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祖国,就是精神依托和原生信仰
作者/琇才菌
龙应台是谁?就是那个写《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台湾前“文化部长”。她最有名的一句话是什么呢?——“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视频时长为:1分18秒)
这个讲座叫《一首歌,一个时代》,是香港媒体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大学问》系列的其中之一。
台湾前“文化部长”、作家龙应台,带着大家回顾不同时代倾听过的歌。她说,“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
接着,龙应台问了,你们的启蒙歌是哪一首呢?
一位中年大哥拿到话筒说,“我想起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
龙应台不敢相信,反问了一句,“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
话刚问完,全场响起大合唱。
第一句唱起的时候,歌声还很单薄,有点怯生生地。但越往后唱,现场加入的人也越多,歌声越大。最后,观众们连唱了5、6句,到最后一句时已经变成了全场大合唱!
估计龙应台听得尴尬癌都发作了,于是连忙苦笑道,“我们鼓掌一下好不好?
于是就在那句“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呼之欲出的时候,全场大合唱被打断了。
龙应台说,身为大学副校长的周伟立在一千个师生面前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启蒙歌曲是一首“红歌”,需要勇气,“但我欣赏他的诚实”。
龙应台说,因为没有听过《我的祖国》,所以当场邀请大家一起合唱。“让我惊讶的是,原以为会有代沟——也许年轻人不太会唱,但是发现年轻人一样纯熟地唱;原以为港人可能不太会,发现港人能唱的也很多”。
本想来给港大师生洗脑,结果却听到红歌大合唱,听说,这位男士是就是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
但是,爱国行动还远远没有结束!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一位学生提问:“什么的歌曲能称之为经典?”
对这个问题,龙应台非常“巧妙”地用邓丽君的歌曲作了回应:
话音刚落,有一位同学很不时宜地站起来提问道,“在我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的启蒙歌曲应该是《义勇军进行曲》。”
学生接着说,“这首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的政治性。作为作曲者,他也是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是否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或时代责任?谢谢。”
对此,龙应台也很认真地回复道,“《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国歌之前,它不是国歌,它是一个抗日歌曲。我会觉得,一个好的作品,它就是好,而不需要去回答一个问题。说你的思想性够不够。它是一个好的作品时,它会有各种不同的、微妙的,你不见得能用公式区分析它的原因。”
这段演讲视频,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
同一首歌,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启蒙意义就不一样。就好像《我的祖国》这首歌,八十年代的内地大学生和七十年代港大学生意义不同,对于他们而言就好像身份标识一样。
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首歌的旋律、歌词和演唱者,更多的是演唱时的心情、意境和一颗表达出思想的爱国心。
大河是祖国的大河,稻花是飘香祖国两岸的稻花。
END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琇才互动-
“你想用哪一首歌唱出我的祖国”
所有文末显示可见的评论皆可得到红包一枚
注:记得先添加小秘书为好友哦!
小秘书
-琇才节目-
后台输入关键词:奇葩职业琇才菌对你涨姿势
点击“阅读原文”
1元承包琇才菌广告位↓↓↓
有酒有故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