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三哲的这些故事,你都知道吗教育学

总有宝宝说学习理论知识非常枯燥,其实不然,学习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过程,大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知识点的背景、人物故事等进行了解。我们教育学当中最典型的科目就是中外教育史,在学习具体知识点之前一定要了解背景,因为你只有了解了背景才会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点,不然就可能会感到枯燥。凯程的学员宝宝们肯定知道,我在课程讲解中首先会带大家看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有趣的人物、事件,也会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故事和实例,以此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行理解和记忆。今天,我们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腊三哲的相关背景知识。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

之前我读过一本书,书中对于知识的介绍很有意思,给大家分享一下。

到公元前5世纪,人类进入了非常有趣的轴心时代,全人类最聪明的人这个时候全出生了。

释迦牟尼比我们的孔子大14岁;

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

古希腊最有学问的亚里士多德比我们的孟子大14岁;

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7岁。

更奇怪的的是,他们好像有分工。

希腊的聪明人,更多的是在思考人和物的关系,所以他们后来的自然哲学特别发达;

印度的聪明人主要在思考人和神的关系;

中国主要思考人和人的关系,以致我们的人际关系显得比较复杂。

一、苏格拉底

01

背景、思想介绍

苏格拉底(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为了捍卫自己心中的真理不向他人妥协,希望宝宝们能够向苏格拉底学习,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动摇。我们在外教史中学习过关于苏格拉底的知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比较系统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德育论中的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法(产婆术)还有苏格拉底从事的公共教育活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2)德育论:

德智统一观;知识即美德;道德可教

德育内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德)

(3)智育论:学习广博的知识

(4)体育论:健康在于锻炼

(5)苏格拉底法(产婆术):

讥讽:追问,迫使学生承认无知

助产:帮助对方得到答案

归纳:总结共性、本质

定义:给讨论的事务寻求一个一般定义/概念

(6)教育实践:

苏格拉底不向学生收费,广泛传播知识,述而不著

02

小故事

苏格拉底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其实同学们可能还不太了解,苏格拉底还有很多类似的小故事,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几个。

★故事一、坚持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教室里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故事二、求知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03

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

苏格拉底在从事教育活动的时候从不收学费。苏格拉底教育活动开展地点并不固定,广场、作坊、市场、街道都是他施教的地点。他的教育对象广泛,有贵族派成员,也有民主派成员;有豪门巨富的子弟,也有手工业者和穷人。

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穷人和富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献,我不仅不索取报酬,而且有人愿意听我讲,我还愿意倒付钱”。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我国著名乡村教师张桂梅的事迹。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一个有情怀、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教育人!

二、柏拉图

01

人物小介绍

柏拉图(Plato,Πλατ?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柏拉图本名阿里斯托克勒,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出生于名门望族,但当时的雅典正处于民主制的衰落时期,原因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雅典战败,社会动荡不安。最开始的时候柏拉图想参与政治,向苏格拉底求教也是因为自己想要学习政治,但是后来的他见证了雅典战败,民主制的衰落以及苏格拉底被迫害。所以最后柏拉图对政治失望至极。

柏拉图从此开始游历四方去不断地学习知识。柏拉图游历了12年,我们可以想象在柏拉图游历了许多地方之后自己的知识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后来柏拉图回到了雅典,在雅典一个废旧的体育场建立了自己的学园(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园中他传播自己的知识,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使得学园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02

“四科”

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了。在这里我想跟同学们提及一点就是柏拉图提出的“七艺”中的后四艺(“四科”)。柏拉图根据其教学目的,他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年之久。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中教史的时候会学到西周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西方的“七艺”与四周时期的“六艺”有什么不一样?我在这里先不给大家进行讲解,想让大家主动去思考,同学们不要只听老师的讲解,哪怕同学们思考之后再来听一下老师的讲解,这个时候同学们会有自己的见解,同学们会在老师的讲解过程当中有自己的一些索取,这个时候知识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七艺

六艺算数礼

几何

天文

音乐

文法

修辞学

辩证法

03

品读理想国

《理想国》全书是苏格拉底和贵族青年的对话,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青年对话的形式来表达未来的国家应该怎样建立。可能有的宝宝知道我之前在微博做过《理想国》的读书分享活动,也有很多的宝宝加入进来。我也很喜欢和同学们分享我的读书体会,阅读《理想国》是一次和圣贤交流的机会,希望宝宝们能够行动起来!★名著导读汇总

我与《理想国》

宝宝们的回复

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在这里我就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喜欢的几句话:教育的目标是教会我们爱美。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种特有的功能,某个工作或许只有它能做,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

生命中很多伟大的想法,都来自于沉思的一瞬间。

在我看来,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

三、亚里士多德

01

人物小介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前),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亚里士多德在学习的时候很出色,是学员中的精英并且被很多人称之为“学霸”。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我们也要向亚里士多德学习,我们在备考之余也要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jj/9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