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别离,才懂得什么是最好的别离

01

最近朋友圈被《小别离》刷屏,也跟着去瞧了瞧,谁知一看就停不下来的节奏。

先说演技,黄磊和海清虽是师生,但剧中俩人一嗔一怒,一逗一贫,旗鼓相当,配合十分默契,再加上童星出道的张子枫,分分钟演技爆屏,走心更是没商量。除了演技好,这部剧还以小切口,大现实取胜,三个不同背景的家庭,三个成绩不等的孩子,都面临着出国留学的问题,不仅仅是当前国内教育现实的暴露,从三个家庭为出国所付出的代价来看,故事背后还隐藏的一线都市阶层分化等问题。然而,最勾人泪点的还是该剧的名字,也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一个命题:别离,尤其是亲子间的别离。为人父母,从孩子呱呱落地,到一寸一寸长大,血脉既定,便一生操劳。

比如该剧的第一集,海清为了帮着朵朵记英语单词,五点钟起来往窗户上贴满五颜六色的便利贴。

02

如此辛苦朵朵英语却没有考及格,总排名也跌出一百之外,海清发现后怒火中烧,直接端着果盘进了朵朵房间,让朵朵坦白自己的四宗罪才算完。

从朵朵一上初三面临中考开始,海清和黄磊家就开始兵荒马乱,海清要帮着朵朵掐着秒表计算做模拟题的时间,甚至苛刻到朵朵因为差零点五分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而取消奖励,最后还一度情绪失控,到了要靠吃雌激素抑制的地步,几集看下来,海清整个人都是绷紧了随时要打仗的状态,恐怕她唯一恨的就是不能替孩子上阵杀敌,而黄磊更是时不时要下跪扮小狗吐舌头来缓解家庭气氛。

家长会后,海清和黄磊开始考虑要不要让孩子留学,念头一起就不可收拾,俩人立即分工忙孩子的托福,忙手续,忙一年40万的费用。历练如海清,即使工作上是叱咤商场的女强人,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也不能争取哪怕一点的特权和优势。

终于,朵朵如愿去了美国,原以为海清和黄磊能恢复原来的节奏秩序,但海清思女心切,甚至还有了生二胎的打算。

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发现问题,海清想用另一个新的生命,来逃避孩子离开的痛苦。

03

而有这种念头的母亲,并不少见,早年张柏芝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道,将来如果结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老公签下协议,就是不管将来怎样,我的孩子一定要跟着我。记者反问道,那他们早晚会长大离开你的啊!张柏芝说那我就再生一个,总要有一个孩子是在我怀里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和谢霆锋离婚时,有媒体报道俩人的确签订了类似协议,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是:“他日无论何种原因分手,张柏芝都可带走自己所有子女。”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上映的时候,吴秀波在采访的时候提到一件小事,电影开拍的时候导演薛晓路的孩子刚刚去美国留学,片子原本计划了很多的取景地,几乎辗转全球,但是薛女士因为刚刚和孩子分离,奔溃到几乎时时刻刻要落泪的地步,最终剧组只是在澳门和温哥华取景,将拍摄时间压缩到很短,好让导演有时间去陪孩子。

八卦也罢,玩笑也罢,但我想说,这种母爱的确很伟大,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很可怕。

在中国,很多家庭,一旦有了孩子,丈夫扮演的更多的是爸爸的角色,妻子扮演的更多的是母亲的角色,甚至双方都随着孩子改口称彼此为爸爸妈妈,就像《家有儿女》中的那样。

04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这种模式和文化之下,首先影响的是夫妻间的情感体验,很多人表示,一旦生了孩子,夫妻间的交流便急剧下降,只剩围着孩子转了。

即使25岁结婚30岁生孩子,真正属于夫妻的时间也不过是三五年而已,从孕期开始,孩子就几乎成了家庭的中心,中国的教育环境也在难上加难,幼儿园排队,小学排队,中考因为关系到高考升大学开始有户口限制,尤其是北京这种城市,再加上孩子或许成绩下降,青春期、叛逆期、早恋的可能,后续帮孩子买房子他结婚生子你帮着带孩子的夙愿,一转就是几十年,仿佛一旦冠上父母之名,就是失去自我的开始。

对于孩子,父母这种做牛做马的牺牲精神恐怕也不见得都是帮他,前几年有学霸考上清华但是因为无力照顾自己的起居,不会剥鸡蛋连考试也记不起,最终被劝退的新闻报道,这是极端的例子,更多的孩子是受到父母的荫蔽一辈子畏畏缩缩,束手束脚,像个畏葸似的白痴。

父母可以为孩子考虑,可以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照顾,但前提是,你不要彻底失去自己的生活,也不能把孩子看做自己的全部。即使有血缘连着,一个人也永远不能彻底属于另一个人。

而这样的亲子关系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说的残酷点,不过是父母爱之名下变相的控制欲,比如试图避免他人生在世所有的坏际遇,但结果呢,我们还是得接受生命的历代更迭,孤身先走,遗他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陪伴一时,却不能终生干预。

你过得开心吗?你理想的生活是如何的?你对这一生有什么计划吗?反倒是这些终极关怀的话语,父母只是说说而已,很少真正当回事。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唯一表现,是从生下他到他生下孩子,恨不得事事操心代替。

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就成了小时候是听妈妈话的乖宝宝,大了被相亲的对象说是妈宝男,真正结婚了,有因为不能自己判断拿主意婆媳关系问题一堆的巨婴。

永远弄不懂血缘之下的界限,永远不了解个体生命的差异,也永远把握不好一个平衡和度,这种亲子关系最可怕。

而现实中,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着错误的亲子关系,比如心理学家指出的几类常见的:

一、溺爱型二、冷漠型三、专制型

首先是溺爱型的亲子关系,在这里,父母经常扮演仆人的角色,这种相处模式下的子女,会变得依赖、不抗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序、无法承担责任、容易大吵大闹、孤僻。在将来恋爱、结婚后,也会出现很多异常,比如对方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自残等,尤其是生育之后,还曾经出现离家出走逃避责任的状况。

其次是冷漠型的亲子关系,比如剧中的小宇父子,第一集中琴琴的妈妈开玩笑说小宇没爹没娘,后来小宇撒谎说自己的爸爸坐飞机失事,再到他爸去开家长会坐错位置(表明第一次去,剧组细节处理的好)等,都表现出他对小宇爱虽爱,可是冷漠。这样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不安全感,孩子极其容易出现早恋情况,因为他们需要从他人那里补充爱和存在感,在成人后的婚恋中,这种孩子也极其容易出问题,比如男孩子在择偶中会有恋母情结,与之对应的是女孩子的恋父情结,现实生活中的妈宝男和大叔控就是这种心理的间接反映。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男人在婚恋中具有寻母情结。

最后一种是专制型,比如海清饰演的董文洁对朵朵的管教方式,早上五点起,不许养狗,差零点五没有达到目标就取消奖励等等,而朵朵考试不及格的时候一提到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样的时候,那种恐惧和委屈,都是董文洁长期专制的证据。长久以往,这样的亲子模式下的孩子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自我意识和人格完全被父母吞没,毫无主见,凡事想着依赖别人逃避责任,要么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特立独行,自我过度膨胀,以应对父母吞没自己的危险,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出现恐惧,比如恐婚,拒绝亲密行为和关系等等。

05

其实,这三者之外,还有一种模式,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模式:

朋友型

为孩子好,替孩子排忧解难,但是不要忘了,让孩子做自己,你也做自己。

适度放手,才是对彼此更好的成全。所谓亲子关系,不过就像宇宙中的平行时空,偶然交遇,终要别离,所谓天伦之乐,不过是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和记忆,是一种期限。

没有那么多的不能放手,进化心理学上说的更加残酷,你生养孩子,不过是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而已。他刚降临的时候,你沉醉痴迷,连粉嫩的小脚都要亲吻,但也终究会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如龙应台所言,所谓的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而你,也只能在心里默念: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

恐怕,这才是最好别离。

人生是一场旅程,谢客匆匆,我们一生的追逐努力,不是要成功,甚至也不是要变得更好,而是要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实现对自我的诉求,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所具备的不同和差异而欣喜。

成为自己,才是一生的必修课。

同样,也适用于孩子。

最后用纪伯伦的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舒淇,一个跟爱殊死搏斗的女人

先看清你的欲望,再掂量婚姻

为什么不起眼的女人嫁的好?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editor

chinasunmedia.







































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ms/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