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龙应台目送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目送》这本书是龙应台人生系列的第三部,相较于前两本,《目送》以散文形式更多的把思考角度专注于生离死别的人生话题当中。在羽翼逐渐丰满的儿子身旁,从照顾者的身份抽离出来;在年迈体弱的父母慢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又紧凑地学会去安排一切,龙应台为我们讲述的是这样细碎繁琐又真实存在于每个家庭的事情,朋友之间的牵挂、兄妹之间陌生又熟悉的情感、两代人之间隔着年龄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故事贯穿于其中,呈现的是缓慢老去的那一代人终究与时代脱轨的影子。

-段落摘抄-

1.

电话铃响。

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

南瓜汤先上,然后是沙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e。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2.

你大量地逛街,享受秋天的阳光大把大把瀑洒在脸上、在眼睫毛之间的灿亮温暖的感觉。

你不去中环,那儿全是形色匆匆、衣冠楚楚的人。你不去铜锣湾,那儿挤满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不满十八岁的人。

你在上环的老街老巷里穿梭。一个脑后梳着发髻的老奶奶坐在书报摊上打着盹,头低低垂在胸前。一个老头坐在骑楼里做针线,你凑近去看,是一件西装,他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边。一个背都驼了的老婆婆低头在一只垃圾箱里翻找东西。一对老夫妻蹲在人行道上做工。你站着看了好一会儿。有七十多岁了吧?老太太在一张榻榻米大的铝板上画线,准备切割;老先生手里高举着锤子,一锤一锤敲打着铝片折叠处。把人行道当工厂,两个老人在手制铝箱。

你在楼梯街的一节台阶坐下,怔怔地想,人,怎么会不见了呢?你就是到北极、到非洲沙漠、到美洲丛林,到最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到最遥远最罕无人迹的冰山,到地球的天涯海角,你总有个去处啊。你到了那里,要放下行李,要挪动你的身体,要找杯水喝。你有一个东西叫做“身体”,“身体”无论如何要有个地方放置;一个登记的地址,一串数字组成的号码,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杯还有点温度的茶杯,半截抽过的香烟,丢在垃圾桶里擤过鼻涕的卫生纸,一张写着电话号码的撕纸,一根掉落在枕头上的头发,一个私章,一张剪过的车票,一张粘在玻璃垫下已久的照片,怎么也撕不下来,总而言之,一个“在”。

然后,无论你去了哪里,去了多久,你他妈的总要回来,不是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ly/4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