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港大演讲,全场高唱我的祖国

知道龙应台吗?对,就是那个写《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台湾前“文化部长”,她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什么呢?——“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近日,她在香港大学演讲的一段视频在微博上热传,很多网友都含泪转发,然而并不是演讲内容本身,而是……

那场讲座的主题是“大学问:一首歌一个时代”。龙应台满怀深情地说:“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然后再深情地打比喻:“歌有自己的脚,然后它走自己独立的路。”接着,龙应台问了你们的启蒙歌是哪一首呢?

一位中年男士拿到话筒说:“我想起进大学的时候许多师兄带我们唱《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著名得不能再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但这……只不过是打脸的第一步而已,龙应台龙应台不敢相信,反问了一句“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话刚问完全场响起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第一句的时候歌声还有点单薄,但越往后现场加入的人越多,最后观众们连唱了5、6句,到最后一句时已经变成了全场大合唱,越唱越响亮!随后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有媒体查了一下,据说这位回答问题的男士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副校长。

然而,后面还有彩蛋!当龙应台谈起“什么叫经典歌曲”时

话音刚落一名青年站起来说道:我的启蒙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

龙应台听完,一边点头,一边抿嘴微笑。心中仿佛有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龙应台事后回应:

针对这场演讲中全场合唱《我的祖国》,龙应台女士亲撰短文《大河就是大河》授权南方周末刊发。其中说:

当坐在第一排的周伟立教授回答说,他的启蒙歌是「我的祖国」时,站在台上的我,脑海如电光石火般闪过好些念头。

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一首「红歌」,身为大学副校长的周伟立在一千个师生面前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一首「红歌」,需要勇气。

但我欣赏他的诚实。七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学,所处的氛围曾经被称为「火红的年代」,就如同年列侬发表的Imagine所倾诉的,那时的港大学生,在英国帝国统治的阴影中,是多么憧憬那个红色的「祖国」可以带来公平正义和民族自尊。周伟立所说的「师兄们」,就是那「火红的年代」里拥抱着纯真信仰的一整代年轻人。他的「启蒙」来自那个年代对理想最热切、最激情的追求,由一首歌来代表,在他脱口而出的那一个刹那,我就懂了。

可是这首歌我没听过——我想听,而且这一半陆人一半港人的场内,听一首对方深爱但是自己不识的歌,不是最好的倾听吗?演讲的最终目的,其实不在于讲,而在于倾听。

歌的意义会转换,歌的温柔力道强于刀剑,正好是我整个演讲的核心。

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罢了

网友:厉害了!Word祖国!不服气的伊万诺夫拉裤兜:有人问,说祖国为什么不是“一条黄河”而是“一条大河”呢?乔羽老爷子说:因为每个人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而这条河,就代表着祖国。

给你点儿脂肪你就乱颤:我记得有一次李玟接受采访,说她旅居美国多年的妈妈,最爱的歌就是《我的祖国》,她从小听到大—祖国和政治无关,对老百姓来说,那就是故乡[泪]

Jake_XXXXX:最印象深刻鸡皮疙瘩的就是13年恒大首次夺亚冠时,天河体育中心的几万名观众一起合唱《歌唱祖国》。每次听或者唱歌唱祖国都会热泪盈眶。

一只叫野兔子的猪:血浓于水,总有些东西是超越意识形态,历史现实的,对生命的热爱,是真正的大爱。这歌虽然听上去有些政治,但内涵却是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对生命状态最本真的期许,有国有家有稻花香。

北大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在自己的微博上感慨:

“可参考,歌的力量,记忆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在这个讲座的会场,那一开始低低的,后来席卷全场的《我的祖国》,让讲者似乎也无措了。唱起这首歌的人们真的可以证明讲者关于歌声的力量的论点,但这又让讲者的观念受到了冲击。歌声冲破了讲者的气场。有意思。”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jj/2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