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可以能治疗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与你一起,见证成长……
现在的人过节是不是过疯了,隔三岔五就一个节。听说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你们听过吗?我真的是没有听过。估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并不知道这个节日。
抱歉,是我孤陋寡闻了。
度娘告诉我,这个节日是真实存在的。
真!的!有!
这个节日是从美国发起的,年开始有这个节日,到今天已经有众多的国家参与,也勉强算得上一个国际性的日子了。
这个节日是干嘛的?其实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这一天不能打小孩(那就是提前一天可打、明天、后天都可以打了)。
口头禅:我的鞭子呢……
在美国,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亚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较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现象相对于白人家庭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甚至存在严重的虐待、性侵等情况。正是因为美国的确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美国儿童人权组织有效管理中心在发起了反对了体罚儿童的运动。
截止年,禁止校内体罚的国家有:阿根廷、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菲律宾、南非、泰国、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斯洛伐克、英国、爱尔兰、比利时、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土耳其。
禁止一切体罚(校内体罚+家庭体罚)的国家: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哥斯达黎加、塞浦路斯、丹麦、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以色列、肯尼亚、拉脱维亚、卢森堡、摩尔多瓦、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西班牙、突尼斯、乌克兰、乌拉圭、委内瑞拉。
这个节日还有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我想说一句:扯淡!
这句话30年前你怎么不跟我父母说一声。
在办公群随便群访了一下,挨打成了80、90后的集体记忆,当年那个熊孩子被发怒的父母边追边骂,拿着扫帚、拖鞋到处跑的场景,已经成为难忘的回忆了。
被打热门情景:没考好
徘徊在学渣和学霸之间的孩子,吃棍子太容易了。
成才之路千万条
考试考好第一条
若是没考好
自己两行泪
来看96年的小妹妹控诉:
来自88后的中年少女控诉:
打父母打过的这些道具一定不陌生。
30年前我作为受害人非常不认同父母的行为。
30年后的时候我深深理解了我的父母,从小不挨打,脑子不发达;打打有益身心健康。
所以说,设立这个口号的人,要不是没有孩子,要么就是不用自己带孩子,你来带一个试试看!
而且你真的以为美国那些发达国家的老师都不敢打孩子吗?哈哈,那可不一定。下面,我们就看看其他国家都有哪些奇葩的“可以打屁股”的规定吧。(以下内容引起中度不适)
美国:三分之一的地方可以打屁股
号称灯塔国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的法律却很奇葩,因为是否允许体罚这属于各州或各州所属地区法律管辖的范围,所以各州或其所属地区的规定不尽相同,大体来说,约三分之一,也就是20个左右的州允许体罚。在这些允许体罚的州中,不同的州也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密西西比州、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等几个州规定“体罚是指用木板击打学生臀部的方式惩罚或纠正学生。”
但是有限制条件,比如什么样的过错将受到被打戒尺、木板的惩罚、最多能打多少下、戒尺、木板所允许的尺寸、身体上允许被击打的部位(通常是“臀部”有的规定是“臀部区域”或“身体下后部”)、谁能在何处实施体罚、何人须在场、需要什么样的“合法程序”。只要符合程序,那么这样的体罚不构成“伤害、轻伤、重伤、殴打、漠视或虐待学生。”也就是说,学校的体罚不是虐待儿童。
英国:棒下出绅士
英国在以前一直是允许体罚的,大家在文学名著或者电影中都看过英国的教会学校体罚学生的情节。因为不能体罚学生,学校缺少了一项管理学生的强制手段,于是校园暴力、欺凌、问题学生等增多,于是在新的压力下重新允许教师可以体罚学生。
再加上英国是两党制,两党都会因为自己的在野党或执政党身份,根据选民的倾向选择支持或反对体罚学生,所以造成英国的法律对能否体罚学生开开禁禁,反反复复。
21世纪初,体罚重新开禁,允许教师体罚学生。对于如何对学生实施体罚,大体上有这样的一些规定:允许使用皮带或鞭子对臀部区域进行体罚,但皮带、鞭子的尺寸、材质有具体要求,同时体罚的次数不得超过六下,允许用木板、教鞭施行打手心的体罚,木板和教鞭的尺寸也有具体要求,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女学生只限于打手心,而且只能由女教师来执行,对患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必须事先获得医护人员许可才能实行体罚,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体罚要有记录,列明体罚原因及处理过程,要经过校长或教务长签字同意,有见证人,但禁止在班上或众人面前施行体罚;不允许实习教师、代课教师、临时聘用教师施行体罚,或者是至少具有三年以上教师资格者才能施行体罚。
你看,老牌帝国,连体罚都规定得非常细致,连数量、材质、记录都有明确的要求,真是打出了绅士风度,打出了帝国气质!
法国:9成家长支持老师打孩子
目前法国并没有明确规定体罚的规章,但是除过因为体罚造成学生身体较为严重伤害的,其他一般性的体罚,包括打耳光等情况,包括法院等都不会支持处罚老师。前几年有个调查,整个法国社会支持学校、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的比例占到87%。看来,法国的家长们对于熊孩子,也是深有感触啊。
加拿大:2岁-12岁的孩子可以打
加拿大:允许,但对被体罚学生的年龄进行了限制:不能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能是超过十二岁的青少年。同时规定只能徒手体罚,不能使用任何工具,体罚时,不能打孩子的面部或是头部。
12岁以上不让打,估计是怕打不过吧。
哈哈,开玩笑,估计是为了照顾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和面子。
俄罗斯:默许体罚?
联邦教育法中未提及,不过作为战斗民族,打孩子的事在实际中并不罕见。
由于俄罗斯社会对体罚的看法不一致,有支持的,反对的声音也很大,于是折衷,根本不提。意思就是不禁止,但也不是允许,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际上,绝大多数没有明确禁止或允许体罚学生的国家,都是出于同样的现实。
这些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我国留学生的主要流向地。下面再来看一下我们周边的国家,特别是汉文化圈的内的国家:
日本:不能体罚,但可以惩戒
日本不允许体罚,但允许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惩戒,这实际上是允许体罚,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什么行为算体罚,什么行为是惩戒,都很难具体界定。年,日本教育改革会议提出了一份容许学校施行体罚建议,许多高官都表示支持。
韩国:教鞭的尺寸都定好了
韩国允许体罚,而且有具体要求。比如:可以用教鞭来进行体罚,体罚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教鞭直径不能超过1厘米、长度不超过50厘米,小学生不超过5下,初中生不超过10下;体罚高中生,木棍直径可在1.5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厘米。次数不超过10下。实施体罚时,男生只能打臀部,女生只能打大腿部,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痕为准。另外,实施体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体罚前要对学生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学生可提出替代方案(比如校内劳动等);要在有校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等等。
新加坡:大庭广众之下实施鞭刑
新加坡:允许。不用过多介绍了,大家都知道,鞭刑,到了学校层面,也是用藤条鞭子来鞭打犯了过错的学生,并且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犯错严重的学生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比如讲台上,全校师生聚会的时候等来进行体罚的,并且要打出轻微、肤浅的伤痕。是不是太可怕了?
印度:前几年才不让打了
神奇的国度印度直到年第一次立法规定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作为一个私刑都还很严重的国家,之前的情况可想而知。
其他国家,据查到的资料,德国、瑞典、新西兰、澳大利亚、奥地利、芬兰、挪威、丹麦、冰岛、乌克兰、罗马尼亚等禁止体罚,也有很多国家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平素认知中的世界大国或者地区性大国中,明确立法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竟然是少数!
我就问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国际不打小孩日”其实是在倡导一种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我同意一个观点,打人肯定不对,劳心伤身!但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XX也是一种挫折教育。我当然知道打解决不了问题,但我忍不住啊。
正在看文的你,敢在文尾评论一句:“我没有打过孩子“吗?
我是支持,该打的时候还是要打的,教之有道、打之有理。而且我觉得,我们这一代长大为人父母已经很“人性化“了。
”打孩子“也是有原则、有套路的:
原则一:能动嘴解决问题,决不“动手”
有些小事动动嘴皮,孩子听明白就最好,坚决不乱打,能动嘴就不动手。现在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成为出气筒一说已经不存在了。要么非常生气,要么非常紧急,很多熊孩子的行为你不敲一下记忆不深刻。蔡蔡前几天拿着指甲钳戳插座,这该不该打,说时迟手更快,我一个小巴掌就落在了他的手背上,这么危险的事情就发生一瞬间,我要不“出手拦下“,后果也是我来承担。
原则二:万事轻打,决不重打
我觉得打孩子的短暂影响就是我的手会痛、孩子的肉会痛,打完过后并不影响母子关系,可能是我打得比较轻,只是象征性的意思去打,并不是通过打解决问题。小打怡情,大打伤人伤情,并不建议。打伤、医院、打出精神病还不是父母收拾,害人害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第(一)项,打孩子是违法的,轻则挽留重则牢狱之灾。大家都是有智慧的成年人,怎么也不能把自己弄进去吧~
原则三:不在公开场合打
我觉得这一点我没做好,公开场合我没打过,倒是发了脾气(自捅一刀)。若非当下一时气坏,我也不会把控不了自己。
家丑不外扬、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这类型的道理我就不假惺惺地强调了,你们都懂的。
原则四:不要上演“男女混双“
爸爸打了妈妈就不要打,妈妈打了爸爸就不要,动不动就上演“男女混双“哪个小孩受得了。意思意思得了~
原则五:不在老人家面前打
有一种亲叫”隔代亲“你们知道伐!
我老公说小时候被他爹揍是家常事,可现在是家里唯一没跟孩子动过武的好爷爷人设!真的六年来一下都没有打过,不信你采访方方,方方肯定会说:”爷爷从来没打过我“,而蔡蔡就没这么可爱了,已经挨过揍了。
原则六:除了亲妈之外,谁都不能打
孩子是我的,老师不能打、公婆、外婆不能打,老公也不能打,只有我可以打。好了,我说完,除了我之外无论谁打了,我都非常、异常、极度不适和心疼!(就是这么霸道、无理。)
我一直觉得,适当地打打,是一种加强亲子关系的手段。打真的是疼啊!
我每次zou了蔡蔡,过一会再去抱他,他都会躺在我怀里撒娇。
不打孩子只有4种可能:
1、晚上,都睡着了
2、大人不在家
3、那些打”好爸爸“”好妈妈“的虚假人设,不是带孩子的主力
4、地球爆炸……
好了,最后不得不说,今天我非常积极呼应了国际的号召“今天不打小孩”,因为我晚上还要外勤加班,等我回家孩子应该睡着啦,哈哈哈,没时间打小孩。
如果你觉得以上打娃原则的理,可以分享给你们的老公,大家达成一下共识。
温馨提示:
仅代表华南地区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某家庭现状。
杠精,走开。
资料参考:
文《对付熊孩子,这些国家的法律说:可以打!》
度娘百科
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我是方小娜,方蔡妈妈
《骗我生二胎》漫画传递正能量
和你一起在育儿路上见证成长
大象妈内容机构创始人
新浪育儿母婴自媒体影响力红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