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三碟中谍5外景

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曾说过:摩洛哥是一颗根植在非洲,但叶子呼吸欧洲新鲜空气的大树。数千年来,非洲原始文化、欧洲地中海文明和阿拉伯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摩洛哥就像一颗异彩纷呈的明珠在北非之巅光芒闪烁!千年的红色古城马拉喀什,就像直接从《一千零一夜》的魔瓶里穿越到你面前,神秘梦幻令人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你认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就能了解摩洛哥丰富的内涵,那肯定是大错特错!

十一月的马拉喀什,清晨依稀有点微寒,金色的晨曦越过阿特拉斯山洒在亚当公园酒店红色的墙头,迎来了新的一天。行色匆匆的亚洲游客远不及欧美游客淡定从容,院落的宁静很快便被一阵阵喧哗打破。

用过自助早餐,悄悄溜到酒店外,旭日冉冉东升,一轮圆月却缓缓西沉。这里地处郊区,周边建筑不多,附近只有一些红色为基调的酒店沿着公路两侧延伸。

望向东边,笔直的公路直指远方高大的阿特拉斯山,金色的朝晖、粉红的墙、林立的旗帜、鱼贯排列的车、沐浴着阳光的树、骑着摩托早起的人......温暖包裹着刚刚苏醒的马拉喀什,让人有些欣喜也有些感动。

今天的行程是继续沿着N9公路翻越阿特拉斯山,向着瓦尔扎扎特进发。我们的大巴驾驶员经验丰富是个年青的老司机,短短两天已然发觉他循规蹈矩,兢兢业业,遵守规则,从不越逾越雷池,这也使得我们在包括后来的整个行程中,从未被严苛的摩洛哥警察拦截处罚过。

向东行驶约莫百余公里,大巴便进入非洲北部最高的山脉——阿特拉斯山,阿特拉斯山由寒武纪时期非洲和北美洲相撞的阿伯拉契造山运动形成,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同一山系,远古时期的它可是比现在的喜玛拉雅山还要雄伟高大哈。

阿特拉斯山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的泰坦神族擎天巨神Atlas,由中阿特拉斯山、高阿特拉斯山和安基阿特拉斯山三段组成,平均海拔—米左右,绵延上千公里。半山回望,可见马拉喀什所在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与赭红色的浅丘过渡地带簇拥交融,你就会明白红色之城的由来了!

沿途可见到山麓鳞次栉比的柏柏尔人民居,大多为平顶土坯或红砖排立房,房屋之间紧紧相邻,椰枣、棕榈、橄榄、仙人掌点缀其中,红绿错杂,别具风情。柏柏尔人数千年来扎根于此,村庄通常建在海拔2千米左右的地方,每个村落大约有数百居民。他们信仰部分伊斯兰教,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语言风俗和传统文化。

阿特拉斯山是阻挡撒哈拉沙漠西侵的天然屏障,西部主要为起伏和缓的侏罗纪石灰岩,这里的山体受风沙侵蚀且植被稀少而日趋恶化,裸露出很大部分红黄靛青间杂、尚未发育完全的丹霞地貌。

长焦镜头下,可以看到柏柏尔人的村庄规模虽小却五脏俱全,包括:清真寺、打谷场和长老议院集会处等公用设施,家庭住房以设堡垒的公共打谷场为中心层层圈建。附近的山坡和谷地则被长老按牧场和农场划分给每家每户。

阿特拉斯山气候干燥,山谷里的河床此时已经干涸,大风吹过,往往扬起一阵黄褐色粉尘,这里土地贫瘠,柏柏尔人大多以放牧牛羊为生。不过这里也有稀奇可瞧!看见河道旁边生长的绿树了吗?它们可是摩洛哥的国宝哟!

阿甘树、椰枣和仙人掌被誉为摩洛哥的三大国宝,而刚刚看到的那些树木就是排在首位的阿甘树。椰枣和仙人掌大家比较了解,对于沙漠地区的人们而言,椰枣可以当面包充饥,仙人掌和果实可以解渴,而阿甘树相对陌生一些。其实阿甘树的果实是制作阿甘油的原料,其果核榨出的阿甘油被世界公认为“液体黄金”,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和头发的护理产品中。

阿甘树是距今万年到距今万年的第三纪的孑遗物种,与现存孑遗物种如大熊猫、银杏、珙桐等同样珍贵。由于阿甘树生长缓慢产量低,加之果肉果壳的分离需要纯手工来完成,聪明的柏柏尔人便在果实采摘季,将训练有素的山羊们赶上阿甘树的枝头啃食果实,待它们吃完果肉吐出果核,就省下一道工序更便于加工。于是造就被称作“羊上树”的奇特景观!

阿甘果坚硬的果核富含大量脂肪酸、甾醇、维他命E和酚类化合物等人体难以合成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皮肤和头发的护理和抗衰老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阿甘树只生长于摩洛哥南部和西南部。故尔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阿甘树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暨文化组织世界遗产类别,并将阿甘树林区列入世界稀缺和濒危生物圈保护区名录。

如今的摩洛哥政府也颁布相关法律,规定每年阿甘果的生长期,不得在林区放牧山羊和采摘果实。当地民众更是利用旅游开发的契机,等到果实成熟季,村民们吆喝着羊群跃上阿甘树枝头,使树上爬满山羊的奇观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地政府为了大力宣传阿甘树系列产品的功效,在阿特拉斯半山腰的河谷U形弯,设置了一处专门展示阿甘油整个制作工序的手工作坊ArganeTichka,游客们可以在停车休息的间隙去亲眼目睹摩洛哥国宝——阿甘油的制作过程。

加工作坊规模不大但分工明确、流程清晰,几名柏柏尔妇女坐在屋内草席上,用石头将阿甘果的果核敲碎,然后取出果仁,再转下道工序。据工作人员介绍,阿甘油生产工序非常繁琐,其中劳动量最大的就是必须用手工操作将果仁取出这道工序。人工12小时剥出的果仁仅够生产一公升阿甘油。

阿甘果的果仁经过烘焙,然后用石磨研磨成糊状,再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阿甘油的提炼和制作。提取阿甘油剩下的果仁泥,可制成香滑爽口的阿甘酱,作坊还免费提供烤饼,让游客蘸着阿甘酱、阿甘油或蜂蜜品尝。

翻越阿特拉斯山通往瓦尔扎扎特,必须经过ArganeTichka作坊头顶海拔2米的提什卡垭口,阿特拉斯山矿产丰富,其中铅、锌、铜、锰和磷酸盐蕴藏量最多。仰望裸露的崖壁,可见到金属光泽在阳光下反射。

离开作坊,在山路十八弯的N9公路盘旋爬升了十余分钟,终于到达著名的提什卡垭口,这里地势险峻,视野看阔,在它西南方约60多公里,便是阿特拉斯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米的图卜卡勒峰。

提什卡垭口服务区已成为当地人向游客兜售真假难辨的珠宝和远古化石的摊点。虽然许多攻略说这里很少有假货,不过我认为越是精致耐看、完美无瑕的化石越假,所以奉劝大家还是别买。瞅瞅,上图右边几个不假才怪,残损的海螺化石倒可能是真的。

化石珠宝千万别买,而当地手工制作的木雕、陶瓷、银器、铜器、围巾以及地毯倒可以看看,这里的风俗好就好在不强买强卖,随你怎样砍价,双方满意才成交。

站在提什卡垭口悬崖边,迴绕盘旋的公路在山脊和山壁上扭作一团,摩洛哥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带无人机,否则,这些磅礴大气的场景用航拍的视觉来拍定会很惊艳!

《碟中谍5神秘国度》中,汤姆·克鲁斯苏醒后骑摩托追逐丽贝卡·弗格森在盘山公路飙车的镜头便是在提什卡垭口这一段公路拍摄的,不知大伙印象深刻吗?

虽说阿特拉斯山的海拔对于川西长大的我来说算不得巍峨高大,但是在摩洛哥乃至整个北非地区,它却真是一堵挡风的墙、一道绿色天然的屏障,它东北起自突尼斯的舍里克半岛,西南止于摩洛哥大西洋海岸,把金色的撒嗒拉沙漠与大西洋沿岸富饶的平原截然分开。

山下狭长的河谷是满眼荒芜中的一叶绿洲,红色、黄色的民房、高耸的宣礼塔,耐劳吃苦的柏柏尔人愣是凭着极限生存本领在这贫瘠荒凉的大山中扎下了根,生命在不毛之地怒放。以前这里森林遍布,曾是最大最重、最具雄性美的巴巴里雄狮的乐土,然而随着人类势力的扩张,最后一头野生巴巴里雄狮于年在提什卡被一位农夫射杀。从此,罗马帝国的斗兽、苏丹的宠物、最美的雄狮就这样消失在地球!俱往矣,翻越阿特拉斯山,继续朝着撒哈拉走!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二)红色皇城——马拉喀什

神秘国度摩洛哥之行(一)北非迷城——卡萨布兰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11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