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低质量的应酬,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一个人下班的时候,如何通过高质量独处提升自己?

下班独处的时候,可以在知识积累和身体锻炼两方面养成好习惯,日积月累,让时间见证你的提升和飞跃。

一、知识积累方面

1、知识的输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固定的增长知识的习惯。根据我有限的经验,推荐以下两种方法。

(1)看书:每天至少坚持1小时,最好看些需要思考的出版过的书。可以去买纸质版,也可以看电子书。推荐网易蜗牛读书这个APP。里面的书质量高、品种多,还有很多领读人的书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感兴趣的书,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书的内容。这个软件每天有1小时的免费读书时长,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很多收益。

(2)听书:可以去喜马拉雅FM,蜻蜓FM,得到APP等平台,找你感兴趣的书籍、讲座、资讯等听一听。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拓展一下视野,增长点儿见识。

上面的内容有很多是免费的。如果你愿意为知识买单,还可以去充值购买想看的书和想听的东西。

我觉得,每天下班后能坚持1-2小时的专注学习就很了不起。所谓: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所有的收获都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2、知识的输出:我觉得没入脑入心的资讯应该不算知识,只能算是信息。要想把每天接触的海量信息变成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还需要输出。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转述:吃饭的时候,或闲聊的时候,把你获得的新资讯、新知识讲给别人听。看看能不能讲明白,讲完整。这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有时候明明刚看了个很好的观点,但过会儿就忘了,跟别人说的时候就说不清楚了。所以,要想提升自己,就要刻意去强化输入的知识,让它们真正成为你的知识和智慧。

(2)写作:把看过的书、听过的专栏、讲座等,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读后感或评论。也可以写读书笔记,画逻辑思维导图。如果你愿意分享,可以开通自媒体,比如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知乎、豆瓣、简书等等。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与其他人一起讨论,共同成长。

(3)践行:有些知识类的干货会教给我们一些实用的方法,我们最好做个听话的学生,跟着人家做,边做边调整。比如,你看了一些理财干货书,就可以攒点钱去试试,慢慢积累经验。

二、身体锻炼方面

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每天坚持半小时到1小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比如:可以用平安好医生APP和QQ运动等软件,记录每天锻炼的步数。最好每天能走-步,或者跑步半小时,在走路和跑步的同时,可以用耳机听书或听音乐。

也可以去健身房锻炼,主要还是要坚持,不要间断。

总结一下,独处并不孤独,只要利用好时间,日积月累,就将在1年、2年后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下班后的夜晚带给你的说不出畅快之意也留给你足够的宁谧去思考自己。这时候的你无论是在窗边还是床头,疲惫奔波了一天的心总会得到慰藉。月色正好,昏黄的夜灯也正泛着柔和的光,若是没有睡意,何不趁着这份难得的安逸翻开一本书,指尖摩挲着书页,享受一个人独自思考,徜徉的乐趣?

1.《独坐》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读看点:

家里那对好几十年的“还能坐”的老沙发,汪曾祺窝在那里几十年沉沉思考,构想全篇。他一定也在某个似曾相识的秋夜,乘着飒飒秋叶和清风,伏案写下独坐之后得来的令我们爱不释手的名篇。

本书集合了汪老独坐构思后写下的诸多散文短篇,读来津津有味又有着汪氏特色的温和式幽默,仿若面前正坐着那个笑吟吟的白发老人,温言慢语地跟你分享他的每一点细微发现引起的小思考小感受,引你入思,回味无穷。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有意思”!“乡谚云:‘人过七十三,不死鬼来搀’,要真是到了时候,我自己会走的,不必麻烦鬼卒,我的腿脚还利落。人活到七十,就算够了本了,以后都是白赚的。”

在这样的秋夜与这般有趣的“最后一个士大夫”相约见面,心情也仿佛乘了凉风,吹散了白日里的沉重阴霾。

2.《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读看点:

他洒脱恣意时长啸而歌:“竹杖芒斜轻胜马,谁怕?”;

他动情心痛时又感慨悲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其人,留给我们的印象太过千变万化,我们似乎永远无法参透这样一位似乎凝结了天地精华而孕育而生的天才,究竟是如何把他的每一分才华都尽情肆意地展现给世人。

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仿佛与苏东坡进行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为我们呈现的东坡一生仿若东坡本人看过都会微笑着赞许地点头。“苏东坡主要的魔力,是熠熠闪烁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他身上显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遏制,这股力量,由他呱呱坠地开始,即强而有力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闭上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停止。”。而其中最合东坡心意的,约莫便是那句经典总结:“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究竟这样一个痛痛快快酣畅淋漓的豪情天才是如何走完他留在人世的一生?又是如何让历史的洪流也湮没不了他在文人士子心中的飒影?在静谧秋夜微凉风中会心一笑,再到梦中与东坡相会吧。

3.《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

作者:龙应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读看点:

《野火集》的扉页上有一句话,“想象另一种可能”,如果你愿意尝试一把,把思考当作爱好。在一切喧嚣都已沉寂的秋夜,跟随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问问自己,问问社会,问问这个世界,仔细思索,然后在一片默然中勇敢地质疑,做个天真侠客。就像“任何一个欢乐派对结束后,总得有几个不醉的人把朋友一个一个送回家。开车的人,决定方向,总得清醒。社会永远需要清醒的人。”

本书收录了龙应台愤起执笔,针砭时弊的诸多文章,每一个强烈的问号和感叹号都包含着作者最想大声呐喊,唤醒众人的如野火般熊熊燃绕的赤子之心。着实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如果你敢,请在这个凉夜,沸腾起满腔热血,我们步履不停,和龙应台一起,去想象另一种可能。

4.《族长的秋天》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中读看点: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以其衰落、凋零之象往往给人以悲凉之感。而族长的秋天正是描绘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寂寞的一生,他对权力的疯狂痴迷,最终让他沦为孤独的祭品。他"在自己的荣光中孤独地死去,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马尔克斯在本书中针对权利问题的思考,恰恰弥补了"当代拉丁美洲百科全书"《百年孤独》唯一未曾涉及的缺漏。而这本书对文字下的功夫实际上远超《百年孤独》,因而你需要经得起如长歌一般倾泻而下的文字带来的不容喘息,和时空与场景的转换的任意呈现。这种气势与风格的轰炸让你一般惊诧于它的不可思议,一边战栗于它的无比真实。在文字裹挟而来的汹涌撞击中,你总会情不自禁地一次次追问--这样彻骨的寒冷与悲哀,仅仅,属于族长吗?

5.《生活的艺术》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读看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创造艺术变成了一种职业性的活动,画家作画,音乐家作曲,雕塑家雕塑……而我们大多数人,看起来似乎与艺术无缘。人是万物之灵,是上帝最骄傲的杰作。那么每个人的生活难道不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吗?林语堂在本书中完美地描绘出了中国人的悠闲哲学,他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

读这本书时,你一定会为我们中国人的悠闲艺术感到深深的自豪,这份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为我们所憧憬的诗意的自由提供了一份完美模板。

在同样悠闲的秋夜里,wakeupandlive,为我们狭仄的生活开拓出一片精神上的屋前空地。

6.《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作者:[日]山本文绪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中读看点:

有人把孤独分级,害怕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唱卡拉OK。这些人们恐惧的“孤独感”前面,不约而同的都加了“一个人”。可细细想来,一个人其实仅仅是“alone”,而两个人就一定不再“lonely”了吗?山本文绪在本书中给我们分享了她的看法:“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着电视乐,一个人睡觉。感觉寂寞难耐的,定会找个人同住吧。但我并没觉得寂寞难耐。要说难耐的,反倒是想一个人的时候无法一个人。”

在本书中,山本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人生活的真实、平凡和因寂寞而快乐。正如她所说:“极致的幸福,存在于孤独的深海。”

在这样难得静谧远离喧嚣的秋夜,若是呼朋引伴家中坐,一夜笑闹至天明,未免有些辜负了清风明月好时光。不如静下心来,过过一个人的生活。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我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

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巴西]保罗·柯艾略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中读看点:

如果说有一本书,读完之后深深印在心底的是“美好”二字,你愿不愿意亲自去感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又译《炼金术士》,少年圣地亚哥,因为热爱旅行而成为牧羊人,又因为撒冷之王的鼓励而决心去追寻宝藏和梦想,一个简简单单的少年郎,踏上未知的路途,认识爱情又收获爱情,跌倒在梦想前又一次次哭着爬起来。现在的我们,有太多时刻在思考,就有太多时刻在迷茫。而柯艾略的这本书,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段,读来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指引。这部象征意义极强的寓言式作品,运用“世界性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第三类炼金术士——“他们从未听过炼金术,但却在生活中发现了‘点金石’。”

——“什么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相信自己,用爱与意志去实现梦想。“梦是上帝的语言”,它给圣地亚哥坚持梦想的指引,而我们,会是自己的神。

8.《偷灵魂的男孩》

作者:[美]荷莉·佩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中读看点:

阿米什人说,相机会偷走人的灵魂。伊莱,一个双手长着蹼的男孩,在那个夏天他成了真正的“小偷”,他偷走了相机,也偷走了姐姐们的“灵魂”。一场车祸夺走了五个姐姐的生命,他不顾信仰禁忌拍下了姐姐们的照片,他无法原谅那个肇事司机,也无法原谅偷走姐姐们灵魂的自己。这本书是伊莱的疗愈与救赎之旅,他在黑暗中跌跌撞撞摸索光亮,最终寻到了心灵的自由。痛苦是泥沼,总是让受伤的人们越陷越深,愤怒与仇恨是蛊惑人心的骗子,把伤痕累累的人骗上另一个极端。摆脱痛苦的方式不是忘却,更不是仇恨,佩恩在本书中把我们带入了陌生而又绮丽的阿米什人世界中,引领我们去探索宽恕的本质。

在这个秋夜里,跟着伊莱踏上寻找宽恕的旅程,回归心的宁静。

9.《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

作者:[波兰]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译者:胡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中读看点:

在这个凉夜的微风中,拂过的最后一阵清香带来的是诗意的芬芳。诗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辛波斯卡一直在强调对于世界的"我不知道"的态度。在诗歌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存在是寻常的。"这是对世界永恒的未完成状态的尊重,也是人类希望的来源。诗歌之美存在于这份尊重与希望之间。《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辛波斯卡的经典诗集,她用机智、有趣、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了她所倾注的对生活、对世界的最大限度的爱。对日常和万物得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若是厌倦了理性的思考与转动不停的大脑,不妨在秋夜慢慢阅读诗意的篇章,去感受诗人的”寂寞生活",唤醒根植于我们内在的对世界的忧伤、乡愁和依恋,静静享受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

往期精选:

CAA事业群太原园区表彰暨迎春联欢会隆重举办

iDPBG-夫妻不同班别怎么办?

好消息!今天起,郑州刷支付宝也能坐公交了!还可享受免费乘车!

《中国新歌声》港区强势启动,只等您来报名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1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