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西元前希腊的史诗哲学和悲剧尉陈

在东方,很多人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基督教是西方人的宗教。其实对于西方人来说,基督教又何尝不是一种“外来”的信仰呢?的确,如果就发生地而言,基督教恰恰源自我们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今日欧美世界之西方文明,追根溯源,其实是外来的基督教与西方自身的土著文化合流而成的产物。

西方本土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

公元前8世纪,在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以及爱琴海域的各岛屿上形成了许多小城邦,如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奥林匹亚等。它们虽也发展农业,但主要是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用以榨油酿酒,然后行销海外换取大陆出产的粮食。这种以航海贸易为本的生存方式显然迥异于华夏、印度、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农耕文明,在古代世界堪称异数。这些小城邦虽然彼此独立,未建立大一统帝国,但在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和精神气质等方面却基本保持一致,且对外皆自称“希腊人”(Greeks),因此被统称为“古代希腊”。

其实,古代希腊文明所涵盖的时空范围远不止于此,在空间上,按最保守的看法,古希腊也应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今土耳其西南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东岸等地区;在时间上,则上可追溯至米诺斯(克里特)和迈锡尼时代,下可及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时期,其具体的历史分期如下:

首先是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迈锡尼等地相继出现了早期文明,它们的出现如明灯一般照亮了尚处于石器时代的西方世界。克里特岛的宫殿,重门复道,号为迷宫;迈锡尼城堡的大门,威武雄壮,号为狮子门。正是由于米诺斯和迈锡尼所代表的“爱琴海文明”在后来的被证实,才使古代希腊得以晋身“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之列。

大约从公元前12世纪初开始,迈锡尼文明开始江河日下。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虽然以希腊联军的胜利告终,但也从此大伤元气,故很快就被北方野蛮的多利亚人(属雅利安人的一支)吞并,迈锡尼文明崩解。这之后(即公元前—公元前),希腊世界经历了多年的文明倒退期,这多年的岁月几乎没给后人留下任何史料,所幸有位盲诗人荷马将这一阶段的历史素材整理成了两部伟大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成为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主要文献,因此后人便将这一时期命名为“荷马时代”,亦称“英雄时代”,盖因生灵涂炭之世总是英雄辈出之时吧。在此期间,希腊人在地中海上身兼商人和海盗两种角色,纵横于埃及、腓尼基、波斯、埃特鲁里亚等列强之间,不仅收获了外邦的粮食、金银、象牙、木料、奴隶等可见财富,也吸纳着他们的各种技艺与思想观念。

到公元前8世纪,也就是我们本章开篇时所提到的那个时代,希腊世界开始渐渐恢复了元气,一个个城邦逐渐形成,后来被称为“古风时代”,也叫“早期希腊”。在此期间,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式建筑,多利安人城邦形成了多利克式建筑。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之间,希腊各城邦进入了“古典时代”,这是希腊文明的黄金岁月,包括建筑在内的各艺术领域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伟大成就,成为千秋万代的典范。主要建筑类型有卫城、神庙、露天剧场、广场等,并在伯罗奔尼撤半岛形成了科林斯柱式。

从公元前年,将大一统强加给希腊各邦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开始率军东征,10年间横扫欧亚非三洲,到公元前年班师回朝时已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庞大帝国,其领土西起爱琴海,东到印度河,北抵中亚。亚历山大在其广阔的帝国版图内大力推广希腊文化,使希腊人的文明发扬远播,直至公元前2世纪。因此这期间便称为“希腊化时期”,或称“大希腊时代”。

公元前年亚历山大暴卒于巴比伦,他所建立的大希腊帝国崩解,形成若干希腊化政权,到公元前1世纪末统统被新兴的罗马所征服。但希腊的文化不仅反过来征服了它的征服者罗马,而且通过罗马帝国影响了后世的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若没有古希腊以及后来的古罗马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西方文明。所以古希腊被公认为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马克思尝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两类的。而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称赞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的此番评价当属中肯。人类作别蒙昧时代以后,各古代民族几乎都没有经住诱惑,纷纷选择了君主集权专制作为社会管理模式,从而陷入了一治一乱兴亡更替的历史怪圈。但爱琴海畔的古希腊却避免了这一恶性循环,这些以航海殖民为业的商人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正如易中天所言,商人社会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遵循的是市场规律,讲究“契约面前人人平等”,并由此产生出既保护又约束全体公民的“社会契约”——法律。在法律面前正如在契约面前一样,人人平等,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正是这种基于商业社会的民主制度,使得古希腊既没有古代埃及、印度和美洲的那种神秘主义的宗教政治,也不存在东方帝国如亚述、波斯和华夏的那种君主集权制度。作为多国共同体的诸希腊,当然更没有后来罗马人那种一统天下的“帝国主义”野心。对外,他们把邻邦的自由和独立看作是自己城邦自由和独立的保证,即便彼此之间发生武力冲突,也绝不以剥夺对方的自由与独立为目的。对内,除了“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以外,每个希腊公民都可以参与社会治理,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

古希腊人信奉一种多神教,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充满着原始而自由的精神,可以说,希腊人的神明常常就是他们理想中的自己。在一个儒家信徒看来,至少从荷马时代开始,他们的奥林匹斯诸神似乎就都不太“像样”,主神宙斯和他的妻妾儿女们完全不具备任何道德性,他们异于人类的地方似乎就只是容颜和身体更加迷人、生命活力更加旺盛、七情六欲更容易爆发而已。譬如著名的特洛伊战争,按希腊神话的说法,竟是起因于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维纳斯)等三位女神对一只金苹果的争夺。话说在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上,众神云集,唯有不睦女神艾丽丝未受邀请,于是怀恨在心,将一只金苹果呈给现场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争得不可开交,于是请“审美专家”帕里斯做评判。为了诱使这位特洛伊的王子将苹果判给自己,三位女神纷纷开出优厚条件:天后赫拉可以赐给帕里斯王子尊贵的王权;智慧女神雅典娜愿意赏他智慧和力量,使他成为大英雄;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则应许让世间最美的女子爱上他并成为他的妻子。帕里斯王子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恼羞成怒的赫拉和雅典娜拂袖而去,发誓要向所有的特洛伊人报复。而心满意足的阿佛洛狄忒也确实协助帕里斯拐走了全希腊第一美女——斯巴达王后海伦,导致诸希腊组建联军讨伐特洛伊,历时十年,在赫拉与雅典娜的护佑下终于攻陷敌城,帕里斯王子身死国灭……古希腊神话中这些去道德化的诸神形象所泄露的,其实正是古希腊人对诸神的不复信任。人本主义才是他们的真实信仰。这也解释了希腊艺术家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用人体写实艺术来塑造其诸神。古希腊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人间性的审美取向皆与此相关。

此外,希腊人的古典哲学其实也同样是他们怀疑和离弃诸神的产物。诸神信仰的式微刺激了人类的思考,碰巧希腊人的理性天赋又格外突出,哲学于是产生。

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位希腊哲学家名叫泰勒斯,他本是个商人,可他不好好经商赚钱,总去琢磨一些“没用”的事情,所以他很穷,即使有一点钱也都去旅行花掉了。这个来自希腊殖民地米雷特斯的穷光蛋曾自费游历过埃及等许多地方,据说他在埃及时曾计算过胡夫金字塔的高度——不要忘记那是在两千六百多年前,他的方法是在自己的影子与身高等长时测量金字塔的影子长度。

这位希腊智慧第一人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故事,不仅有趣,而且意味深长。据说泰勒斯有一年突然一反常态,开始用心赚钱了,凭自己的才智,他知道那一年雅典的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便事先租下了全城所有榨橄榄的机器,从而一举垄断了整个行业,狠狠地大赚了一笔。后来大家才知道,他是要以此来证明,哲学家如果想赚钱是可以比别人赚得更多的,只是他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思考。

还有一则流传更广的:一个夜晚泰勒斯行走在旷野里,举头看天,他断定明天会下大雨,正当他预言天要下雨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有一个坑,他掉进去了,差点摔死,过路农夫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你知道吗?天要下大雨了。于是又成为一个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不知道脚下会发生什么事儿的人。

两千年后,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有一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8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