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芗草,“二胎妈妈圈”第40篇原创征文,阅读基数,转载请注明。
二胎全面放开,周围的朋友、同事纷纷进入备孕状态,我作为一名已婚未育女性,在怀孕生孩子上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何况是二胎。但是,我作为二三十岁里并不多数的非独人员,且是计划生育里合理合法的老大,却在对父母如何正确对待老大和老二的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
前段时间,网上一组GIF动图被疯狂转发,大致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二胎放开了,老大的日子开始变得悲惨不堪,洗衣服、看娃、受冷落……虽然只是娱乐调侃,但若是被懂事的老大看见,他的心里该作何感想。娱乐,不应该成为负能量传播的合理借口,尤其是在针对孩子成长这样的大事上。
大多数父母选择二胎,初衷都是好的:让老大有个伴,不至于那么孤单,也不至于以后压力过大。但也有很多的父母,虽然摆着这样的初衷,却不曾认真了解二胎的到来给了老大怎样的心里负担:爸爸妈妈要有别的孩子了,这个孩子会不会分走他们对我的爱?如果我以后做的不够好,爸爸妈妈会不会只把心思花在另外的孩子身上?爸爸妈妈给我准备的读书学习的钱,会不会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而有所缩减?当所有的问题都压在一个不大的孩子身上时,孩子若是从父母身上找不到答案,就只能不友好的对待这个对他来说完全无益的“侵略者”。于是就有了新闻上那些不想让父母有二胎而用自杀予以胁迫的孩子,有了那些想偷偷把弟弟妹妹丢掉甚至弄死的孩子。这些悲剧的发生,错不在孩子,而在大人,父母以及父母以外的大人。
我和我的弟弟,相差八岁,八岁,一个快要“懂事”的年纪。在我得知我会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时候,起初我满心期待很是兴奋,因为终于有一个人可以陪我玩,可以明白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时是父母都不懂得。然而,当我的耳边不断有一种声音出现的时候,我本来简单的思维开始变得复杂:爸爸妈妈有了别的孩子,就不会那么疼你了……弟弟出生后,这种声音似乎更加的强烈:你看,爸爸妈妈给弟弟买了这个,却没有给你买;爸爸妈妈爱弟弟多过爱你,你会不会是捡的呢?八岁的我,无法区分玩笑与事实,我喜欢眼前这个跟我长得有些相似的小家伙,却也讨厌他夺走了很多本该属于我的东西。我试图劝说妈妈把他送走,无果。终于,在一次体检后,我的负面情绪全面爆发。一家四口,除了我都是相同的血型。那些爱开“玩笑”的大人们,“好意”的对我说:你看,说你是捡的吧,你跟爸妈的血型都不一样。八岁的孩子,不懂生物,没有血缘的相关知识,她只会想当然的认为,一样的血型才是亲生。于是我开始用孩子的方式抵抗,不吃饭、爱哭闹、不听话、不学习。好在,我的妈妈,是个还算聪明的母亲,她在我又一次无厘头的折腾之后,跟我做了一次也许早就该有的谈话。她先是跟我解释了我跟他们血型不一样的原因,我知道了,我只是爸爸妈妈的另一种结合形式;然后给我讲了很多我更小时候的事情,我知道了,我比弟弟更难照顾,我是一个那么爱生病、爱哭闹的小孩,我那么小的时候,妈妈也是那么宠我,比宠弟弟还要宠。
即使如此,很长一段时间,我跟弟弟相处并不和谐,我很难开开心心的接受这个小家伙。同时,我也变成了一个异常敏感的孩子:爸爸妈妈对我稍微严厉,我便认为他们不够爱我。而爸妈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照顾着我的思维。后来慢慢长大,我才发现,有这个小朋友好像也不错,他总是留着他认为好的东西给我,比如他的小汽车,比如他的零食,比如爸妈给的零花钱。大一的国庆节,当我推门走进房间,发现房间里堆满了气球,抱抱熊的衣服里被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彩笔涂鸦的纸条上写着:欢迎姐姐回家,那个已经十岁的调皮男孩满脸汗水冲进家门的时候,我很庆幸,我没有在他还是襁褓的时候用枕头把他闷死。
孩子的周围有很多大人,这些大人有“好人”有“坏人”,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两个孩子,那些跟我的老大开恶意玩笑的人,便是“坏人”,我会毫不留情面的请他离我的孩子远一点,并且告诉我的孩子:这个人是坏人,以后我们可以不理他。我还会把我的两个孩子拉在一起,告诉他们,即使爸爸妈妈有别的孩子,也会用生命去爱护你们,对你们的爱,只增不减,而且值得高兴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爸妈以外,还会有个人很爱很爱你。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曾讲到她一个聪明的邻居,原文这样描述:住对面的艾瑞卡第一个来按铃。妈妈斜躺在客厅沙发上,正搂着婴儿喂着奶,当然是妈妈自己身上的奶。艾瑞卡手里有两包礼物,一踩进客厅就问:“老大呢?”安安从书堆里抬起头,看见礼物眼睛一亮。艾瑞卡半蹲在他面前,递过礼物,说:“今天是来看新宝宝的,可是安安是老大,安安更重要。艾瑞卡先给你礼物,然后才去看弟弟,你同意吗?”安安愉快地同意了,快手快脚地拆着礼物。艾瑞卡向妈妈那儿走去。
愿我们能成为如此聪明的大人,愿我的孩子能有这么聪明的叔叔阿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