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在一个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学校,医院的家庭,你会怎么样?
塔拉?韦斯特弗,年,就是生在这么一个极度虔诚、极度狂热、相信世界末日终将到来的这么一个摩门教家庭,她上面还有5个哥哥,1个姐姐,她是家庭中最小的一个。
塔拉从小被教育和灌输政府都是魔鬼撒旦的代言组织,学校都是魔鬼路西法腐化和堕落圣洁思想和灵魂的集中营,医院不是拯救生命而是魔鬼巴尔屠戮灵魂和侮辱身体的地方。
正是受到这样一极端宗教思想影响,塔拉17岁前从未上过学,从未走进过教室,受伤了,生病医院,正如她在书中所写“我们从来没有过医疗记录,因为我们是在家出生...我们也没有上学记录,因为我们从未进过教室,此时此刻,根据爱达荷州和联邦政府的档案记录,我是一个不存在的人”。
塔拉的童年生活,不是在废弃场帮爸爸打工,拆卸各种废旧汽车,就是在操作起重机帮爸爸盖仓库屋顶,偶尔也会随着妈妈去帮助别人接生。
在书中,你会看到塔拉还会经常受到神经质哥哥肖恩的欺负和虐待,每次塔拉的脑袋不是被肖恩按进马桶,就被抓住头发在地上拖来拖去,最后甚至言语和行动,威胁要杀掉塔拉,而每当塔拉向爸爸妈妈求救时,总是得到“没看见”,“没有证据,没有录音”,“是不是你记错了,疯了吧”这样无情的忽略和残忍的拒绝帮助。
但是塔拉在书中末尾,也并没有去责怪父母,因为教育,她得到了不同的视角下去理解她父母以及她哥哥为什么要那样残忍的对她,从出发点来说,他们都是爱塔拉的,只是这种爱,剥夺了塔拉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要的就是塔拉对爸爸的绝对相信,绝对的信服,爸爸所说的都是对的,外面的世界迟早会有毁灭一天,而他们世界末日的到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可命运就是这样的滑稽和令人出乎意料,塔拉的哥哥,泰勒,理查德都是很爱学习,很早就离家出走的,后来通过教育获得了一个新的人生,从不多的信件和电话,两个哥哥都是鼓励妹妹塔拉也尝试着走出来,从爸爸妈妈的世界里逃离出来。与此同时,塔拉在家开始利用空闲的时间自我学习,慢慢掌握一些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最开始塔拉的妈妈也会支持她在家学习一些基础数学知识,比如三角函数等等。
后来通过一次,两次自学报考了杨百翰大学最终的得以录取。也许上帝关闭了她过去17年的教育大门,此时上帝又慷慨的给予了她莫大的通往世界最高学府的大门,很快在后来塔拉拿到了去剑桥大学短期学习和交流的项目机会,在剑桥也是得到了教授和主教的帮助,回到杨百翰大学,最后在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年又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她毕业后第一本作品,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塔拉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年度影响力人物”。
教育赋予了塔拉另外一重生命的意义,但同时,这也极大了伤害了她和父母家庭的关系,因为在她父母看来,她是一个背弃上帝,背弃先知,甘于在魔鬼撒旦和路西法统治的世界里谄媚和苟活,这种极端的认知和感受,撕裂了塔拉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正如她在书中所说,“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而每当塔拉在新世界获得更多的成功或者成绩时,这种来自于对父母的负罪感也越沉重,尤其是在塔拉攻读博士学位时,塔拉的父母为了重新拯救她的灵魂,重新把塔拉带回属于她童年时期那个世界,竟然第一次出了远门,在塔拉哈佛大学宿舍公寓住了整整一个星期,就像现在如果你不听话,父母就会来到你的城市,和你住在一起,每天给你唠叨说教。
塔拉的情况更严重,这是要再次扼杀塔拉的独立自我,也因为这种两个世界在内心的撕裂和拉扯,弄得塔拉精神几近崩溃,她的博士导师跟她说,博士学位的确没有那么容易,如果毕不了业,也没关系。塔拉也因此沉醉于白天黑夜刷美剧《绝命毒师》、《吸血鬼猎人巴菲》,所以你在读这本书时,有时你也会觉得塔拉,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
她的确也很年轻,86年出生,现在也不过33岁,和你我一样。不过好在到了后面几年,塔拉学会了放下,学会了正确的看待她的童年,欺负她的哥哥肖恩,以及她的父母。正如她在书中所说,
“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了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因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
“我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时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塔拉在毕业后最后一次回家,父亲给了塔拉一个僵硬的拥抱,说:“我爱你,你知道吗?”“知道”,塔拉说,“那从来不是个问题。”,这是塔拉和父亲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在书最后结尾时,她说,你们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塔拉称之为“教育”。
所以这本书,中文翻译过来,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而英文原版的书名是《Educated》,为什么是Educated,我后来看了塔拉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解释过这个Educated,她说:
“Educated(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我认为,现在的塔拉,应该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她那不堪的童年,哥哥肖恩,父亲和母亲,还是对她上了大学后受到的鼓励和激励,教授们、导师们,哥哥泰勒,理查德,我想都是感恩的,这是这些人给了她鲜有人可以得到的独一无二的经验和知识,也是他们造就了她现在的成就和思想。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读完了塔拉的这本自传体小说,我想起了《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写得另外一本书《逆转》,他在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随着环境的变化,有些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有些旁人看来的优势其实是劣势,同时他也告诉了我们,弱者如何找到优势反败为胜。
塔拉从出生到十七岁自考上大学之前,和同龄人相比,处于极端弱势,但是凭借着强大的毅力和韧性,自学成才得意考入杨百翰大学,后来又逐渐步入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这就是我们在中学课本出自于《孟子·告子下》中所讲到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也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写:“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你去看,这些人,不都是在弱势和困境中,扭转乾坤,转败为胜的吗?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抓住这个转败为胜的契机,这需要极大的天赋和运气合二为一才行。
不管怎么样,对大多数贫穷和底层的人来说,读书和受教育,我相信命运还是有很大机会被改写的,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说到为什么要读书,她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塔拉,她说教育给了她新的世界,给了她无限的可能,使她获得了不同的视角,理解了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最终她的灵魂也得以救赎,摆脱了困扰已久的负罪感。
这回,我们应该能理解了读这本书带来的意义。
最后也可以看看比尔盖茨和塔拉的一段对话视频,了解下她是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的:
我是有态度的精蒜湿首席秉笔官王蛋蛋(蛋哥)
来认识下王蛋蛋,参考文章「一个保险超级买手的年终总结」
蛋哥抬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