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他的对话集《蒂迈乌斯篇》和《克里提亚斯篇》中曾提到: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叫做亚特兰蒂斯的岛屿。该岛屿位于海的对岸,是海神波塞冬的长子大西的领地。大西在上面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用黑白红三种颜色的石头建成了壮观而美丽的建筑物。他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大西国,也就是亚特兰蒂斯,它周围的海就是大西洋。神秘而古老的亚特兰蒂斯大陆至此与世人结识。为了寻找这个在书中昙花一现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世人四处奔走,苦苦寻觅,最终却一无所获。
柏拉图在书中描绘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亚特兰蒂斯:大约在年以前,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位于美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大西洋中有一个叫做亚特兰蒂斯的神秘大陆。亚特兰蒂斯大陆的面积约为多万平方千米。岛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阜民丰,人们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逸。久而久之,人们便想要走出亚特兰蒂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获得更多的财富。他们通过强大的船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一度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以及之后的海啸,顷刻之间将这个富足的岛屿淹没在滔天的海浪之中。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大陆的信息,只能从仅有的书籍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人们不停地追问:柏拉图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他幻想出来的?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最早出自梭伦之口,而梭伦又以诚实享誉全希腊,柏拉图为了证实亚特兰蒂斯的存在曾亲自前往埃及寻找证据。他向当地有声望的祭司和僧侣询问有关情况,但遗憾的是他们提供的也只是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并没有真凭实据。
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存在与否,人们一直争论不休。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亚特兰蒂斯在历史上根本不曾存在过。他们首先从时间上驳斥了亚特兰蒂斯存在的可能。根据柏拉图的记载,亚特兰蒂斯淹没的时间是在年前,也就是公元前年时。而目前可以考证的最早的农业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至前年,是位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如果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那么一定会有诸如戒指、陶器、大理石雕刻或其他装饰品等伴随着商品贸易传到附近的地区,然而人们从未发现过类似的物品。
在地质学上,反对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像亚特兰蒂斯这么大面积的土地瞬间陷没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目前所知的陷入地震裂口中的最大物体不过是一头母牛。而且大陆漂移理论认为,在很久以前,大陆是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后来分裂成几大板块陆地。如果将这些大陆板块拼接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边缘能够巧妙地连接。各大板块最终拼成了一个整体,丝毫没有亚特兰蒂斯的立足之地。
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赞同派的认可。在他们看来,大陆拼接本来就不是严丝合缝的,尤其是大西洋部分,存在着缝隙。这个缝隙就是当初的亚特兰蒂斯。而该缝隙的面积之所以比亚特兰蒂斯要小,是由于亚特兰蒂斯向下陷落所造成的。
赞同派用来支持亚特兰蒂斯存在的依据还有位于北大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外围的少量海豹。因为海豹是近海生物,它们不可能自己游到海洋中心。海豹的出现说明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过,否则亚速尔群岛不会成为近海地区。在亚速尔群岛上还发现了大量野兔,它们又是来自哪里呢?14世纪,人们第一次发现加那利群岛,岛上没有船只,但是却有狗、山羊和牛,它们又是怎么到达海岛的呢?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而唯一的解释便是曾经有一座连接欧洲、美洲和非洲的“陆桥”,动物们便是通过“陆桥”进行迁移的。这座“陆桥”应该出现在大西洋,那么它是不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呢?
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地探索,将寻找亚特兰蒂斯的目光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海域,又从海域转向靠近水系的陆地。墨西哥、北欧、北非、澳大利亚、印度甚至中国都成为人们的考察对象。古巴比伦、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部落,认为亚特兰蒂斯位于他们西边的大陆,而美洲的印第安人则认为亚特兰蒂斯处在他们的东方。然而最终这些假设都不成立。
近年来,人们在海地和古巴等沿岸海域发现了一些金字塔及其建筑遗址,并据此推断加勒比海就是曾经亚特兰蒂斯大陆的所在。年,有人在巴哈马一带海域的水面下发现了约米长的城墙和一座高约米、底边长约米的金字塔。年,苏联的一艘海洋考察船拍摄了许多这一带海底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建筑的断壁残垣。随着考古的发展以及大量海下遗址的发现,人们逐渐相信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然而由于科技的局限以及人类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亚特兰蒂斯这块神秘大陆的认识依然是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