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一段话曾经在网络上疯转: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是的,尊严是为成人所表现的,但成人的尊严却是儿时养成的。我们想让孩子长成为一个有尊严的大人,有很多事,有时比用功读书更重要。
01
很多父母在参加亲子活动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一幕:
上台唱歌环节,一个妈妈在台下不断推拉着个小男孩:“快去快去,男子汉大丈夫,胆子这么小怎么行,快点给我上去。”
小男孩五六岁模样,小脸憋得通红,一直往妈妈身上黏,头摇得拨浪鼓似的。
妈妈却开始动怒:“不上去就别跟我回家,胆子比老鼠还小,还不快点上去练练胆。”
孩子终被妈妈推上台,主持人很温和,蹲下来给孩子递话筒,孩子却支支吾吾不敢吭声,不断看向台下一脸怒其不争的妈妈,眼泪滴滴答答流下来。
主持人安慰着让孩子去找妈妈,妈妈却粗暴的把孩子扯了过去,戳着脑门骂他没用,一边自嘲似的和周围人说:“我这儿子真没用,不像你们孩子那么小,表现那么好。”
那孩子畏畏缩缩的藏在妈妈身后,我都不忍心再看向他,生怕再给他一丝压力。
可怕的是,这样的父母有很多,他们从来不会在意孩子的“面子”。
“孩子那么小,要什么面子?”有错就该骂,该批就得批。
明明爱孩子爱得愿意付出生命,可言谈举止却化成锋利刀剑刺向孩子最薄弱的内心。
我爱你,所以恨铁不成钢,恨不得让全天下知道我为人父母的苦心,以及孩子的不争气。
这样的父母不会理解,透过孩子的“面子”,你已经把他的“里子”伤得体无完肤。
孩子越来越胆小怯弱,越来越自卑内向,直到与父母渐行渐远。
02
全天下的父母都要求孩子必须给自己长面子。可奇怪的是,在父母眼里,孩子却不需要有面子。
小孩能有什么面子?要什么面子?
《向往的生活》曾邀请过宋丹丹和儿子巴图,他们的互动真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巴图是90后,也20好几的大小伙子了。
宋丹丹对着这么大的儿子,却全程都在扔飞刀,刀刀见血。
“儿子你怎么吃这么多?就你不该吃。”
“你怎么这么笨啊,我生了一个废物。”
“跟民政局说一下,我要换儿子。”
大家一起吃饭,宋丹丹爆料巴图小时候的糗事,还问黄磊:“是不是你女儿让你特别得意,特自豪?”
黄磊尴尬地回了句:“还行。”
巴图忍无可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嚷了一句:“我去弄鸡窝了!”
宋丹丹说:“要是鸡窝能做起来,我才觉得这儿子没白养。”
黄磊说:“你得鼓励他,你不鼓励他他哪会弄啊?”
宋丹丹评价:“太可笑了。鸡窝要是能搭好,我还真不是他妈。”
鸡窝搭好了吗?搭好了,很简陋,主力是大华,整个过程,巴图都极不自信,甚至不敢表达意见。
大华问他:“你妈对你很凶吗?一直在说你,我的孩子怎么不懂事儿……”
巴图说:“小时候挺怕的。”
真不敢想象,小小的巴图,从小是怎么面对妈妈的“口出恶言”?
小时候害怕,长大却更心酸?无力反抗,更无法逃脱,他终究长成了妈妈嘴里“不争气的儿子”。
或许,越爱越在意。
她不知道,自己的“讽刺挖苦打击”赤裸裸的扎着巴图的面子,也将他的心扎得千疮百孔。
用这种方式对待巴图的宋丹丹,是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典型代表。
这会毁了孩子,这绝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03
朋友有一回跟我谈到小时候偷钱的问题。她说在七八岁时,家里做着杂铺店的生意,零钱随意放在一个抽屉里。不知什么时候,她养成了偷拿零钱买东西的习惯。两毛、五毛……虽说她也知道不对,可却不愿跟父母开口,因为自尊心作怪。
后来朋友是什么时候停止偷钱了呢?那是有一次,她奶奶发现了端倪,于是当着她妈的面质问她。然而她妈什么都没说,等她奶奶走了,她妈只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没有就好,我相信你。”
为了她妈的这种信任,后来,朋友说她再没有偷过钱。她一直很感谢她妈,当年那么谨慎地保护了自己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很多年以后,她才获知自己的这些举动其实她妈早已发现。
04
孩子的“面子”,其实是他长大后赖以自信的尊严。
不管我做什么,我的父母会包容我,教导我,爱护我,给足我安全感。
尤其是在三岁以前,父母这点做得越好,孩子越有信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际,才能真正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为人父母,该怎么爱孩子?责罚时怎么给他留面子?其实老祖宗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著有《呻吟语》,谈到“爱子七不责”: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05
如何给孩子留“面子”呢?
在孩子的同学面前,少说一些孩子的不足,少做一些孩子间的对比;
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少说一些孩子的丑事,少渲染孩子在家中的负面信息;
在孩子的师长面前,少强调些孩子的缺点,要尽可能公平公正的正面评价孩子。
学会给足孩子“面子”,不是说对孩子放任自流。
留面子也有巧方法,一位智伴机器人用户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有的时候孩子做错了当面教育她真的很不给面子,不如通过智伴儿童机器人,让小朋友知道了解自己的错误,上舞蹈课也要认真排练哦~”
给足孩子“面子”,孩子就会在家长的认可和夸奖中越来越积极主动,只有他得到了自己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满足,才会反馈给家长更好的自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