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目送》龙应台
年5月18日下午16时,龙津读书会联合书香之家悦读会在龙岩图书馆、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岩分公司联手打造的新华城市书吧,举办读书交流会。以《目送》这本书为媒介,共同追求艺术修养、待人处事、思想深度、心灵成长等素养和能力提升。
枫桥老师分享
《目送》呈现了一种中国式的亲情观、价值观,隐忍克制,哀而不伤。这本书贴近生活,用极其微小的一个动作或事件,用极其朴实的语言,描绘出生命的五光十色,文章中的语言意味深刻,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品味。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
在枫桥老师的主持下,现场根据书本的角色即兴地编剧情,通过角色扮演,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读懂一本书。
分享读书心得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读书交流会上,读着这本书,想着现实中的自己,感悟父母对儿女深沉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看着我们的背影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家常,多专注他们变白的头发,变佝偻的背,习惯他们重复地嘱托,不能回家时多打电话问候,分别时记得多回头感受父母不舍的神情,让他们在变老的路上不觉得孤单。
人生路上,从珍惜父母开始,学会珍惜更多的人。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在今天这个情感疏离的时代,父母可以从中读到孩子的成长历程,孩子可以从中读到父母的深沉大爱。人生路上,从珍惜父母开始,学会珍惜更多的人。
经典语录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2、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4、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5、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6、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7、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8、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9、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10、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龙岩图书馆新华城市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