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到来(-10-14)
中国人环球旅行的时代终于到来!
其标志,不是每年上亿人跟着旅行社工作人员出国购物、摆拍,以及不文明行为所带给世界的震惊,而是最后一批原本紧闭的国门,开始真正向普通的中国人开放了。
喜欢出国旅行的许多中国人以前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咱的护照很不好使,处处受限,时时受气。要想到别的国家,比起花费和语言,签证往往是更让人头痛的问题,欧美发达国家门槛高、手续繁杂可以理解,就是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也想方设法设限拒普通国人于墙外。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自古有之,唐朝大名鼎鼎的玄奘和尚更惨,他为了取经几次申请“通关文牒”但是都未获批准,最后连护照都没拿到,就混在灾民的队伍中,出长安,过天水,偷逃出境了。
但是年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继欧美发达国家中美国、加拿大开放十年签证给持普通护照的中国人,英国和申根国家的签证也开始变得容易起来,部分申请人甚至可以拿到这些国家两年甚至五年的多次往返签证,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很多老驴非常欣喜,因为按照惯例,持欧美国家签证,在很多国家是可以享受免签政策的。
2、很多国家,如土耳其等开始对中国人实行电子签证政策,这种便利使广大苦恼于签证繁杂手续的旅行者如获至宝,甚至开始享受打开门说走就走的状态。
3、淘宝等网站的电商大量提供签证服务,并且互相打价格战,是否违法不好说,但是已经帮助了很多喜欢便捷的人轻松走出国门。
4、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给中国游客实行落地签政策,虽然经常发生变化,但是给我国旅行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对喜欢全球旅行的资深驴友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来动辄要求资料多语言翻译和公证,称作世上签证最难的南美国家,已经开始对持有美加签证的国人,开始免签或者电子签,这使老驴们的七大洲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6、我们的国门,已经在越来越大胆地开放,虽然贪腐分子的外逃相应也会容易。
毫无疑问,这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然,带来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是中国人开始有钱有闲了。
除了一些高学历语言能力强,经常休假外出的年轻人,一些中老年人离退休后,也开始大胆走出国门,他们的自信和风采使语言短板显得无足轻重,典型例子如花甲背包客、房车行天下的张志武夫妇等。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环球旅行这种带有探险性质的方式才刚刚萌芽。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长期以来,创造出璀璨华夏文明的中华民族“天圆地方”来描述天下的形态,宋代文人石介在《中国论》中曾说“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大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清代《皇朝文献通考》对此进一步阐释说,“中国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之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可以说在几百年前,眼中还是以“中国”(清皇朝本土及加陲地区)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世界:核心是中国,周围是朝鲜、琉球、越南、暹罗、老挝、缅甸、尼泊尔、苏禄等朝贡国,第三圈是包括西洋诸国等化外夷狄。
世界观之外,中国的古老的传统习惯:“父母在,不远游,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所以,几千年来,子女守侯在爹娘的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其乐融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孝道。并且,“百善孝为先”,所以像徐霞客那样有个开明的母亲,鼓励自己的孩子出家旅行,去完成遍游祖国壮丽河山的宏愿,这样的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古罗马博物学者普林尼(Pliny)在其巨著《自然史》中就写道:“赛里斯人(他文中的赛里斯人有部分中亚人,但多指古代中国人)举止温文敦厚,但就像其树林中的动物一样,不愿与人交往,虽然乐于经商,但坐等生意上门而绝不求售。”所以在那时的丝绸之路上,驼队络绎不绝,但在这条古老的道路上把瓷器和丝绸带向世界的,大多是欧洲探险家和阿拉伯商人。
“千古奇人”徐霞客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但是他的世界和鉴真、玄奘、郑和一样,都是“天圆地方”的。
在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的《80天环游地球》中,一位性情古怪的英国绅士—福格先生问流浪汉:“你是法国人,叫约翰?”“我叫若望,先生。要是先生不反对的话,我还有一个外号,”新来的仆人回答,“叫路路通。“后来拍摄电影时,这个“路路通”由成龙扮演,顺理成章成为中国人,那是在外国人的小说中,年的伦敦开始,与中国人相关的环球旅行的故事。
直到年,浙江湖州一位胸怀“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要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大志的年轻人:潘德明迈出了环球旅行的第一步,成为近代第一个靠徒步和骑自行车环游世界的人。
他经越南、柬埔寨、泰国,过马来西亚、新加坡,再乘船渡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渡过苏伊士运河踏上非洲大地。之后,从亚历山大港乘船渡过地中海至希腊,开始了欧洲之旅。后又跨英吉利海峡到英国,乘“欧罗巴”号邮轮到美国。在美国游历一年后,经加拿大、古巴、巴拿马、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游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回到祖国云南。
过程中,他除渡海乘船和一段路程骑自行车外,其余全是步行。期间,他受到过包括美国总统罗斯福、印度圣雄甘地、德国纳粹元首希特勒等的接见。到法国时,时任总统阿尔贝·勒布伦说:“潘德明先生,对于你的壮举,我想用法国之雄拿破仑的一句话奉送:‘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
同时,他听到了各国的专家们说:“全世界有很多的中国通,中国自己却一通也不通。”当时中印战争中,中方谈判代表用的是英国邮政图—那时候的中国甚至没有自己的地图。
但是中国人的出国远行,应该开始于几场战争后的港台等地区,著名作家三毛(原名陈懋平,又名陈平)将其早年旅行生活写成小说,风靡华语世界。
比三毛长一岁的马中欣,曾独自一人,环球旅行近个国家和地区,走过五大洲七大洋中撒哈拉沙漠、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南北两极、亚马逊河、尼罗河全程等艰险地带。曾创纪录以无比勇气与极限考验在南北两极裸身游泳。是华人世界著名的职业旅行家、探险家、摄影家和旅行作家。
这里边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台湾护照可以个国家免签证(当时具体情况未知),如果同时是美籍华人,那么大约有个国家和地区给予其免签证和落地签证待遇(当时具体情况未知)。
而和马中欣同岁,出生于大陆地区的著名探险家刘雨田等,开始走出家门探索外边的世界(大多时间在国内),已经是改革开放后80年代中后期的事了,那之前国内出境属于有关部门严管的项目,普通居民要申请到护照,然后拿着它出国旅行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之后中国的发展令整个世界瞠目结舌。
举个这样的例子:
世界高端的探险旅游项目中,花费最高的的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7+2”极限探险活动,由俄罗斯人费多年第1个完成;到5年之前,全世界完成的只有5人,分属于韩国、英国、新加坡、俄罗斯、冰岛5个不同国家;但是5年底,中国一次完成人数就达到3人,从此之后,中国一直保持着完成“7+2”人数最多国家的记录(年,全球仅15人完成“7+2”,中国人占其中8席)。
更让全球吃惊的是:中国出境旅游达到1.22亿人次(这相当于整个日本人口都出国),继续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次世界冠军;花费亿美元,人均花费美元。
其中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