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话,带初一新生阅读《目送》,我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他们刚从小学上来,应该还是在读儿童文学的阶段吧,不知他们对这本富含深意的散文集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读得懂吗?
我安排了两个阶段带他们阅读这本书。
第一阶段:摘抄和点评。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大多经历两次阅读,第一次是为了粗略了解全书,第二次是为了摘抄点评。
我发现孩子们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力是很强的,他们摘抄的多是富含深意的片段,只是对这深意还不能完全地感受到,也或者是表达不够清晰全面,于是只能用“这段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样的简单笼统的话来表达。
于是我选了几个片段在课堂上带他们学习如何仔细深入地分析,方法多样,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可以品味具体的语言使用,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可以想象人物行为的深层原因等等。
第二阶段:撰写读书随笔。
先进行写作指导。何为读书随笔?孩子们很茫然,因为以前没有写过。我说,随笔的“随”不是指“随便”,而是“随意”。立意、构思、行文都可以比较随意,着重写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思考与感悟,其中可以调动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来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谈自己的阅读后的人生感悟,但与小学阶段以作品为引子、以个人感受为中心的读后感不太一样。
写读书随笔是摘抄点评的高阶版。这个阶段,我们将经历选择角度、确定中心、搜集材料、整理成文这几个步骤。捷径是检查自己上阶段做的摘抄与点评,想想它们是否反映了你潜意识里对什么内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