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女士的《天长地久》,正如腰封所说,是一个“生命读书”,以19封“给美君的信”为核心内容,抒发了自己作为一个中间状态下的一个文化人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上有妈妈美君,下有儿子安德烈、飞力普,左有养育了二三十年的两个成年儿子,右有离婚的丈夫和他的女朋友,一面是儿子,另一面是儿子的女朋友,这样一个角色,处于亲情、爱情之间,处于感情和理性之间,处于旧传统和新文化之间,处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
?这样的体验,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思考,这样的情感态度,应该是每一个都会遇到的问题。
?因此,这样的一个作品,也可以认为龙应台作为中西文化的交融者,给已经面临和即将面临这些难题的人们的一种启发,也是她作为文化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一种自觉行为。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这部作品,在写作的样式上,与她的“人生三书”比,既有一贯的安排:比如《亲爱的安德烈》是书信体,《目送》散文体,中间夹着一些图片,这是个人作品编排风格的延续。又有一个创新,她用五种彩页,写了二十世纪中外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也安排了美君的回忆录片断。这样就使得这本书跳出了只有“亲情”的框架,使得这本“生命读本”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人物活动的广阔的空间感。让我们在审视一个个具体的生命过程和思考人生的意义的时候,更能站在更宽广深厚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普遍的生命价值。
??当然,她提供的历史资料,也让在大陆文化背景下成长的我们,对于过去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是,有些读者会忽略这些资料,从而没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