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松涉早期马克思像的批判的再构成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22/4358927.html

早期马克思像的批判的再构成[1]

[日]广松涉

作者简介:

广松涉(年8月11日~年5月22日)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

早期马克思研究的热潮的呈现由来已久。在这一热潮中,当然也产生过很大的成绩。虽说如此,早期马克思研究依然存在某种决定性的缺失,好像并不是很成功补其缺。

这是因为,从《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经哲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横亘着很深的裂缝,其过渡过程的内在必然性,其中的连续性和间断性都不够确定,因而没能成功地将马克思的思想面貌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再构成。

过去的研究之所以没能填平这一裂缝,最大的原因在于无视或过小地评价当时马克思的“大前辈”莫泽斯·赫斯的——旁系的黑格尔左派中《莱茵报》的主要人物——的压倒性的影响。被看作早期马克思的独创的《经哲手稿》的各个立论,不仅其构想和视角,甚至在修辞上也有很多地方追随赫斯,被誉为“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从著名的第一条开始,就恰似参考了赫斯当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而到了最后的条目中,则确实无非是从赫斯的立场来批判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旧层,[3]也仍然留有作为共同执笔者之一的赫斯的影子。唯物史观,实际上是经历从这一赫斯的思想圈脱离出来的过程——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层——才得以确立。马克思是如何在赫斯的思想圈中形成自己的理论,又是为何及如何从中超出,这些问题如果不弄清,归根到底不可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图·莫泽斯·赫斯

虽说如此,过去的研究者过小地评价赫斯的影响,有其相应的原因。

第一,由于赫斯的著作,尤其是与马克思的关系的重要论文和书信长期被埋没,缺乏研究的资料。资料的整理仅仅是近十年的事。[4]

第二,由于早期马克思的各种文稿,特别是《经哲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公开发表的迟滞,一个时期来颇为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jj/7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