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希腊 >> 希腊政治 >> 目送回眸

目送回眸

就这歌插句题外话:赵照是赵雷的师傅,他俩的民谣都超级棒。最近看新闻才知道,赵照是我们聊城人。我...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想说,所谓父母子女情分,理应是一场接力,第一棒叫成长,第二棒叫反哺。如果不可避免的是一场目送,那我们还可以回眸。

前几年,龙应台的这段话忽然一下火了起来。当时品不到其中的深意,觉得此话及其矫情,谁引用我便会鄙视谁。没想到,时隔几年,轮到我身上了。

突然领悟是大约半年前某次周末回家,琪琪(我外甥女)想我就在我家住下。睡觉前,我妈抱着她去洗澡:哎哟哟,小臭妮子你又沉了。。。琪琪就咯咯咯地笑;洗完澡换好衣服,我爸在床上搂着她睡觉觉:妮儿,让姥爷在这个床上睡不,你说想和你杨杨姨一起还是和姥爷一起。。。琪琪又是一阵咯咯咯地笑。

然后我就失神了,这个场景绝对存在过我的记忆中,她的笑敲打着我的思绪。想起来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我的样子,爸妈的样子,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样子。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隔代亲,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儿女已经触及不到。想继续宠溺却已经有人代替,想送上关怀也被别人抢先一步。如何安放这已经存在了20多年的亲密感,唯有放在这个和儿女长得如此相像的孙子孙女一辈。

何为目送,不是看着你升学、远离家乡、工作、结婚生子。是在你口渴时不会再叫:妈,渴死我了,给我倒杯水,而是说:媳妇(老公、甚至是闺女儿子),快给我倒杯水。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父母收回刚伸出的要拿水杯的手,在一旁局促的搓搓手,陪着笑。

所谓目送,我觉得和距离无关。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从小披荆斩棘高歌前进的速度,大家很不适应往回看,社会也不提倡向后转。可是面对我们的父母时,不要走的那么急,常回头看看他们吧。在你目光所及,总有一双关切外加期待的眼睛。

我本是个唯物主义者

别笑别笑,屌丝也在初中学过哲学,记住了唯物唯心、客观辩证还有王阳明?

我本是个唯物主义者,奈何一碰到和父母相关的事情就会发生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心电感应?

我坚定唯物主义是起源于小时候被我爸妈拉进去的迷信活动(哈哈哈真够扯的)。初中时有一段时间身体心理突然变得异常,爸妈各种路数使劲无果只能转向那种不可描述的治病方法,就是找大仙。那段时间被他们带着走访遍临近的各大好评如潮的大仙家,包括在我们整个聊城市无人不知的郑家老太太那。在治疗之路走到一半我基本觉得这法子对我不管用时,遇到一个大仙大爷给我施法,告诫我:一会儿一定要闭眼,千万不可睁眼看。我当时不想相信他了,于是半途睁开了眼。

天哪,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什么都没看到!!

于是从那以后我开始了坚定的无产阶级唯物主义辩证朴素的世界观之路。

又控制不住开始扯了,收。可是这样一个我却经常会做梦梦到爸妈的事,有时梦里感觉不好了就会第二天一早打电话给我妈。问家里是不是有啥事,我妈就会吞吞吐吐给我交代一下前两天发生的不太愉快的事情。听完我就觉得,嗯,踏实了,这个梦找到源泉了。

最神奇的一次是去年某天晚上做梦突然梦到我爸开车撞到人了,这个梦毫无预兆。挨到一早赶紧给我妈打电话问我爸呢。我妈说:在车库倒车呢,一会儿开车带你姐他们去市里4S店看车。我听完赶紧把做的梦跟我妈说了,最终我爸没开车去。

我至今都解释不了这其中的神奇,也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但这是我唯物主义之身上唯一不唯物的地方。

我们学过孝顺的英文单词吗

上期的奇葩大会来了考研网红老师张雪峰,引发了热议。他说因为百善孝为先,所以为了父母他在和女朋友婚期还有40天但俩人却在此时分手后还是如期办了婚礼(就喜欢一口气到底),只是临时换了新娘,闪婚。

在送你一程那篇文章的评论里,有这么一句话被大家狂点赞:很讨厌用孝顺来评价一个人,我对自己的父母好,并不是出于孝顺,而是出于爱。

说的太好了,我们总说孝顺,从古代到现在一直在倡导,无人质疑它的正面性。可是在西方国家,却好像没出现过这个词,替而代之的是LOVE。看完张雪峰这期后,我专门百度了一下孝顺的英文单词,检索出来第一的是“为什么英语很少说孝顺这个词”。

或许如果我们的传统和社会倡导的一直是爱,不是孝顺,张雪峰老师就不会不顾自己的幸福只为满足父母,很多直男也不会说起父母就一副沉重的表情,感觉自己的爸妈是世界上吃过最多苦最需要被回报的。

因为爱是平等的,孝顺却不是。我爱爸妈,所以会在他们观点不正确时指出来,甚至还开玩笑似的揶揄两句;我孝顺父母,却可能会在别人质疑他们时跳出来叫到:我的父母不可能错,我的父母做不出错的事。

分享一点点个人看法

TheStoryofSpring

我自认为还是一个很孝顺的女儿(这就是社会化影响的力量,我口口声声说着爱,却不好改),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但凡自己经历过的美好都想让他们感受一下。所以从宜家的垃圾袋到四件套到出去玩,如果我觉得好但却没让父母试一下,总会过意不去。这和贫富没关系,我也期待自己大富大贵之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报喜不报忧”这个观点也是我一直做不到并且最终不认同的。我努力了十年也没做到,至今还是基本会全盘而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想改了呢,大约是我毕业后爸妈也开始能做到不对我报喜不报忧,因为即使开始想不报忧到最后也会让我打破砂锅问到底问出来。

我是觉得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沟通方式,而沟通是双向的互动,会互相影响。你总是报喜不报忧,隐藏内心,慢慢就会被他们察觉到,他们感觉到你的小心翼翼后是不是也会开始小心翼翼,也不想让你担心他们。我觉得家人之间互相担心关怀本来就是一件应该的事,这样才能融入彼此的生活。换个例子,夫妻之间如果总是举案齐眉,是件好事吗?反正我可受不了,那得多心累。

今天就扯到这了,让我们干杯迎接周一的到来!

欢迎听我胡扯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
湖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zz/1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