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极子按:拉奥孔与其说被塑造成英雄形象,毋宁说被理解为巨蟒的牺牲品,而巨蟒隐喻着越反抗缠得就越紧的“命运绞索”。
在梵蒂冈博物馆一处神秘的露天庭院里,矗立着一尊造型复杂的大理石群雕:一个满面胡须的男人仰天长叹,两个惊恐的少年垂死挣扎,让他们长叹和惊恐的是缠在三人腰间的巨蟒——命运的绞索。
▲[古希腊]阿格桑德罗斯《拉奥孔》,公元前1世纪,大理石群雕,cm
梵蒂冈博物馆藏
那个仰天浩叹的男人名叫拉奥孔,三千年前特洛伊古国的一位祭司,只因识破敌人诡计却又不被国人相信,最后被天神以道破天机为由降下灾祸而惨死。古希腊罗马诸多史诗和文献对这位睿智、忠诚但不幸的祭司之死多有记述,大致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话说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打了十年,看不到尽头。有一天希腊联军的战舰突然消失在海面上,只留下一匹巨大无朋的木马矗立在海滩上。特洛伊人听信了一名希腊俘虏的鬼话,轻信希腊人厌战回国了,而这木马是他们在撤退前连夜造好敬献给战争保护神雅典娜的,只要把它拉回城中,神的赐福就会统统降给特洛伊人。
▲[意]乔凡尼多美尼科提也波洛《特洛伊木马入城仪式》,约年,油画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正当没头脑的特洛伊国王准备把木马拖回城中之际,大祭司拉奥孔急忙赶来制止,建议速速将此不祥之物烧掉。按照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的记载,拉奥孔如此告诫道:“特洛伊人,勿信此马!不管它是何物,亦须警惕希腊人,即使他们带着礼物前来!”此语后来演变为西方名谚——“小心带着礼物的希腊人”,意同: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尔的尸体围着特洛伊绕城三匝
[奥]弗朗兹冯马奇《阿喀琉斯的凯旋》,约年,湿壁画
希腊科孚岛阿喀琉斯宫主厅藏
好人嘴贱,坏人嘴甜,此时这位苦口婆心的祭司成为了特洛伊人眼中故意煞风景的讨厌鬼。愤懑不已的拉奥孔举矛刺向木马,偏袒希腊人的雅典娜眼见得木马巧计即将被戳穿,便从波塞冬掌管的大海中放出两条海蛇,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死死缠住。不论他们怎样挣扎,最终也没能挣出命运的魔掌。
▲[西]埃尔格雷考《拉奥孔》,-年,油画,xcm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特洛伊人一时间面面相觑,不明所以,那个狡猾的希腊俘虏又连忙施展开语言的蛊惑力,他说这是因为拉奥孔妄图毁掉祭神的礼物,触怒了天神,遭受到天谴。
骗子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的谎言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于是,特洛伊人放下疑虑,兴高采烈把城墙拆出一个大豁口,以便将过于庞大而无法穿过城门的木马拉回到城中。当晚,他们载歌载舞,狂喝滥饮,庆祝假想的胜利,慰藉盘桓多年的战争伤痛。
▲电影《特洛伊》中的木马
但是,上苍便没有放过这群渴望和平的糊涂虫。夜深人静,灯火阑珊,藏身木马腹中的希腊战士一个个顶盔贯甲,披坚执锐,跳出木马,打开城门,放进外援,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霎时间城内火光冲天,杀声动地,一夜的烧杀抢掠,将曾经繁花似锦的特洛伊城夷为平地。而那位曾像楚国屈原一样感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拉奥孔,此时在天堂里望见不听劝告而惨遭屠戮的家乡父老,又该是如何地悲愤难平啊?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来自古希腊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agesandros)和他的两位助手波利多罗斯(polydoros)和阿典诺多罗斯(athanodoros),根据这个神话故事集体创作了一组大理石群雕《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TheLaocoonandhisSons)。拉奥孔与其说被塑造成英雄形象,毋宁说被理解为巨蟒的牺牲品,而巨蟒隐喻着越反抗缠得就越紧的“命运绞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