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启蒙研究丛编”
论古今学问:坦普尔文集
[英]威廉·坦普尔(WilliamTemple)著
李春长译
69.00元,年9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们一直以为,发生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古今之争”是一场涉及文艺问题的论战。
在坦普尔看来,厚今薄古派的内在冲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两百多年欧洲新兴王国的崛起,因此,他反对欧洲新兴王国的政制建设摆脱古典传统和古典德性的规制。他在《论古今学问》中说,西欧的日耳曼诸王国仅仅在近两百年才开始出现自己的学问,与古希腊罗马学问相比,更不用说与东方其他古老文明国度的学问相比,只能算是学问上的幼儿。
本书收入坦普尔爵士作品七篇,并附其生平文字一篇,展现了历史上的英格兰陷入政制动荡之时,关心国家命运与精神品质走向的智识人如何思考。目录
编者前言(刘小枫)论统治的起源和本质
论民众的不满
论古今学问
伊壁鸠鲁的园子
论英雄德性
论诗
为《论古今学问》辩附录:坦普尔爵士的生平和品格
编者前言
刘小枫施特劳斯说,谁“尝试解决那些最为重要而且永远重要的政治争议”,谁才算得上“政治哲人”。在说到“古典政治哲人和当今政治科学家之间的区别”时,施特劳斯以坦普尔爵士为例,以说明何谓古典式的政治哲人。威廉·坦普尔
十七世纪的坦普尔爵士(SirWilliamTemple,—)与洛克是同时代人,他从小喜欢文学,早年在文法学校修习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文学,后来就读剑桥学院,师从当时著名的柏拉图主义者卡德渥什(RalphCudworth)。起初坦普尔是个文人,写随笔和小说。王政复辟之后,坦普尔开始了自己在爱尔兰议会的政治生涯,长期出任外交官。从政期间的坦普尔不忘情于文学,大量阅读古书,尤其喜欢东方秘学。
52岁那年(年),坦普尔突然退休,重新回到自己喜爱的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生活方式。不过,坦普尔虽然热爱古典,却并非在古代文史方面深有造诣的古典学者,古希腊语也学得并不好,主要通过英译本和拉丁语译本阅读古希腊经典,而且并不排斥现代新知识。退休后的坦普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