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3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阶段特征』
经济:古代希腊、罗马经济以工商业为主,呈现海洋文明特征。
政治:古代雅典的主要贡献是民主原则和民主经验;古代罗马的主要贡献是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
文化:文化比较自由,哲学和自然科学发达。古希腊产生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
『主干知识』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二)雅典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历程
梭伦(奠基)
克利斯提尼(确立)
伯里克利(顶峰)
时间
BC年
BC年
BC~年
改
革
内
容
①根据财产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
②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常设四百人会议;
③建立最高司法机关:公民陪审法庭;
④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①按照地域划分选区,打破血缘关系;
②抽签选举组成五百人会议,并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每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制定“陶片放逐法”,以惩治野心家,以民主的方式来反对民主的敌人。
①各级官职(除十将军)都向公民开放,抽签产生;
②国家机构权力明晰,具分权色彩:十将军委员会行政;公民大会立法(五百人会议为其常设机构);陪审法庭司法。
③对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发放“戏剧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改革意义
中庸、不偏不倚的改革,扩大了公民基础,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
基本铲除了氏族贵族特权,所有公民可参与国家政治事务,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制度,扩大和保障了公民参政权的实现,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期”。
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主要内容
①民主政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②民主政治运行模式: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设立一整套辩论和章法等等
③运行机制:监督机制—陶片放逐法;保障机制—津贴制度。
(2)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
3.雅典民主政治评价
(1)积极方面
①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②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分权制衡、法治等民主运作方式,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消极方面
①范围:本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儿童、奴隶、外邦移民无权利。
②性质: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方式:轮流坐庄、抽签选举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后果: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如苏格拉底之死。雅典后来的衰落除了战争及其他因素外,也与民主政治导致的混乱和内耗分不开。BC年,希腊被马其顿王国征服。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
者
学
派
背景
BC5世纪中叶,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民主政治的发展;哲学家们更加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代表
普罗泰戈拉
主张
人是万物的尺度
特点
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尖锐批判传统。
影响
①积极: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②局限:过分强调个人感受,追求功利,忽视伦理道德,容易带来极端个人主义,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苏
格
拉
底
背景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日益暴露。
主张
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特点
重视道德和知识;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评价
①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②强调理性,认为“未受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成为后来启蒙思想的源头。
二者相同点
反对绝对权威;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7.(·天津卷12有节选)(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秦国商鞅变法(前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年)
②公元前3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年~公元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年~公元年)
④公元3世纪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年)
西晋统一王朝(~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年)
罗马帝国中兴(~年)
⑤公元4世纪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年)
日耳曼人入侵(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年)
⑥公元5~6世纪
南北朝对峙(~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
(2)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
『课堂训练13』
一、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1.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的范围广泛B.各部落轮流执政
C.公民大会的盛况D.公民的广泛参政
2.古希腊在城邦制的发展中逐渐摆脱了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进步的是( )
A.梭伦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B.克里斯提尼组成“五百人会议”,向所有公民开放
C.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陶片放逐法和津贴制度打击了贵族,保障了民主
3.公元前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这表明当时雅典( )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B.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中
C.个人都参与城邦的管理D.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5.罗马法规定: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6.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 )
A.打破了当时的神系崇拜B.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C.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D.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5分)
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据朱汉国主编《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10分)
(3)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早期政治文明?(6分)
历史教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