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学员留学的这些时刻,我为自己是

70周年大阅兵的恢弘壮阔仿佛还在眼前,我们又迎来了祖国母亲71岁的生日。都说年好像没做什么就过去了,但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这并不是容易的一年。

年初疫情伊始,留守or回国就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网络上的偏见和不理智言论。一个人去留学,本就是一次走出舒适圈的决定,即使没有令人心慌的疫情,也有不少夜晚是在失眠中度过。

那些孤独时刻是什么治愈了你呢?答案有很多。但总有一些瞬间,是来自同胞的爱和祖国的关怀,像是破晓时分的一抹红,结束漫漫长夜。

正值建国71周年指南君向世界各地留学生发出邀请

留学的哪些瞬间,让你感到“身为中国人,我很骄傲!”

这次,让我们一起听听留学生真实的心声~

那些来自同胞的爱

小F: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希腊旅游,朋友因为包拉链没关好,在地铁上钱包被偷。非常不幸,她所有的证件护照、欧洲居民卡、学生卡都在里面。

当时是晚上10点,大使馆已经过了上班时间,但是因为非常需要证件,所以我们不抱希望地到达了大使馆。当我们打电话说明情况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让我们等他起床赶过来(他已经休息了,被我们吵醒),那个时候都要感动哭了。

后来因为朋友没有证明身份的证件了,只有和国内联系才能补办临时的,而且还需要照片,很麻烦。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打电话给另外两个同事帮着完成程序,边工作边和我们介绍在希腊怎么保护自己。

那一刻我感受到在国外中国人的团结凝聚,互相帮助,我们当时满满的安全感!丢失证件的焦虑都不见了!

桃叽:不知何时起,看见“中式教育”一词,我们总能想到“语数英”等学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及每个阶段噩梦般的考试。冰冷无情的考卷和分数拼凑成了我们的教育冷酷的一面,但同时,它也从未忘记教导我们成为有温度的人。

三四月份英国疫情大爆发时,我几乎日日独自窝在房间里,隔着手机屏幕看中外疫情的对比。当国内高效地控制住疫情时,英国的感染人数却与日俱增。孤独、害怕与反复无常的情绪时时刻刻令人抓狂。疫情下的生活谈不上举步维艰,但也和“自由”分道扬镳,有时就连出门买生活用品和药物也成了一件天大的难事。

谈及祖国令人心头一热,热泪盈眶的瞬间,那莫过于收到健康包的时刻了。而自主出门取物资,有序安排发放健康包的“天使们”,才是感动的制造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次发放健康包后,负责我这片公寓群的同学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我,问我是否还需要消毒湿巾。上次我好像向她抱怨过自己的消毒湿巾可能不够用。说来惭愧,我都不记得曾经还向她提起过这事,消毒湿巾也是在第一次发放健康包后自己网购了一些。当下她如此急切又真诚的模样,反而让我十分愧疚。也正是这种感触,让我那颗在利益环境中浸泡多时的心竟也有了乍暖还春的迹象。

除却同是华人留学生的身份,我们并无其他交集,但我却切实地感受到了祖国与同胞们的爱与关心。即便身在远方,“仁义礼智信”的教条也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们做一个有温度,有思想的中国人。

我想,这是我作为留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的理由之一。

那些走出国门的骄傲

Margie:年的春节,这是我第一次在异国他乡过年。本以为会有一些孤单和思乡之情,但当我看到楼下reception虽然不明白春联需要上下联贴在一起,但还是坚持给宿舍楼的玻璃和门上贴福字和春联,并且在宿舍大厅摆了许多招财猫还有小零食的时候,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同时我也有幸参加了利物浦年中国春节城市庆典,并登台演出。在平时不太繁华的中国城,我看到了外国老爷爷们身穿练功服,在台上打出了流畅并且标准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我感受到了当我身穿汉服表演完民乐以后当地居民赞许的目光,下台以后很多英国小朋友围过来想合照;我欣赏了为了庆祝中国新年当地政府安排的烟火秀……

的新年虽然没有陪在家人身旁,但我感觉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因为祖国日益强大带给所有身在异国他乡的人的温暖。

坨坨:

今年一月份大年三十的下午,英国南安普顿和当地华人协会为了庆祝中国新年,举办了一场中型的春节联欢晚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室外的舞龙舞狮了,甚至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特地学习着来参与表演。音乐响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围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也有好奇。甚至有街头画家,直接拿着画板坐了下来开始临摹。

那一刻,异国他乡的我在人群当中,心头涌上一股中国人的自豪感,眼里也噙满了泪水。

缎白:

作为一个年龄还比较大的90后,我的成长轨迹基本上和中国从一穷二白到高速崛起的发展轨迹是相重叠的。拿手机来说,从高中看着大家追着去买诺基亚,大学跟风挑iPhone,一直到现在,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的手机更有可能是华为。

我原本对民族企业的崛起发达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在圣诞节和朋友一起去芬兰的时候,我们在丹麦转机,航站楼到处都是巨大的华为电子产品的广告,大篇幅的中国字差点要让我们认为是转机转到国内去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很正常的全球化商业贸易的现象,但是对于一个在国外漂过一段时间的人来说,这种熟悉、带着母语文字的大型广告牌就像是撑起我们勇敢向前的底气。它静静地站在人流密集的航站楼,目送着我们往新的方向去。

(丹麦街头的华为标志,来源:网络)

YIEN:

初到澳洲的我第一站就是唐人街,想寻找一点家乡的味道。记得来到奶茶店,抛弃了英语,快乐点单奶茶,看到小姐姐微笑着告诉我“可以支/付/宝付款哟~”,心里乐开了花。立马打开蓝色软件,扫码付款!

马爸爸随机投放的红包奖励,竟然让我一杯折合人民币60元的平平无奇小奶茶最后只付了9元人民币!对!是9元啊!!!作为一个被澳洲高物价吓怕了的(中餐更加贵……)的穷学生,真的是感天动地,快乐无比!

Van曹曹:

国庆节的那天,也正好是midbreak的假期,我们几个留学生一大早就约在了学校hub一起看阅兵。坐在沙发上看着平板里的七十周年阅兵直播,大家都深深地被国家的昌盛繁荣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感到触动。1.5万人的浩大规模,整齐划一、意气风发的军荣军貌,强大的军力军备,再配合着气势如虹的飞机、坦克的轰鸣声,看得人热泪盈眶。

看到后面,还吸引了旁边几个local同学的侧目,他们也为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感到震惊和不可置信。为他们介绍的时候,我甚至感到自己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国家啊!我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那些团结一致的时刻,我们热泪盈眶

缎白:

说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可以追溯到去年年中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暴乱,当时各个学校上演了一出“你贴宣传广告我就撕”的追逐游戏,甚至还有上街游行唱歌的,比如说爱丁堡大学的学生去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之类的歌。

我们大学(约克大学)这边有学生原本也打算跑去爱丁堡声援,但是非常不巧地正好赶上dissertationdeadline,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咬牙切齿地把所有看到的宣传广告撕下来,每日给每个学院的reception发邮件请他们及时清理相关信息,可能是发邮件的人太多了,学校还给全体学生发邮件说不允许私人往每栋楼的布告栏张贴政治宣传单。

后来有的国外的朋友还不能理解我们的行为,我只能跟他们解释说,“因为只有一个中国,香港自古就是我们的。”然后在他们不解的眼神中把看到的宣传单撕下来。

现在想想,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地聚集力量,把我们的国家保护得很好。纵观全世界多个国家,其实很难见到这样的一份凝聚力和爱国情怀,也很难见到国民会细心努力地保护着他们的国家和国土,这才是最让我感到骄傲的。

Margie:

身为中国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这都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年九月,我开始了毕业英国行,某天坐着小火车到了爱丁堡,从车站出来便觉得分外“热闹”,本以为是爱丁堡旅游节,没想到站住脚便听到了国歌,仔细看看原来是中国留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在进行和平的“斗争”。留学生们没有冲动,没有冲突,只是团结的站在一起,高声的唱着国歌,国歌响起,每一句歌词都令人热血沸腾。

在那一瞬间,我相信并且坚定地认为,没有什么能够打破中国的团结统一。

楠酱:众所周知香港去年一整年的社会情况,那些大家在新闻里听到的、网络上看到的,抗议、争吵、打砸、对抗我全都经历过。

有一天下午,我和室友从外面坐地铁回家,还在楼梯上的时候就听到外面有大声喊口号的声音,伴着模糊的音乐,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又有人在地铁口抗议吗?”我们两个握紧了对方的手,小心翼翼地出了地铁口。一出来,我们都愣住了,外面的场景是这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飘着,男女老少站在地铁口,异口同声地唱着《我的中国心》,路过的人有的停下来拍照,有的会加入他们,有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市民眼里泛着泪,举着红旗,坚定地大声唱着。

我在那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热泪盈眶”,这一年多遭遇的委屈突然化为乌有,在那一刻,我的心里只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满足,只有在异乡得到同胞支持的心安,是这个瞬间让我明白,原来祖国一直在身后,原来我们的人民永远都是赤子之心。

那一天,是6月30日,香港回归23周年的前一天。

那些病毒来袭的时刻,祖国让我们安心

Van曹曹:

疫情期间看到同学们都收到并在朋友圈晒出了国家发放的防疫大礼包,封面印着熊猫的袋子已经足够让local的同学感到惊奇了。包裹里有N95口罩、酒精喷雾、湿巾,还有抗病毒的中药。

在疫情如此严重、防疫物资如此紧缺的澳洲,甚至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我们收到了来自祖国母亲给我们每个人的防疫包裹。祖国一直是如此关爱着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在海外,更是尤其地为国内的防疫工作效率感到自豪。学校老师曾经问起中国的现状,我无比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现在已经一切正常,复工复学,我们现在很好!

YIEN:

当海外疫情持续爆发时,每一个身处澳洲的留学生都人心惶惶,包括我周围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同学,他们的朋友圈也不断刷新感染人数的数据以及归国航班的动态,每一天都活在“要不要回家”的纠结漩涡里。在口罩短缺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来自国家的留学生资助包,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20个医用外科口罩和2个N95口罩等其他物品。看到我喜滋滋的样子,其他国家的小伙伴深深表示自己酸成了柠檬精,“你们国家对你们也太好了吧……”

平时上街,我和亚洲的小伙伴们总会乖乖戴上口罩,而当local们意识到疫情严重却仍然不肯屈服于“口罩”时,其他亚洲小伙伴们就会开始吐槽:“真应该像你们中国那样强制封城,必须要求公共场所戴口罩,不然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疫情多可怕。”

说实话,那时候,我真的挺骄傲的。

“国庆将至,回想着留学期间的种种,不禁感叹:生而为中华儿女,我很骄傲!”这是本次投稿中,指南君看到最多的一句话。虽然留学生们去到不同的地方,经历了不同的故事,但此刻他们传递出的都是同一种感情。在此,指南君也衷心祝愿,无论是即将学成归来,还是打算留在海外工作的留学生,都能做一个有温度、有思想的中国人。

祝祖国母亲71岁生日快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11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