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23/7082970.html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1.本文由“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说起,你认为这样开头有何好处?
①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说明对象“动物的印痕行为”。
2.第⑥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之一”是不止一个的意思,不排除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有其它的原因,删除后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第④段和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自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印痕行为的含义。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4.下列各项是对本文的阅读理解,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B)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鸭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这就是印痕行为的表现。
D.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穿上特制的“熊猫服”,是为了避免出生的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5.动物的印痕行为,人类也有类似的现象。结合选文以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模仿能力
为谁
龙应台
①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
②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③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④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地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甲进车里,一个乙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丙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丁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⑤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⑥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⑦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戴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安德烈会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做菜时,用一只马表计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⑧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我没说话,他直追,“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⑨我点点头。是的。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他不吃了。
⑩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孝顺、感恩
1.作者多次写到“做菜”,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①“做菜”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脉络更清晰;②推动情节的发展。
2.请你根据第四段内容概括“我”的“能干”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①做菜效率高;②照顾孩子有条不紊;③做菜、照顾孩子两不误。
3.文中第6段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请从所给词中选出最恰当的,写在下列横线上)(4分)
跑塞载送放返折冲
甲:塞_____乙:送______丙:折_____丁:冲_____
4.赏析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请你谈谈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从不做家务,理所应当的态度,突出父母的爱。
(2)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
比喻,把月亮比作蛋黄,突出月亮的美好,表达了我此时心情的愉悦。
5.结合文末两段,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3分)
作为儿女,要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
作为母亲,爱孩子的同时要学会爱自己,爱生活。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①郎:郎官,一种官职。②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乃募能使者___出使_____②径匈奴,匈奴得之___俘获_____
③传诣单宇____到____④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___离开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A.以其头为饮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D.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4)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
骞持汉节不失
俱亡归汉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
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表达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的惬意生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