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30327/4147026.html
先问你几个问题:高考结束,大学选什么专业合适?北上广生存这么艰难,该不该留在大城市发展?房价越来越贵,到底该不该买……
这些问题每天都有人在讨论,但是从来没有人给出过确切答案。而且你或许也感觉到了,这其实很难从某一个角度说全说透,你需要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看问题。
得到App请到何帆老师来帮你,他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过将近20年,最擅长的就是用宏观视角看待经济现状。现在,他将这些经验总结进了《何帆·宏观经济学》,接下来就请他和你聊聊,宏观经济学到底是什么,你又为什么需要它。
1
在大学的经济系里,我经常会遇到新生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何老师,为什么经济学一上来就分为微观和宏观呢?难道它们是对立的么?对我有什么用呢?了解「得到」的同学,微观经济学你肯定已经不陌生了。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非常好的课程。但宏观经济学讲的是什么?你又为什么要学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先给你讲一个和赚钱有关的小故事。丘吉尔你肯定不陌生,大名鼎鼎的英国前领导人。但你知道么,丘吉尔还尝试过投资呢。年,他到美国纽约去访问。几位金融大佬特意陪他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结果丘吉尔看到里面人头攒动的景象,动了心。自己要不要也试一把呢?当时美国股市是个大牛市,这丘吉尔当然知道。美国正在经历高速的经济增长,他也是看得到的。而且以丘吉尔的人脉,不可能没有人告诉他,当时美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的费雪教授说,美国股市接下来会继续攀高。所以,他出手了。结局怎么样其实咱们都知道,接下来就是美国的股灾,然后是大萧条。丘吉尔投入股市的10万美元几乎全赔光了。你可能觉得,丘吉尔赔钱也难免。毕竟,就算再大的人物,也无法预测风云变幻的经济形势,那里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真的是这样么?邀请丘吉尔参观纽交所的投资家叫伯纳德·巴鲁克,他也在股市里投了钱。但是股灾的时候,他不仅没赔,还赚了。那他怎么知道风向变了呢?难道是有比费雪还牛的经济学家偷偷告诉了他?还是他拿到了连丘吉尔都拿不到的机密数据?我告诉你,都不是。据说,巴鲁克在大街上等着擦皮鞋,那个擦鞋的小男孩一边忙着干活,一边跟人聊买什么股票。巴鲁克擦完鞋,回到办公室,就把自己所有的股票抛售一空。奇怪,这是什么逻辑?其实很简单。你想,如果连擦鞋的小孩都在讨论买股票的事,股市的泡沫得有多大啊。2
我为什么要给你讲丘吉尔和巴鲁克的故事呢?
所谓宏观经济,就是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如果你不关心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也不会关心你。不要以为你有豁免权。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即便你是丘吉尔,也一样会受到冲击。巴鲁克的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搞懂宏观经济,不是非要掌握什么机密数据,也不是非要打听到什么小道消息。理解宏观经济需要一点常识、一点逻辑、一点经过训练之后的洞察力,还有就是对亿万人命运的敬畏感。而这些,就是宏观经济学要交给你的。不信我再给你讲个好玩的案例。曾经有一位基金经理跑到东莞的菜市场去询问辣椒的价格。他要做什么呢?他要调查中国就业市场的变化。你是不是觉得奇怪,就业怎么和辣椒扯上了关系?
你想,广东当地人的口味偏淡,不爱吃辣椒。而来广东打工的大多是临近省份,比如湖南、江西、四川的工人,他们爱吃辣椒。如果东莞菜市场的辣椒涨价了,就意味着外来打工者很多,当地经济不错,就业机会很多。如果辣椒跌价了呢?那就要小心了。也许就是当地经济不行了,外来打工者找不到工作,都回乡了。如果你用心就会发现,逛街的时候,聚餐的时候,自己的公司招聘的时候,都能发现宏观经济变化的蛛丝马迹。所以,学习宏观经济学,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你的身边找到各种各样的风向标。3
你也许还有一个疑问。这么看,这门课应该是开给那些想要改造世界的精英的。况且,宏观经济离我们这么远,就算我搞懂了,又能做什么呢?你这个问题还真问对了。如果不是现在,这门课对你还真没什么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再给你讲两件亲身经历的小事。
欧洲债务危机刚发生那会儿,我专门去了一次希腊,想看看希腊人民的生活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我自己就在想啊,是不是那里的物价变高了呢?是不是大家更焦虑了呢?你猜怎么着?到了希腊,我才发现,我可能是那里第一个知道希腊爆发了危机的人。这里的生活节奏依然很慢,没什么恐慌和焦虑,大家该喝咖啡喝咖啡,该晒太阳晒太阳。前阵子我还去了趟布鲁塞尔,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就在会场旁边,我突然注意到一条正在施工的道路。修路当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问题是十年前,也就是次贷危机刚爆发的时候,我就来过一次布鲁塞尔。我隐约记得就在同样的地方,当时也在修路。所以我出于好奇,就问了一下当地的居民,说这条路是啥时候修的呢?结果人家告诉我,修了大概有十几年了。看来我的记忆力不错。这就是当年的那条路。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简直不能想象。应对次贷危机,我们出手就是四万亿,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一条市区的路怎么可能修十几年!十几年时间,别说一条路,一座城市我们都能建好。如果你生活在欧洲发达国家,那宏观经济学就可能真的只能给你陶冶情操用了。因为宏观经济学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对欧洲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差不多停滞了,没啥想头了,它们的普通民众自然不会觉得宏观经济学跟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多大关系。但在中国就不一样,我们这里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又刚刚遇到增速放缓。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的几十年很可能是21世纪最关键的转折点。在这种剧变的时代,国运比个人的命运更重要,时代洪流会改变你我的人生。聪明的人,一定会顺势而为。宏观经济学就是专门应对大时代的思想工具。对于你来说,它是一门必修课。4
那学完宏观经济学,你会得到什么呢?
首先得到的,就是格局的提升。
我们过去总是用微观的尺度看世界。一百万就是不小的数字了,一千万简直就是梦想。但在宏观经济学的世界里,我们关心的是几万亿,甚至上百万亿量级的现象。我们关心的不再是个体、家庭、单个企业,而是由它们组成的国民经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跟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甚至更高级别的决策者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如果这个社会是一条船,虽然我们都是普通的乘客或水手,但你要了解的,是船长的想法。船长是怎样在苍茫大海上,找到经度和纬度,确定航线的呢?学习宏观经济学,你会把大的东西看小,而视角会从低处升高。其次,学完宏观经济学,你的认知模式会得到升级。量入为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但一个国家在管理财政的时候可未必如此。为什么呢?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打败对手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可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是打败其他国家,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在生意场上,你总希望卖给别人点什么,赚到钱。可一个国家如果总是出口比进口多,可不一定是好事。这又是为什么呢?以上都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结论上的差异。你可以想象,它们的研究方法也是不同的。做这样的左右手互搏训练,你的认知模式就会得到升级。这就像大作家菲茨杰拉德说的,一流的人才是在头脑中保留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体系。
5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宏观经济学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它。那你为什么要听“我”来讲这门课呢?
我这两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教书,之前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过将近20年。从我的职业经历你就能看出,我的特长就是政策研究。我曾经代表有关部委跟其它国家谈判,也曾参加过总理主持的专家咨询会,而且还是会上最年轻的学者。我跟踪过很多重大决策的讨论,了解一个政策从酝酿到讨论,再到出台、执行的全过程。我还曾经跟着官员们一起彻夜写报告,和他们一起下基层调研。可以说,我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远远不止于书本。如今,政策研究仍然占用我大量的时间,但在「得到」的邀请下,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数易其稿,反复打磨,为你准备了这门宏观经济学课。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看来,为中国热爱学习的人解读这里的知识,和为国家决策者提供咨询建议,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我的这门课分为增长、政策、危机、开放、应用和未来展望6个模块。背后的脉络,就是从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到手段,再到和你的连接。这里面有我20多年的经济学研究与政策咨询的经验。但请你放心,我会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你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更多一些,体会更深一些,你对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把握得更多一些。你会像船长一样对整个航程了然于胸,你也才能做好自己的决策。好,马上就要开船了,请上船吧。▽戳此入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