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来,Odyssey奥德赛是本田Minivan家族里排行第三,尺寸仅次于美规Odyssey和Elysion,奈何艾力绅自行降至与奥德赛同级,所以奥德赛也顺理成章登上第二把交椅,后面还有StepWGN和Freed,这都是本田7座车的中坚。
Odyssey是古希腊的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希腊语写作?δ?σσεια或者Odysseia,中文翻译作《奥德赛》,这部史诗是另外一部史诗《伊利亚特》的延续,也同样出自荷马之手,它们俩并称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而本田用了一部史诗的书名作为车名,用意为何这个就得各位自行揣摩了。Odyssey奥德赛是一台本田基于雅阁平台而打造的多用途车型,但其多用途的含义与市场上一直存在的厢式客货车也有区别,它的用途更注重载人上,车身地台较低,方便乘客进出中后排,而五门揭背、类似Wagon的设计也能让内部空间最大化,当然了,因为隔壁厂也有一辆名为MPV的车型,所以本田不会再用MPV来作为缩写,而选用了家用Minivan这个世界通行的名称。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定义Minivan车型时往往不是用座位计算的,而是用内部容积,所以五座、六座、七座、八座均可计算入内。
第一代奥德赛诞生于年时,刚好遇上了日本的多事之秋,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大幅升值导致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房地产股市的泡沫开始撕裂购买力,美国人在那边偷笑,而日本的各大车厂的销量因为过于依赖出口而出现困境。车坛上,今天流行的SUV在九十年代仍未成气候、而传统的轿车、运动车的销量开始往下掉,于是,在一种“产品线开源”的思路下,本田使用了现成的雅阁底盘,并冠以“生活创造汽车”的理念来包装新的奥德赛,并一直加以改进,至今已经成为本田品牌下的“骨干型号”,所谓的骨干型号概念其实很多车厂都有,例如奔驰的C/E/S就是骨干型号,而本田的骨干型号则是“飞度/思域/雅阁/奥德赛”这几台。首次投放市场的奥德赛则主要使用一台名为F22B的引擎,没有VTEC系统,只是普通的SOHC配气机构,马力只有匹配四前速自动变速箱,但这个无甚出彩的机械配置并不影响第一代Odyssey在日本国内的一炮而红,年夺得日本年度汽车大奖已是公众及媒体人对它的肯定。但在出口市场方面就有点儿不如预期了,美国市场基本是失败的,因为美国人嫌小,动力弱,因为出口版使用的引擎为F22B,马力只有匹;欧洲市场改名为Shuttle,但业绩也是平平,唯一较为受欢迎的反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市场,第一代的奥德赛在当时国内路面上可算是能见度颇高的一款车,既有原装进口的,也有换标的,而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第二代奥德赛开始在广汽本田投产的伏笔。年,前期版开始加入一套全景天窗型号,当然,这款车型基本上只有右驾市场才有,左驾车型很少见到。前期版RA1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转速表,使用“呔波”以营造全平地台。
这是六座版的,日本国内的奥德赛有六座、七座、八座版本可供选择。
第一代奥德赛的前期版本使用的是F22B引擎,车架代号RA1(前驱)/RA2(四驱),而到了年8月进行小改款后,F22B被升级为拥有SOHCVTEC系统的F23A,车架代号RA3(前驱)/RA4(四驱),这台F23A引擎的动力输出比F22B要稍大,有匹,而且燃油经济性更好;而为了更有效地打开美国市场,在年的中期改款中更搭载了一台来自美国本田研发的J30A引擎,车名为OdysseyPrestige,车架代号RA5,马力为匹。第一代前期的RA1的F22BSOHC引擎可算是平平无奇,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几乎没有,因为第一代奥德赛进中国市场也多为美规的F23A引擎版本。
使用V6引擎高级版本代号RA5,除了动力强劲外,内部也采用了真皮包裹。
终于也开始有转速表了!不过自动档的车,确实不看转速表也行.....
不得不提一下这个露营版的OdysseyFieldDeck,第一代奥德赛用以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