国辉两个团仅三千人,就能盘踞缅甸北部十多年,多次以少胜多打败缅军进攻,直到解放军入缅清剿才溃散。相比之下真是令人叹息。
正是“三万国军齐卸甲,竟无一个是男儿”。唯一可以值得欣慰的是,国军终于学会跑了,跑起来连号称铁脚板的土八路都追不上!气得解放军站在中缅边境跳着脚骂街。
年5月,黄杰残部被法军遣返台湾,居然就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任用为卫戍司令的重任——蒋委员长这也是真没人用了。
这一年,龙女士周岁了。
顺便说一句,黄上将丢的面子第二年就被土八路韦国清将军他们给找回来了。年奠边府战役,中国军事顾问团用4万多越军歼法军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
年,著名女士蒋宋美龄访美,对大陆也是恨之入骨。
看着费劲吧?那我好心一点——
蒋夫人适在美国,在电视新闻中,有记者问蒋夫人,美国若以原子武器炸中国,中国人民将有何种反应?夫人答曰,中国人民久苦于共产暴政,「将会欢迎美军之动用原子武器」,云云。这次电视访问,笔者便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中,亲见亲闻。其时华裔小区对此一新闻之反应,见仁见智,也颇为热烈也。
——唐德刚,《毛泽东专政始末-:唐德刚作品集7》,第页
这一年,龙女士6岁了
不是一次哦!
“年9月20日,蔣宋美齡於華府在國務卿魯斯克(DavidD.Rusk)為其舉行的晚宴上,提議使用傳統武器摧毀中國大陸的原子武器,以絕後患。魯斯克答以,美國如果那樣做,中國必傾全國之力報復,以美國一億九千萬的人口,是無法對付大陸上的六億人口。”
——傅建中,「美國務院外交關係文件揭露-『火炬五號』反攻大陸計劃」,《中國時報》,年8月23日,第14版
幸亏啊!
幸亏蒋委员长虎踞台湾,悲天悯人,严令美利坚不得动用原子弹、氢弹,并把这事儿记在了日记里!
美利坚慑于委员长虎威不敢对大陆人民下手。
委员长圣明啊.....!
这一年,龙女士13岁。
年龙女士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第二年,国民党第一铁腕人物,台湾之王蒋中正逝世。他一辈子都想反攻大陆,但是一辈子也没想搞台独。
这一年,龙女士23岁。
年,台湾结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长的38年军事戒严。
年,台湾国民党主席,前共产党员,台湾的实际统治者,蒋中正之子蒋经国逝世。他一辈子都想搞好民生,搞掉大陆政府,但是他同样坚决反对台独。同年,早已声名鹊起的龙女士移居德国。
这一年,龙女士36岁。
明白了吧?
当这首歌的主人公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征途的时候,孤岛上他们的父辈还沉浸在战败逃亡、背井离乡的悲哀、失落中;
当对岸的同胞拼死拼活为吃饱肚子、不被淹死搞建设的时候,她童年时代接受的是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政治灌输;
当大陆勒紧腰带建立起了一整套工业体系和核保护力量、国际上艰苦求生的时候。台湾享受着大陆带去的数百万两黄金和随之而来的冷战红利,而龙女士这一辈也乘着经济起飞的东风去纷纷欧美深造——同时也失去了自立的最后机会;
当大陆破除激进意识形态,开始搞改革开放,两岸政经融冰的时候,她们自以为可以用居高临下的眼神蔑视大陆;
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也面临同样的政治危机时,吃冷战红利和大陆市场吃到“钱淹脚目”的他们满怀期待地注视着对岸的动荡;
当大陆完成港澳回归、加入世贸、航天奥运、天宫、高铁等等一系列成就开始操心环保的时候,在经济陷入停滞但政治愈发活跃的台湾,国民党一败涂地分崩离析、民进党处处言而无信发夹弯、时代力量撒泼打滚耍无赖的面目暴露无遗。
以往向大陆展现优越感的方面是经济,
等大陆经济有点起色了就说科技,
等科技也只剩下代工了就只好说民主。
民主光环照耀着高价买过时武器和辐射食品的台湾,却渐渐将“中华民国”的认同撕裂…
老实讲,龙女士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台独。用网友的话说“深蓝的国党人基本都是这,一方面要求大陆让利援助,一方面以民主自居看不起你。最膈应人的就是表面上让你觉得他是可以团结,加上一些文艺小清新的包装不难得到很多粉丝。但往深了讲,骨子里还那样。”
但是.........你们让一个投敌不愿、赚钱不停、复国无望、为官无能、党团破碎又拜倒在英美强势文化训诫下的女人怎么看待
“我的祖国”?
二、再来看情怀
情怀是个好东西。
但情怀是需要土壤的,是根植于民族性格中的。
《我的祖国》并不孤单,捷克也有《我的祖国》,还包括一条大河。
这是19世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Smetana)写的一套交响诗套曲,其中第二首Vltava描绘的就是波西米业民族的母亲河——伏尔塔瓦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温习一下。
在下严重推荐注意2分40秒以后描绘伏尔塔瓦河阔步走向布拉格的那段。
神作。
伟大的土壤才会有伟大的情怀出现,所以捷克爱乐乐团来华演出,除了必演的伏尔塔瓦河以外,也会演奏《我的祖国》作为返场惊喜。
人家捷克被侵略多次以后依然获得了独立。那是用血和火换来的,不是什么小确幸的情怀。
龙女士在演讲中言歌曲几乎必称日本,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屠杀80万台湾人搞皇民化的原因。
反正我知道当年养活了半个台湾流行乐坛的中岛美雪,基本上就是个毛主义者,日本赤军的战歌就是她写的。
不知道中岛美雪?
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听过没?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听过没?
任贤齐的《天涯》听过没?
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听过没?
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听过没?
我就不说《冬天里的一把火》了,免得大兴安岭再出危险。
可怜龙女士貌似还等着台下嘉宾说出邓丽君,谁知道第一个说的她不了解的《Myway》,赶紧略过,第二位直接来了个《我的祖国》。估计龙女士那一刻上百万羊驼轰隆轰隆从心中跑过。
就算说了邓丽君又如何?《北国之春》也不是你台湾的,是人家北海道中岛美雪的。
对了,人家这位能写能唱的殿堂级音乐人,也是年出生的。
*************
《我的祖国》词作者乔羽在谈到为什么不写明“到底哪条河”的时候曾经这么说:
“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条河,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宝贝儿,学着点!别看话说得温和,这叫——
大气魄!
我泱泱中华七大水系,江河无数!
哪条河里没有龙?哪条河边繁衍的不是龙的传人?
这个世界上,其疆域能广阔到让他的人民顺口说出“不管你是哪的”的国家,有几个?
不肖之子多了去,改变得了大环境?
港人可不傻!
正面回答龙女士的是中年人,起唱的是一位老爷子,马上就有青年人加入!
歌声背后,是一个民族走过的坎坷屈辱,经历的奋斗艰辛,面对的风霜雨雪,付出的流血牺牲!
事实证明,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记忆虽历经岁月磨砺而历久弥新。
你龙女士家就一条看得过眼的河,不到公里的长度,还叫浊水!
要不是大陆执政党玩命吹捧了日月潭阿里山几十年,你以为会有几个陆客烧死在大巴里?
她们是为了那份情怀去看日月潭的!
他们还以为你们都是亲亲的同胞咧!
话说你是怎么教会超级作家韩寒说出那句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
26条被活活烧死的冤魂表示不太理解啊!
说起来,龙女士的情怀很有意思。
在演讲中她谈到《绿岛小夜曲》时说,那“绝对不只是一首情歌”,而是“含着很重很重的政治抗议的一首歌”,突出了那首歌与时代的关系。
12月18日,也就是演讲视频播出后第四天,龙女士看着非议实在太多,又写了一篇《大河就是大河》。里面提到当听到周先生的回答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一首“红歌”,身为大学副校长的周伟立在一千个师生面前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一首“红歌”,需要勇气。”
结尾又忍不住来了句“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罢了。”
瞧瞧,用词云淡风轻,宽容通达,最后来个“罢了”,实在是文学女青年的翘楚,小布尔乔亚的巅峰水准。
可是我就不懂了,别说《我的祖国》里没宣扬政治意识,就算是红歌说出来就丢人?
大概龙女士一直以为,在香港主流意识应该都是反红歌的——说白了是反共反华的吧?
可是,可但是,当一大群人唱“红歌”时,龙女士从一开始的惊愕到对歌声参差不齐的嘲笑,再到面对全场高唱的冷漠,再到后来的大笑打断——大概是因为不太舒服。
当然她确实体现了台湾政客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勇气——我就不下去,我还笑,咋滴?
说起来,打断歌声的原因,真的是像龙女士说的那样,时间有限吗?、
呵呵!
龙女士自己说噢——
“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其实这话没什么错。
那么人家就觉得《我的祖国》印象深了,怎么了?有什么好惊讶的?
换成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你要不要昏过去?人家可是口口声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喔!
那句“罢了”,也不奇怪啊!
在据说是披肝沥胆所著的《大江大海》中,龙女士引用了陈毅元帅的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手推车推出来的。然后又描述了百万民工为战胜国民党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但她笔锋一转,突然岔出去大写了一通日军逼迫民工从事各种劳役的惨状。
暗示什么呢,所有民众在战争中的付出都是等值的,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虚妄举动。为国民党军干活,为解放军打仗,为日寇奴役,统统是炮灰、可怜虫,是随意可被历史抹去的符号。
对于这种观念,为了复国拼了上千年的犹太人不服啊!
反法西斯死掉的无数盟军士兵不服啊!
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罢了?
那是用人命换来的!
总有那么一些知识分子,以中华民国式的士大夫自居(即国民党式的,软弱的,没有战斗力的,其实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命高雅的,空谈的知识分子。),以西方普世价值派自由派圣母派自居,以精英自居。
他们喜欢舔完了欧美人的剩饭,回过头来在中国俯视众生,怜悯众生,然后以救赎众生的姿态煽情地想要教化众生——最后见势不妙捞一把钱赶紧跑。
***********
论情怀?
三十多年前香港文艺界就写出了这样的歌
一百一十六年前,沉沦苦海的中国人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有人觉得《义勇军进行曲》过于激烈吗?
来读读美国国歌《星条旗》-《TheStar-SpangledBanner》的歌词:
“都到哪里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他们向往的是能在战争中幸存。家乡和祖国,不要抛弃他们,他们自己用血,洗清肮脏的脚印。这些奴才、佣兵,没有地方藏身,逃脱不了失败和死亡的命运。但是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玉碎还是瓦全,摆在我们面前,自由人将奋起保卫国旗长招展!祖国自有天相,胜利和平在望;建国家,保家乡,感谢上帝的力量。我们一定得胜,正义属于我方,“我们信赖上帝。”此语永矢不忘。你看星条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再来读读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歌词:
“武装起来吧,人民!组成属于你们的军队!前进!前进!让不纯的血浸满我们的战沟!”
再看《德意志之歌》的: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Maas)到默默尔(Memel),
从埃施(Etsch)到贝尔特(Belt),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谁来告诉我台湾有什么玩意儿?
小确幸的情怀,用来教教孩子,骗骗文学青年就算了。
高台教化,引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族独立,还是换一种方式的好。
虽然大国崛起,小民未必有尊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国不崛起,小民一定没有尊严!
小确幸,是靠这种状况维护的么?
(日军,云林大屠杀-台湾)
引用一位网友的话:
“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没错!
你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其实,讲座现场气氛很好。
在讲座最后,龙女士诚恳地告诉在座的人:“我们没有不怀希望的权利。就算未来的香港没希望,台湾没希望,大陆没希望,你不是还是继续爱你身边的人吗?你不是还要寻找爱吗?你不是还要告诉你的孩子的成长的路吗?你不是还要去面对这个世界吗?除了希望之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说得好。
我只能说,喜不喜欢执政党无所谓,不喜欢您就甭搭理他,实在忍不住就去干翻他。
中国人可不是龙女士质疑的那样“不生气”。
年之前几千年文字信史,按李敖说的,大陆上大概只有几十天一场战役都没有;年之后,大陆教科书上教的唯物辩证法和各种政治理论简直就是手把手的教人怎么造反。
不了解是你没知识。
学不会是你蠢。
不敢反是因为你就是个弱鸡。
去查查“共和”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是怎么来的——把中国老百姓惹急眼了,连天子都宰!
去看看上面的国歌,自由的选票从来都是用火与血铸成的,不是纸。
希望的存在,是要有民族文化的土壤和民族认同的根基的,这不由哪个党决定。
估计以大陆民众的智商,执政党提出用爱发电的论调的话,它一定死的很惨;失去拿回台湾的希望的话,这个党也就不用在中国过日子了。
前面提到过演讲中的一个小细节。龙女士的手在全场歌声中是插在口袋里的,开唱不久塞进口袋,唱完才拿出来。从心理上推测,可能是主意识压下了心中的不喜,但潜意识中是深感被孤立,而手插入口袋的动作是对这种孤立感的自我保护,同时对在场听众共识的排斥。
就会场礼仪来说,一首歌没听过不要紧,不会唱也不要紧,没有人懂得所有的东西。但当交流的对象中有这么多人同声唱这首歌的时候,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去聆听,去理解,去感悟。
但是作为一个“知名作家”的文化人却没有,而是做作地“咯咯咯”地笑,只能说明其心胸的狭隘与为人的虚伪。
你的文化呢?
你的教养呢?
你的理解与尊重呢?
我们之中,有谁听、唱这首歌的时候会“咯咯咯”笑的?
反正我身边没有。
所以大陆一定有希望,
香港背靠大陆也会有希望,
台湾么.......
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
“我们”真的无所谓。
(完)
云开赞赏
人赞赏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