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希腊罗马传统·美
国·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按:持修昔底德陷阱论者,试图将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均具有数亿人口、版图接近整个欧洲、掌握热核武器、拥有全球性的力量与利益的大国,以当时尚处于地中海文明(特别是地缘政治中)相对边缘地位的希腊半岛的两国博弈模式加以解释,反映出的是其比较视野及其背后之世界想象的高度局限性,诚所谓“戏论”者。
如果说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于理解国际关系有所借鉴,那它恰恰不适于解释真正的大国博弈关系,倒是有助于理解在旧体系的主导国家逐渐衰落、旧有秩序格局渐趋失效的背景下(如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之于地中海世界),地区强国(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冲突的激化升级,典型的例子如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被严重削弱的背景下爆发的两伊战争,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后,原本掩盖在美苏两超对峙格局下的各种地区矛盾的集中爆发。最近的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冲突是又一例证。01
美国的希腊-罗马传统
美国常被描绘为一个年轻而缺乏历史传统的国度。反对者(特别是欧洲人)常以此讥讽其浅薄鄙俗,全无底蕴,缺少教养,而为其贴上“暴发户”(nouveauriche)的标签;拥护者则将之视作美国有别于老欧洲及其它老大帝国的巨大优点,以为正因其不存在封建主义的负累,故而具有老欧洲所无法相比的社会活力与阶层流动性。然而这类美国缺乏历史传统的印象,都忽略了美国的建国者(Founder)将美国视作希腊-罗马传统之继承者、美国精英层的世界认知与世界想象长久以来植根于希腊-罗马传统的事实。这种与遥远的希腊-罗马世界的精神连接,本身就构成美国自我传统的一部分。在美国国徽上,拉丁语NovusOrdoSeculorum“世界(复数)的新秩序”,它源自古罗马大诗人维吉尔(Vergilius)为罗马进行神圣溯源的作品《埃涅阿斯纪》(Aeneid),出现在位于一座未完成的金字塔底部的代表美国建国时间的MDCCLXXVI()下方,标志着美国新纪元的开始。即便此时美国只是刚刚摆脱英国统治、由北美十三块旧殖民地组成、与欧洲中心相隔遥远的新生国家,但其建国者已在期待它能如罗马帝国般统治世界。在国徽的另一处,在未完成的金字塔顶部的神秘眼睛上方,出现了拉丁语Annuitcoeptis“对事业(复数)青睐(直译:点头同意)”,这是一句有待添加主语的表述。在理解中,这个缺失的主语往往被认为是providentia“神意,天意”,而宾语中出现的“事业”又往往被理解为“我们的事业”,这一短语便被解释为“神意支持我们的事业”,从而成为美国“天定命运”(ManifestDestiny)这一主题的预言。相对于民主国家这一流行的美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自我指称,更符合其实际的标识应该是混合政体的帝国形态。美国的帝国本质,是其保守派丝毫不惮于承认甚而津津乐道的事实,依照这样的一种谱系学说,美帝国是罗马帝国-英帝国的唯一正当继承者,从而得以分享共同的历史经验与统治技艺。
02
混合政体与美式宪制共和
混合政体的特征意味着,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兼具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的要素,粗略而言,总统制、参议院、众议院分别可视作上述三者在现实政治中的对应。混合政体的概念,首先由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他以politeía一词指称这一概念,这一词汇在《政治学》中通常用于表达共和制/民主善制),即一种权力由公民中所有类型的团体(君主、贵族、人民)所分享的政体形式(IIIb-a,IVb-a)。它被波利比乌斯(Polybius)在公元前二世纪为希腊人书写的《通史》中,用于解释罗马的政体结构(Hist.,VI)。虽然,罗马人所坚持的共和体制(respublica)与这种依照希腊眼光提出的混合政体具有重大区别,不过它确实为罗马人所创立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某种系统的、哲学化的解释理路。人们甚至可以在罗马所拥有的库里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