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
年8月22日发布
书单以收到邮件的时间先后排序
1、《夏宇诗集》(台版)
(此版本为作者特殊剪裁)
推荐语
这是诗人夏宇的第3本诗集,集子里的46首诗最早一首写于年,最晚的一首写于年。其余泰半在至间以一种兴奋片断混乱探路般的方式出现在她的笔记本里,然后就搁着搁了好久。其间冒出一本古怪的剪贴诗集始料未及。年中在台北获得一笔写作补助回到巴黎在蒙马特的公寓里用字稿纸慢慢把那些片断腾出来,修改润饰排列装置直到每一个片断找到它们最好的位置。有些片断不停的走远迷路到了最远变成另一首诗,意味着笔很重要。还有一种很黑很黑黑得令人不做他想的黑墨水,中指沾着墨水写完笔套总是忘记套上最好的是工作了整个下午后有人来敲门出去喝一杯看戏吃饭。
推荐方
广州善本图书有限公司
2、《何日是归期》
推荐语
本书由刀尔登作序,野夫、徐晓、周志兴、叶匡政、左春和读后感同身受。这里有一个无限真实的现实中国,一部刻骨三分的时代写真。书中通过记述书社经营者的爱恨挣扎、杂志社编辑的拼搏与无奈、乡村教师的希冀、民间技艺的失传、诗人理想的破灭、摇滚歌手的生存现状等,细腻而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历史与文化。作者从读书人的理想情怀和志向抱负出发,以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描绘了中国社会群像,表现了中国知识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推荐方
“书店故事”订阅号
3、《东京一年》
推荐语
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大学毕业后任《新周刊》副主编。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她在东京独居了一年。这本《东京一年》中用46篇漫长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如何打磨平生第一个也是最出名的作品:她自己。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并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推荐方
乌鲁木齐左边右边书店
4、《文稿拾零》
推荐语
我们所目睹的这两百来篇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家庭》杂志刊表的文章,涉及作家的生平、创作以及杂论,算得上是冗长书斋生涯的一些“速写”。博尔赫斯本人处理“豆腐块”式文字也已经得心应手,相当老辣。他相信在许多“二三流”作家的作品乃或街谈巷议中都可能有着堪与经典媲美的东西。
推荐方
福州无用空间
5、《人情之美》
推荐语
文学编辑丘彦明真诚回忆了与三毛、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西西等12位作家朋友的交往情谊。
一本有人情味儿的回忆录。收到失去荷西的三毛痛苦的来信,记张爱玲年台湾之行,记年过八旬的梁实秋,每日为爱猫去市场买鲜鱼,晚年与鲁迅之孙相聚台北,一起回忆老北京的旧河、冰糖葫芦和种着石榴树的大宅院……
这本书也回顾了台湾文艺鼎盛的黄金时期。台北老咖啡馆里的电唱机、古典乐,彻夜难眠的文学畅谈与争论,文坛意气风发的白先勇、周梦蝶、蒋勋……重现了那段精神上无限丰盈自足的光芒岁月。
推荐方
友谊书城
6、《论不服从》
推荐语
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究竟是否会终结,端赖我们是否秉持怀疑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和不服从的能力——艾里希·弗洛姆在《论不服从》这本文集中,清楚说明了“服从”和“不服从”究竟意味什么:服从人性和人道社会的目标,不服从各种偶像。他的论述至今仍有相关意义:反对盲从因袭,对司空见惯的“陋识”部分持批判的立场。弗洛姆的洞见结合了社会和政治现象所获得的心理学,促使他在一段时期内支持美国社会党,投身和平运动,呼吁采取裁军步骤。在这些活动中,他对各类人云亦云的“常识”以及官方的政治话语实践了他的不服从态度,他所服从的是心智健全的思考方式,与阿尔伯特?施韦泽、伯特兰?罗素等先知哲人们秉持的理念一脉相承。
推荐方
银川慢时光书吧
7、《东京一年》
推荐语
这是蒋方舟在年底到初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在日本生活了一年间的日记结集。同时还邀请了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本书篇幅不算长,共收录日记46则,但信息量很大,原本是准备很快读完的,因为其间涉及诸多日本各类文化人物和事件而使进度变得很慢。蒋方舟作为我的湖北老乡,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我也还比较喜欢她的文笔风格,真实自然甚至有点太“直”。但她驳杂而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推荐方
武汉境自在书店
8、《砖画青史——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宋金砖雕》
推荐语
不要以为这样的书离你很远,也不要被这样专业的名字所吓住,否则很有可能你就错过了这样一本好书。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真的是个好地方,每有朋友来,我都愿意带他们去那里看看,那里不光有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典型墓葬,同时也展示了出土的墓葬壁画和彩绘雕砖,对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状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这本《砖画青史》,据说是为了配合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今年筹办的展览——“宋金墓葬雕砖展览”而出的,书上所收录的的雕砖,以前在馆里零散的看过,多数都是初次与读者见面,这次集中收录的13座宋金墓葬多组(件)雕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让沉睡在库房里文物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依据展览陈列顺序,书中雕砖分为永为供养、大善至孝和美好祈愿三大类别。为了让读者对宋金仿木构雕砖墓有个全面、完整的了解,还增加了建筑构造作为第四部分,其中包括墓顶、立柱斗拱、门窗等仿木构雕砖墓的基本构造和结构。
推荐方
洛阳想像书店
9、《青衣》(毕飞宇)
推荐语
《奔月》是一出青衣戏,筱燕秋是天生的青衣,她就是嫦娥。她的一生,是一场筱燕秋自己和自己的博弈,只是一个自己是筱燕秋,另一个自己是住在筱燕秋身体里的嫦娥。戏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自己相互观照,顾影自怜。这场博弈的结果毫无疑问是嫦娥占了上风。我们无法评判筱燕秋的行为是否正确,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一场戏有一场戏的命。命,逃得过吗?
推荐方
荒岛图书馆
10、《云上》
推荐语
我们真的需要太长的告别,才能够慰藉,我们心里的眷恋。面对亲人的失去,我们该如何面对,在书里的情感流淌中,我仿佛找到答案。也许生命里的那些离开,隔开我们的只是时间,而不是爱,我们终将会相逢。
推荐方
慢书房
11、龙应台“人生三书”
推荐语
华语世界榜首畅销书——龙应台“人生三书”,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停下来,重新认识突然“长大”的儿女,继《野火集》后,龙应台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首次套装(《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持续畅销两岸三地及华人世界“人生三书”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花枝春满,悲欣交集,温暖、深邃、忧伤、美丽。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推荐方
兰州书立方
12、《月光落在左手上》
推荐语
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本书从余秀华近年创作的0首诗歌中精选余首,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
推荐方
南昌青苑书店
13、《南朝岁月》
推荐语
南朝毕竟过去了。美丽故事里人物的洒脱自在随大江东去,只有残破漫漶的手帖纸帛上留着一点若有若无的记忆。那是残酷到无法想象的年代,那是嚎啕大哭的年代,那是人性被摧毁绝望无告的年代,痛到心被贯穿,痛到肝被贯穿,痛,却无可奈何──正是王羲之的手帖里重复用得最多的字──但在这样的年代中,那些以“奈何”“奈何”手帖作为生活脚注、互通亲友间平安声息书信的南朝文人,却还是可以“仰观宇宙之大”,看流云舒卷,看积雪凝寒,看花开烂漫。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充满艰难、困顿、折辱、剧痛、磨难的生活境遇中,仍然努力地活出自我,更相信文化是长久可以传承的理想,相信手写的墨迹斑斑可以传递美的生命信念,并为“美”作最后的见证。
推荐方
桂林众目书店
14、《傅雷家书》
推荐语
《傅雷家书》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内容偏重“人伦日用”,突出傅雷“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的“做人”准则,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不失亲切,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今天我们推荐《傅雷家书》,相信它一定能和今天的年轻人以及拥有年轻心灵的成年人深深地结缘。重读家书,已是为人父,深感其中父爱真切。
新版《傅雷家书》是由傅敏先生编定的,与旧版不同,新版加入了傅聪回信三十余封,傅雷父子终得在书中团聚。相比旧版,这是一部更加完整、亲切、丰富的《傅雷家书》。
推荐方
马鞍山市萤火虫书店
15、《西山文化通览》
推荐语
上下三百里,纵横几千年。南昌市西山是江西境内最早有神仙传说之地,自然风光和所衍生的文化与省城地位相称,在赣鄱文化中独树一帜。全书十章并引论,缕述西山人文、历史、地理、风俗诸事备至,西山文化可通而览之。
推荐方
南昌席殊书屋
16、《上书房行走》
推荐语
本书是知名古书收藏家韦力先生历时长久完成的一部著作。以“书房”为线索,勾勒出作者山一程水一程,奔走各地,拜访众书房主人的画面,所到之处尽显当代文人本色。古时文人书房大抵往来为鸿儒,尚调素琴、阅金经,远丝竹乱耳、案牍劳形,而作者在本书中一面不惜笔墨,为读者呈现出今时文人群像和其不为常人所窥视的书斋内景,如陈子善的“梅川书舍”、陆灏的“听水书屋”、扬之水的“之水堂”等;一面悉数展示了这些藏书界巨擘名人的椟中“明珠”,如林章松先生所藏印谱、方继孝先生的名人手札、谢其章先生的老期刊杂志等。在这场视觉盛宴的过程中,作者又将书房主人背后离奇感人的得书记与失书记,以及与诸友人交往的逸闻趣事如朗读者一般深情道来。上书房行走,游蠹鱼的天堂,听新奇的人事与书事。
推荐方
漳州晓风书屋
1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推荐语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是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Durkheim)生前的“最后一书”。涂尔干为一些复杂的现象提供了有意义的解释逻辑,这种逻辑挺难发现的,并且他还能自圆其说。
对于普通读者,《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其实颇有可读性。即便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本书至少能为你提供了不少新奇的思路,从人类学的角度让你朝另一个方向看宗教。这本书恰到好处地吻合了我心里的一些关SocialStratification(社会分层)的一点小想法,还算是本有趣易读的作品(与福柯的作品相比)。
推荐方
青年空间
18、《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推荐语
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价值成为主导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两千年的发展,中华文明确定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举其大者有四: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推荐方
深圳尚书吧
19、《抚摸郑州》
推荐语
这是一本反映老郑州市井模样和人文记忆的文集,收录编者张锐和其文人朋友关于郑州的文章57篇。作者是省会郑州的老媒体人,供职于党报的时尚工作室,多年来以瓦尔特的笔名在郑州许多媒体发表了众多记录老郑州的文章。年数久了,不知不觉积累了几十万字,于是作者精选其中比较满意的文章集结成册。
书中,作者凭借自己“以情感人”的写作风格,述说着上一代郑州人记忆里的二七塔、小胡同、碧沙岗、人民公园、大杂院……语言上体现出河南的本土气息,十分具有亲和力。推荐本书,并不是因为它拥有多么广泛的读者基础,实在是因为作为郑州土著,作者一笔一划地为我们封存了宝贵的年代记忆和家乡情感。
推荐方
郑州松社书店
20、《心理罪:画像》
推荐语
今年对《心理罪》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十年再版,不负初心,影视也从网剧走向院线。陪伴我们很多年的故事,舍不得说再见。当一切回到起点,让我们重新遇见那个叫方木的少年……
从大学时开始看《心理罪》,从此喜欢上犯罪心理学。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那个倔强与自己搏斗的羸弱少年,在犯罪心理与人性弱点之间游走,在黑暗中与命运抗争。“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方木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无间地狱的终点,爱是唯一的救赎。
推荐方
小羊书斋
21、《世界上最美的溺水者》
推荐语
人间太小,装不下孤独,所以要打开鬼界,放纵黑暗。在短篇小说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中,加西亚·马尔克斯延续了其一贯的暗黑风格,再度打开人间、天域、鬼界的交替之门,把世界拉扯成荒唐的样子,以戏虐书写真实的苦难与孤独。
死是马尔克斯笔下一贯的主题,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除了那个“丑陋”的天使在蹒跚中振翅飞去外,所有的文章都在拥抱死亡。《世个最美的溺水者》,便描述了一个美到极致的溺水者,他的容颜不仅令镇上的女人们在反影中看到了自己身边不堪的丈夫,还映衬出了她们日复一日破败不堪的生活。死者令她们近乎死去的心开始复活,就连男人们也放下了妒忌,在这个死者身上看到了他们本该有的光泽,属于人性的光泽。这又是何等绝望的笔触,要用死的美好来暗喻生的困顿、用死者的高洁来讽刺生者的猥琐。
推荐方
班的书店
22、《声律启蒙》(吴冠中插图珍藏版)
推荐语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几句话来自"声律启蒙",短短21个字,营造的意境却如微风过琴弦,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这本书,是被称为"最美音韵"的《声律启蒙》。它是古时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念熟它,就自然地领会了平仄对仗,音韵格律,作对联和诗词也会容易得多,而且它的文学性也不输于古代的诗词歌赋。
推荐方
雅倩爱书(booklovers)
23、《粥的历史》
推荐语
粥可能是很多现代人的早餐选择,我们可曾想过古时的人们吃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粥的呢?古时使用怎样的方法处理谷物的外壳,又是如何烹调的呢?什么样的人选择吃粥,吃粥是否代表某种身份呢?吃粥养生是古来就有的说法么?“粥”又与“清淡”何干?
《粥的历史》描述的是粥的历史,反映的是这种食物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粥这样的食物,可以反映我们身处的文化中人们与食物的互动关系。从粮食的种类到食物的烹调,再到食物形象的赋予,历史上的粥从来就不是一碗水米混融而已。粥的历史,包涵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心态情感,甚至是对健康生命的护卫与渴求。粥的本体是无情之物,但它碰上的确实有情之人,而属于粥的文化则正在这场遇合中现身。
推荐方
21h书店
24、《古书之美》
推荐语
作家庆山(安妮宝贝)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采访,从生活方式、观点理念、思考方式等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藏书家的日常。藏书家韦力,作为中国民间藏书大家,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很多都是海内外难得一见的孤本,此次不仅从纸张、装裱、刻印详细介绍古书之美,更精选数种珍罕版本,图文并茂地展现给读者,极为难得。书中大量珍贵古籍照片,还原古书沉淀百年之精之纯之美。这本书同时告诉我们,对历史及传统,如何欣赏、表达、维持和保护。
推荐方
秦皇岛龙媒书店
25、《简单的逻辑学》
推荐语
在漫天飞舞的洗脑教育无孔不入的今天,错误的观念以及严重违反常识的事例比比皆是。为此,擦亮慧眼审视现实,并学会独立思考尤为重要。不做脑残,不跟着2+2=5,这是辨明是非,做一个有良知的人的起码条件。《简单的逻辑学》不仅可以让你掌握洞彻真知的路径,而且可以让你的日常生活更加精妙。
推荐方
唐山汲古书店
26、《中国书房》(第二辑)
推荐语
面对国人与国学,面对情势与形势,《中国书房》丛书择前人之精雅、今人之思索而呈献与天下读友,以“文心相印”、“天工开物”及“书房内外”,慢梳几千年文化沉淀,逐期推荐,显然可观,亦可读。而第二辑,尤补充其神,丰沛血肉。所追求者,入眼也入心,不只是一个美字,进求可以开启更为深透久远之文心与趣味。
推荐方
无锡百草园书店
27、《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推荐语
简单而直接的书名,瞬间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直觉得,一本书的背后不仅需要作者具有全面的知识架构体系,架构之上更需要丰富的知识堆积,而本书,便是如此。从感官世界着手,耳朵,大脑,语言,写作展开阐述。读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悲伤,痛苦,体验不同的情绪。作者梁文道,小编在几年前有采访过他,一位很有想法的主持人,见解深刻而独特。
一本好书,也是讲究阅读的方法。如何读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书,便是教我们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跟随作者的指引,去感受书中不一样的温暖。
推荐方
厦门默迹书店
28、《孤独的城市》
推荐语
空间上的亲密状态无法消除人们心理上的孤独,甚至还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一栋栋高楼中,人们可以看见彼此,却无法产生真正的亲密关系,就像被关进玻璃牢笼中,无时无刻不经历这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而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孤独本身就是一座城”,它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所有人都栖居其中,因这种共有的情绪而彼此相连。
推荐方
创意生活馆
29、《引譬连类》
推荐语
“引譬连类”发端于《诗经》,但不应将其看作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
在修辞的背后,包含着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独特方法。它通过“越界”和“跨类”,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这是中国特有的“关联式”,由此形成整体性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其思维方式大大区别于西方的逻辑推演(推荐者:阿长)。
推荐方
书和书店
30、《珍物》
推荐语
《珍物》邀请了当代中国文艺界二十个领域一百位富有个性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回望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与物件,讲述此物与“我之为我”的独特故事,充分呈现来自生活的馈赠与生命的印记。
一百位名家“珍物”汇聚于此,这些“人与物”的微妙情愫,更多是因为它镌刻下了时光的影子吧。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太多人藏不住东西了,一路向前却也一路丢弃。
《珍物》全书分为“唤醒”、“印刻”、“传承”、“追寻”、“灵犀”等五个部分,若你静心读来定能在时光的隐语里感受到光阴的迭变,亦能在生命的旅程里体会到珍物的真意。
推荐方
福州大梦书屋
往期回顾
期
年4月22日发布
期
年5月22日发布
期
年6月22日发布
期
年7月25日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